郑秀文
拍摄工作暂告一段落,郑秀文在化妆间的椅子上搂住自己的红色小包包,转过头来对助理说:“我今晚想吃烧味饭。”
明明是很日常的对话,但她和助理认真的口吻仿佛是在讨论某个关键的工作步骤,少了烧味饭,这一天的工作便不算完成。这一幕很“香港”,也非常贴合郑秀文的个性,她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次做不到,下次继续做,直到做得到为止。
1988年,16岁的郑秀文参加新秀歌唱大赛,凭借叶蒨文的《干一杯》夺得季军,从此踏上演艺道路。这首歌是她的爸爸帮她挑的,当时年纪太小,比起情歌还是更适合唱一些歌颂友谊的歌。但郑秀文早在12岁时便下定决心,一到参赛年龄就要去参加“新秀”。
郑秀文
“输了,就16岁再参加,17岁再参加。总之我一定要做到。”
谈及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香港流行音乐(广东歌)的鼎盛时期,郑秀文提到了许多位女歌手的名字,包括梅艳芳、叶蒨文、林忆莲、刘美君……少女时期的她特意去烫头发,就为了模仿林忆莲当年经典的卷发造型。但在这些名字中,她说得最多的是梅艳芳。“梅姐是走在最前的那一位女艺人,最有个人色彩,形象也最百变。”
1996年,郑秀文成为中国香港叱咤乐坛颁奖礼“我最喜爱的女歌手”的首届同时也是最年轻的获奖者,她开始被业界放在与梅艳芳相比较的位置上。而当年让她被大众记住的,除了那首全城热播的《小心女人》,还有她为这首歌设计的新潮造型。郑秀文是中国香港首位染全金发的女歌手,1996年中国香港演唱会中的“Nike眉”亦引起流行,从此获得了“百变天后”的称号。
郑秀文
“初出道,公司会给我安排很多非常抒情的歌,唱来唱去都是那些,没有很立体地呈现‘郑秀文’。后来我把心一横,将头发染成金色,找适合自己的歌曲,其中有很多是快歌。我心里一直在给自己想出路,默默地做完这些准备了,我就去跟公司讲,我现在想做的是什么。”
了解自己、下定决心,搭配前卫的审美和超强的行动力,郑秀文成为“百变天后”的路似乎与她欣赏的梅艳芳有着许多相同点。但她说,她和梅艳芳很不一样。“梅姐”是大家眼中的大姐姐,会照顾和包容身边的前后辈。而她自己却更像“妹妹”,无论是家里还是工作的环境中,她似乎是都更松弛、更常被照料的那一方。
郑秀文
“每个年代都会有属于它的声音。90年代的后半段,四大天王里黎明、郭富城的快歌就代表了香港这座城市。女歌手里,我可能也是一个代表。当时流行节奏比较重的,砰砰砰,特别嗨、特别让人兴奋的歌曲。现在可能不流行了(笑)。”
“我的个性里面有什么,我就尝试把它放进歌曲里面,这样做出来的音乐会有一种更立体的感觉。”郑秀文的个性里有爽朗、直率的一面,这使得当年流行歌里的“大女人”主题与她本人高度契合。而进入千禧年后,郑秀文主演的爱情电影越来越多,几乎亲自演唱了她主演的所有电影的主题曲。电影《孤男寡女》的主题曲《感情线上》、《瘦身男女》的主题曲《终身美丽》等大热抒情作品,均是郑秀文在那个时期呈现给观众与歌迷的感性一面。
郑秀文
“我唱影视歌曲,会把我所饰演的角色的情感放进歌曲里面,歌迷听的时候也好像会把角色召唤出来。”
然而,哪怕这套“投入与召唤”的感性流程走了上百次、上千次,郑秀文每次在演唱会上唱《终身美丽》的时候,依然唱不腻,依然会被中间弹奏的那段音乐感动。“歌迷有时候写信给我,说自己正在遭遇生命中一些很大的难题。《终身美丽》这首歌重新帮她们建造信心,给她们带来了很多心灵和精神上的安慰。”
“‘美丽’这个词,
不同年龄会有不同感受。
20岁、30岁、50岁,
都有不同时期的美丽。
‘终身美丽’在我心中,
是女性在成长的历练后,
提炼出来的一种力量。”
2009年,郑秀文推出年度计划“信、望、爱”,大胆地推出了福音专辑。她一贯地顺从自己的个性去做音乐,尽管大众大都认为福音歌很传统老旧,却意外地大受欢迎。《信者得爱》也成为郑秀文出道20年后的又一首热播代表作。
