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亮点 > 时尚芭莎

李旻果与李宛妲:漫长的雨林

2025-02-21 来源:Green BAZAAR
这是一对来自热带雨林的母女。母亲李旻果用了20年时间,在景洪不远的布朗山乡老班章村,成立了中国首个民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塑以茶树为旗舰物种的山地雨林;女儿李宛妲自小生长在热带雨林,成长为新一代的荧幕“小花”,与此同时,她收养流浪动物、为雨林募捐,是名副其实的“雨林精灵”。

27

云南景洪,这个在傣语中被称为“黎明之城“的地方,有着最为繁茂的热带雨林景观,潺潺的溪流、丰茂的植被、丰富的动物种群……

这是一对来自热带雨林的母女。母亲李旻果用了20年时间,在景洪不远的布朗山乡老班章村,成立了中国首个民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塑以茶树为旗舰物种的山地雨林;女儿李宛妲自小生长在热带雨林,成长为新一代的荧幕“小花”,与此同时,她收养流浪动物、为雨林募捐,是名副其实的“雨林精灵”。

在这里,我们记录下李旻果和李宛妲母女最为日常的一天,“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在外人眼中无比浪漫而氤氲的热带雨林,对于致力重建与守护雨林的母女两代人来说,早已成为她们生活的本真之色。

 22

一座热带雨林的文明史

云南,西双版纳,景洪。

这里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南与缅甸接壤,紧邻老挝、泰国。景洪在傣语中意为“黎明之城”,这个名称,同样也源于当地一直流传的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巡游天下,在夜间走了很远的路来到景洪,正好天刚刚放亮,于是命名此地为“景洪”。

在景洪市靠近澜沧江的不远处,几栋傣族干栏式建筑群被命名为“湄公山庄”,在一片绿荫之中的木质房屋质朴洁净,映照着冬季的暖阳。这是李旻果和两个女儿林妲、宛妲的家。每个清晨,她们总是被鸟叫声唤醒的。

23

在云南,随处可见各种美丽的鸟儿,绿孔雀、犀鸟、白鹇、鹦鹉、山椒鸟、红翡翠、太阳鸟、织布鸟,不胜枚举活跃在树丛之中。更多的时候,“不见其鸟,但闻其声”是日常生活的常态。伴随着鸟叫与风声,一天便开始了。

自2000年起,她们在这里度过了24年。

离家不远的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唐古拉山,流经西藏、云南两省,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河流。“曾观樊绰云南志,今入兰沧江上舟”,2003年,诗人于坚将自己从澜沧江到湄公河的漫游旅程写成《众神之河》一书,在书中,他将其称为“最靠近神的地方”。

如果说一条河就是一部文明史,那么沿河所经的每一座山林更是拥有它们独特的生态与历史。

生于斯、长于斯的西双版纳人李旻果,也在这片土地上,试着重建本属这片土地的文明与奇观。1999年,她作为港媒云南站的记者,在昆明世博会上遇到了来中国云南负责雨林再造工作的马悠(Josef Margraf)博士。

33

这个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生态学家,被称为“雨林再造之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曾在菲律宾创建了群落式雨林再造模式(Rainforestaion),这不仅改写了菲律宾国策和林学院教材,由他主持的菲律宾“Leyte岛屿雨林再造项目”更是得到欧盟的最佳评估,成为生物多样性雨林种植模式的样板。

1997年,马悠博士来到中国,担任中德政府合作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专家组组长。马悠博士与李旻果结为夫妇后,他们向当地村民租下6666亩山地,在当时森林覆盖率只有16%的天籽山开始雨林再造与修复工作。

35

当时的天籽山上繁复而立体的热带雨林系统不复存在,被村民种上参差划一的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树。李旻果和丈夫一起在这里从底层植物到顶层植物,按照生物不同区系与族群,一步步尝试还原热带雨林的原始生态圈。她时常会去山里寻找枯树上跌落的兰花,在家中花园里培育养成后,再将兰花一支支绑到雨林的植被之上。