“传统的福音音乐对我来说并不老土,它是滋润人心的。所以当时我想把粤语流行音乐放进福音音乐里面,是为了歌颂神的伟大和爱去做这张专辑的,并非为自己而做。”
郑秀文
郑秀文的前卫审美,再次在音乐创作这件事上得以体现。《信者得爱》仿佛叩开了中国香港流行音乐下一个时期的大门,进入2010年代,越来越多的“广东歌”开始关注内心感受与自我探索。郑秀文在2015年的Touch Mi 郑秀文世界巡回演唱会上翻唱了歌手林奕匡的成名作《高山低谷》,讲述了在高低起伏的人生里捉紧信念的心情,使这首作品成为至今仍鼓舞人心的热门广东歌。
“后来我的歌曲要填词,我都会跟填词人讲我自己的事。年纪越大,好像越倾向一些比较深入的主题了。我现在还常常听一些外国的、不同类型的歌曲,对我来说,好听就是好听,我并不介意翻唱。有好的音乐适合自己,为什么不做呢?”
郑秀文
过去的十年,郑秀文挑选歌曲的标准也在发生改变。她更希望选择一些音乐感比较重的、没那么主流的歌曲。比如2023年、2024年推出的两张个人单曲,不难发现,里面充满了郑秀文的个人品位。
然而,作为乐坛天后,无数奖项与荣誉加诸身上,郑秀文也时常会问自己,继续做“广东歌”的意义是什么呢?毕竟现在开巡回演唱会、各种sidetrack小众演唱会,作品数量已经足够了,这足以让她不停去工作。
“我内心对广东歌的热情和感情从来没变过。广东歌把我养大,我从小就听广东歌,事业也是广东歌给予我的。除非广东歌要放弃我,不然我不会主动选择放弃广东歌的。”
郑秀文
在笑着说出这番话时,郑秀文坚定的眼神让人不禁想起今年年初的2024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曲礼上,她时隔24年再度荣获“我最喜爱的女歌手”奖项。第四次拿这个奖,她既是1996年的“最年轻获奖者”,又是2024年的“最年长获奖者”。
她在舞台上高举奖杯,对台下的后辈歌手和投票的歌迷们说:“以前觉得再来颁奖典礼,会很尴尬,感觉自己格格不入。但是当我怀疑自己的时候,有另一种声音跟我说,如果这样想,实在是太小看音乐的力量了。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让人与人有更好的沟通。音乐本身就是一个打破隔阂的最好语言。所以我决定,我今天要坦然站到这个台上,接受你们给我的这个荣誉。”
郑秀文
郑秀文今年52岁。出了名“搏命”“勤力”的她,如今慢慢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
有时她对自己说,懒一点儿,少做点吧。但是听到好听的音乐,脑子就停不下来了,很多点子便会冒出来。她希望自己能为广东歌多做一点儿贡献。
郑秀文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发行于2019年的《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这首歌除了饱含成长哲理,更代表了郑秀文心中的“香港女性精神”。
“如果把‘港女’这个词放在我身上,
我认为是很地道的。
在香港这座城市出生、长大,
这里的女性在我看来,
有着更多的独立自主性,
无论是工作还是情感方面的选择。”
在任何一个行业能做三十年以上,工作能力固然重要,决心也必须很大。毕竟。放弃容易、选择简单的方法容易,马虎应付别人也不一定察觉得到。而像郑秀文这样凡事做到极致的人,必然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坚忍与毅力。
有一年,郑秀文在演唱会第一场开始之前就感觉不舒服,她处于几乎完全失声的状态。但是当舞台的灯光打下来,当观众的欢呼声响起来,她还是坚持站上了舞台。
郑秀文
2004到2006年,她经历了一段抑郁、不开心的生命低谷期。同时她还有拍戏、拍广告等许多工作,一旦跑到幕前也只能硬撑,让自己“顶硬上”。
“顶硬上”是一个有趣的粤语说法,翻译成“硬着头皮上”似乎也不够贴切。因为在“硬上”的前面还有一个尤为关键的动作——“顶”。
郑秀文
因为有专业操守,所以要“顶”;因为有众人期望,所以要“顶”;因为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难的能力,所以选择“顶硬上”,咬咬牙扛下来。
这个词或许能概括郑秀文在面对生活中的无力感与各种遭遇时的态度,她不会把“不可能”放在心里。
郑秀文
“曾经有采访者问我,你觉不觉得年纪大了之后,要成功另一次很难?我跟他说,不管在哪一个年纪'成功'都很难。年纪小的时候难,年老的时候也很难。区别在于,年纪大的时候容易放弃,觉得自己做不到,整天把'不可能'放在心里面。所以我很建议无论哪一个年纪的人,不要整天想着‘不可能’。应该多点去想,做什么能让一些事变得‘有可能’。 ”
郑秀文
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哪里,然后也要知道,自己不被局限的一面在哪里。尝试在局限中找到自己的可能性,是郑秀文在52岁的年纪依然奉行的信念。多年过去,大家仍会记得“港女代表”郑秀文的“顶硬上”精神。
在Instagram(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运动健身日常已成为郑秀文的习惯。她不介意手机镜头怼脸,记录自己的暴汗状态。“因为这个就是我呀。”
当一个人完全接受自己的时候,包袱自然会消失。笑起来有皱纹,皮肤状态不再是20多岁的样子,都不再成为烦恼。郑秀文到了这个年纪,跟年轻朋友聊天时,更希望对方能收获一些内在的、珍贵的东西,而不是留意她脸上的状态是不是很完美。
“很多人爱说‘生龄只是一个数字’。
但对我米说,
年龄是非常真实的东西。
现在50几岁的我当然不会觉得
自己像18岁一样。
我要思考的是,
如何从经历当中提炼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每个年纪都呈现最好的自己。”
做了这么多年的艺人,郑秀文如今更多地尝试提携新人,和新人合作,给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她一直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去拒绝一些新鲜的事物,同时希望年轻的朋友永远不要拒绝那些看似不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东西。
郑秀文
我们问郑秀文:“回望过往这段职业生涯,你有什么遗憾吗?”
没有想象中的温情感言。“嗯……我几乎没有'没有做到的事'诶。想做的基本都做到了,没做到的可能是我不想去做。(笑)我要做的话,想尽办法也会拼命达成。”
郑秀文
到了这个年纪,她懂得运用“选择权”为自己挑一些事来做。除了因为体力有限,避免365天都在工作,更因为她想慎重对待自己的“真心”。
保持真心,人才更愿意在过程中付出。
“我做过什么,
自己几乎都不记得。
(笑)所以很少有遗憾的事。
记什开心的瞬间,
很少回想过去。”
至于未来,郑秀文只关注当下这一刻,或者接下来的一两步。“系咁多喇”(最多就这样啦)。
郑秀文最近都在听自己的歌,因为在排练演唱会。
出品:李晓娟 / 监制:滕雪菲 / 摄影:Nick Yang / 艺人统筹:Kevin Lee&少轩&Kyle Lau / 造型:Tizi Xi / 艺人私人造型:Tang Lai / 化妆:Ricky Lau / 发型:Joey Hui / 制片&美术:Oolong烏龍 / 采访&文字:Acher / 服装助理:卞世瑞、魏嘉、赵子琪、张斌 / 制片助理:何伟伟 / 美术助理:蔡沛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