“热带雨林对我来讲,不仅仅只是某个切片的画面,它是繁复而丰富的一整个体系,不仅只是一种视觉的感受,真正的热带雨林给你的感觉体现在肌肤上、嗅觉里,雨林空气中的菌群气味、空气潮湿的湿度,这是身处热带雨林应该有的感觉。”

几年后,两个女儿林妲与宛妲相继出生,她们的名字便取自兰花。其中,李宛妲的名字取自英文名“vanda”,她不仅寓意着印度园林女神万代兰,也代表着植物学中兰科分支下的“万代兰属”,那是一种“花朵华丽、色彩鲜艳,呈钟状、蝶状”的美丽兰花。

26

雨林精灵和远古的大象

李宛妲和姐姐从小便在雨林中长大。

李宛妲出生在夏季,因此最喜欢夏天。云南的夏天,总会突如其来一阵暴雨,她喜欢冒着大雨出去玩,打湿的芭蕉和榕树裹着晶莹的雨滴,雨水携带着绿意激起土地中植物的清新气味。小宛妲时常玩到一身雨水也不愿回家。山上的丛林里,有很多她与姐姐的“秘密据点”,这些隐秘之地不能与外人透露,它或许是一棵可供藏身的大榕树,一处落满果实的栗子林……

25

“我们一直都很神奇地被大自然保护着。很多次,我和姐姐光着脚跑到那个满是板栗的林子,板栗的果实落在地上,它的壳带着坚硬的毛刺,在那里光脚玩耍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被板栗的毛刺扎到过。不管我们在林子里捉迷藏、荡秋千,还是爬到很高的地方玩时,我总会觉得很安全。冥冥之中,雨林似乎在保护着我们。”

母亲李旻果也总是放手让她们在丛林里自然生长。她们与森林、花草、动物之间的亲密互动像是一种来自自然的祝福,在李旻果看来,两个女孩如同森林里的灵猫和花豹,敏捷、机警、行动迅速,“她们总是吃得很少,静的时候很静,在认真观察后迅速再做出行动”。

37

曾经有一次,摄影师肖全来这里拍摄姐妹俩,李宛妲和姐姐恶作剧般地躲在林中的大树上,看着地上的大人们着急慌忙地寻找自己,李宛妲忍不住在树上笑起来,那声音清亮,来自城市的人们一抬头,便看见了她的笑脸消失在绿影中。

雨林作为地球的绿肺,承载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物群落在此繁衍生存。在这片丛林中,除了植物,当然也潜藏着各种飞鸟、松鼠、蜥蜴、蝴蝶,李宛妲最喜欢的动物还是大象。

34

30

2023年,李宛妲和姐姐李林妲成为亚洲象保护公益大使

在她看来,象是来自远古的动物,富有爱心与灵性,巨大且温顺。“象是一种很容、大气的动物,它们总是有一种神秘感。你不知道它们从哪儿来、要去哪儿,也不知道它们在想什么,但当你注视着它们的眼睛,能感觉到那是一双古老的眼睛,带着很多记忆。”

32

对于大象的挚爱,或许与父亲相关。宛妲和林妲的父亲马悠博士在2010年因心脏病去世,那时宛妲7岁,但她至今都记得父亲送给她和姐姐的圣诞礼物,那是一本由父亲创绘、母亲翻译的儿童绘本《找到回家的路》,讲述了一只迷路的亚洲小耳朵象的故事。

故事中,迷路的小象偶遇智慧的猫头鹰和美丽的萤火虫,在森林的溪谷与树丛逡巡,寻访位于山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灵魂守护者——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东方的大龙和北方的巨龟,在四位智者的指引下,它终于找到回家的路。这是母亲从小就常给李宛妲和姐姐讲述的故事。

童话中的小象最终找到回家的路,与故事相映照的现实中,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人们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救助迷路大象回家。

36

距离市区不远的勐养镇是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中心所在地,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以亚洲象救援与繁育研究为核心的科研基地,截至2024年6月,中心累计收容、救助野生亚洲象23头,其中9头野生亚洲象收容在救护中心。

这是母亲常带姐妹俩来过的地方,也是李宛妲每次回家后一定会去的地方。有关救助大象的故事,她听过很多遍,但看到在河道、山野受伤的大象平平和然然在工作人员的陪护下,在丛林里适应野化训练,它们平静而温和地摇晃着鼻子,这个场景就像听妈妈讲述迷路大象的故事时,她在脑海里想象过的画面。

38

澜沧江在傣语中被称为“南兰章”,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河流”,这里一直都是亚洲象最为理想的栖息地,曾经如此,而今依旧。“大象的存在是地球生命历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它有着很高的灵性和智慧,体型巨大、很有权威,但却不会轻易伤害其他任何动物。我觉得,在某些时候,人类和它们是相通的。”

 21

在那里,我思念热带雨林

如今的天籽山,历经20多年的坚守与重建,6600亩荒山被还原成雨林,濒临灭绝的金兰、万代兰逐渐回归山林。

山上的雨林气候和地形逐渐成型,从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纵横的高原峡谷,再到平静的池塘、奔腾的小溪、飞泻的瀑布,其间遍布参天大树、缠绕藤萝以及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座座绿色迷宫。

与这片山林一同长大的,还有生活在雨林的孩子李宛妲。12岁时,她离开云南,考取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学,开始学习拉丁和爵士。对于从小自由惯了的孩子,第一次去往城市,除了初始的新鲜,更多的只有想家。那天下午,宛妲和母亲坐在天籽山边的夕阳之下,同我们聊起过去的时光。

24

“练舞最累的时候,总想给妈妈打电话,让她带我回家去。妈妈好像知道我怎么想似的的,她总是不接,我就给她的朋友打电话诉苦……后来发现各种‘诡计’都没用,只能老老实实继续压腿、练习,就这么坚持下来。”

此时,坐在宛妲身边的母亲开口:“在北京,她一个人能够坚持练习,从早到晚,非常自律,这也出乎我的意料。40分钟平板支撑,她流着泪拍视频给我,我狠心不接电话,怕自己心软让她放弃。”

这是一段孤寂的时光,但也正是这孤寂催发了成长。从雨林走向城市,几乎是另一种社会化的训练,如同从大树上跌落的万代兰,它落向另一片地面,于是落地生根、抽穗拔节,兀自长出自己的模样。

28

李宛妲开始走向银幕,赤手空拳学习与这个硕大的世界交手。用雨林孕育出的韧性与野性,体会并演绎着与自己相似却又不同的各种角色。无论是《叶问4》中俏皮坚强的万若兰,还是《鸟鸣嘤嘤》中的女知青赵小木,抑或是电影《异人之下》中的呆萌少女冯宝宝,李宛妲眼神坚毅,若有所思,在向上而生之后,坦然迎接角色本来的宿命。

29

不久前,李宛妲曾和母亲一起讨论过禅宗有关“空性”的问题。“禅宗所说的「空」没有对错、没有黑白,如同我们肉眼看到的世界,客观存在,不偏不倚。我觉得,客观是「空」,无论主观如何定义,它都在那儿。比如我就长这样,有人觉得美,有人觉得丑,这都是主观的看法,但客观事实是我生来如此,不会因为任何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

31

她说完,伸了个懒腰,狡黠地把头偏向天边,就像丛林里一只迅速飞驰而过的灵猫短暂休憩。那里,夕阳正缓缓垂落,照着天籽山的一草一木。母亲读起不久前在林中写下的诗——

 

“等林子长大了,等种子萌发

等万代兰开出了大花

总归是想向上

像我的大田、我的野雏、我的云端

我去过、去透过气,去跨越过彩虹

去到比我的高山榕更高的上面

那里有铺天盖地的杜鹃

在那里我思念过热带雨林”

 

晚风把诗句吹到更远的地方,李宛妲和母亲坐在一起,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特别鸣谢: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

品牌鸣谢:Nike

总策划:徐宁 / 编辑:Rita Hu / 平面摄影:顾剑亨 / 助理制片:钟立敏、黄心缘 / 化妆:Yvonne轶雯@andycreation(李宛妲)、Lee化(李旻果) / 发型:徐友华(李宛妲)、Lee化(李旻果) / 造型:Yunqi / 撰文:明星辰 / 平面后期:王婷 / 编辑助理:小寒、周弯弯 / 发型助理:Robbie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