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
在电影《鹦鹉杀》里,有一场船在海上摇摇摆摆着前行的戏,细雾中,船上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过这样一句箴言:“不要走夜路。”
于是我们好奇,这句忠告之于戏外的人来讲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她会害怕走夜路吗?在那些或长或短的夜路里,她又是靠什么“不迷途”并终于走到光明处的?既然好奇,就大大方方地问了,我们问了,她便自自在在地回答。
其实提问的我们和回答的她都知道,这里“夜路”的含义并不止于一条切实存在的黑漆漆的路。我们谁也不戳破这个比喻的气泡,默契地心照不宣。
这次与周冬雨的相谈中,许多提问和回答都是在这样的节奏里完成的。
周冬雨
海边的电影院
“必须得在晚上十二点之前睡着,而且入睡速度必须要秒睡,不能做梦,中间不能醒,一下睡九个小时十个小时……”
周冬雨一口气说出了以上这一大串她认为一场“健康大补的睡眠”的必要条件。
周冬雨
而这样一场听起来不仅于她,且是于任何人来说都堪称奢侈的睡眠,恰恰就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秋天,让她意外地获得了——不是一场,是好几场。
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竞赛单元“新浪潮”奖评委——这是演员周冬雨在2024年秋天肩负的又一个新的身份与使命。
同样的地点,十四年前,有她参演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当选开幕影片。
周冬雨
那一年她十八岁,第一次拍摄电影,第一次参与国际电影节……是她踏足光影生涯历程中重要的一方天地。
十四年倏忽流过,釜山的电影世界里,周冬雨偶遇了诸多熟稔与新鲜。
“充实”“舒服”“许多的‘没想到’”“但是氛围那么好”。周冬雨的声音里有一股跃动的甜。
周冬雨
《釜山行》的导演延相昊托人来带话给周冬雨说想见面聊一聊,她听了“受宠若惊”——“我就没想到他想见我,这种交流的机会我觉得非常宝贵。”
又有一天坐电梯,同乘的女生见到周冬雨,主动打招呼并表达了自己对周冬雨的喜欢,一经介绍才知道,原来那位女生是电影《分手的决心》的编剧。“她说希望有一天,也能跟我合作,为我写东西。”
周冬雨
这样随处可见的惊喜和奇遇,让周冬雨对“艺术不分国界”“电影就是书写情感的艺术”这两句话有了真实可感的体会。
除此之外,每一座电影院里,每一场电影放映时,她都会看到满怀期待的观众:“你能看到大家都非常热情地去看电影,其中有的是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都已经临近午夜了还在排队等着看自己想看的电影,还有人推着小推车,里面是他们还很小的孩子……这种到处都有的对电影的热爱和艺术的教诲,太美好了。”
周冬雨
永远不会熄灭的“第一次”
身负评委之职,亦给周冬雨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在十余天的釜山电影节期间,她看遍了入围“新浪潮”这一单元的所有作品——它们皆是近年来亚洲电影的新鲜之力。
“我从所有入围的作品里看到了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人们丰富真实的生活状态,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可以对世界有更多的认知!这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周冬雨
她还特别提到了入围此单元的华语电影《水东游》,赞叹:“导演拍得很有意境。”
周冬雨不给观影提前设置任何标准,她不希望带着任何一种固定的观念去看一部电影。“因为我觉得电影的表达就是自由的……每部电影都会给我不一样的体验。”
周冬雨
入围周冬雨这次所在的“新浪潮”单元的影片,大多是每位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周冬雨非常乐于能够一次性看到这么多新导演的作品,因为可以在当中看到“新导演的热情——新的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感觉。”
“新鲜的创作的‘血液’是全世界的未来。”在她所看到的每一个新导演的作品里,她都能敏锐又强烈地感受到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热爱和能量。
周冬雨
“因为我自己曾经也是个新人, 就能感受到那股存在于新人身上的‘劲儿’和心气儿,就是觉得世界的一切摊开在你眼前,什么都是新鲜的,你有使不完的力气想要去拼搏。”
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勒东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我找到了爱你的秘诀,永远作为第一次。”周冬雨深谙此中之意。
“身为一个电影人,每次都会有这样一种劲儿吧——就是不管你是不是新人,不管你已经入行多久了,因为每次面对的都是新的创作、新的角色、新的故事,我都会有那种‘第一次’的感觉。
周冬雨
电影人的生命力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每一次、每一天都不会让你去重复, 所有东西你必须要重新开始。可能你上一个工作已经完成了,下一个工作就又要从零开始。”
事实上,不仅仅是于工作而言,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作为人的方方面面”,周冬雨都希望可以有源源不断的“不同的可能”,而未来“也确实有无限可能”。
“对于每个职业、每个人的生活来说,你永远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周冬雨
“自然而然”背后的基础
将周冬雨这些年的电影作品《平原上的火焰》《坚如磐石》《热搜》《燃冬》《鹦鹉杀》等接连看过之后,会感受到她在创作的选择上除了角色的多元、复杂之外,更多了一份“社会责任感”。
周冬雨
她有意无意地在以自己塑造的女性为抓手,传达着当下各个层级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不同境遇下女性可能或正在面对的种种困境。
我们与她谈及创作中的这份“利他性”,她的回应是淡淡的,而又坚定:“电影属于文艺作品的一类,而文艺作品就是要服务观众的。”
周冬雨
越来越多的实践和观影经验也让她越发深刻地意识到:“闭门造车、狭隘的自我感动型电影不会是好作品……一部电影无法拆解复杂的人性或者体现出某一个社会课题,那么哪怕它能拍出一点点微弱的光,能照亮一小部分人,也是一种意义。”
周冬雨
周娜娜、周冉、常娟、李斐……把周冬雨这些年来饰演的角色一一摊开在眼前,便会很自然地发现,这些女孩、女人,无论她们身处在哪一个社会阶层,却都在自知或不自知地和命运的“不可控性”做着各种各样的斗争。
这让周冬雨一次又一次了然“幸福千篇一律,不幸各有不同”的道理。“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从我饰演的这些角色来看,确实是这样的。
周冬雨
她们的故事、困境各有不同,在现实里,人们的遭遇可能会更难更复杂!但是这些角色我觉得有个共同点,就是外部的困境都没有打败她们,她们都是非常有韧性的人,这种韧性是最打动我的。”
在《鹦鹉杀》《燃冬》《平原上的火焰》中有数场戏、数个镜头,周冬雨饰演的角色在面临生命重大抉择的当下,她给予角色本身的表现方式都是不动声色地暗暗发力。
周冬雨
这种抉择是她在现场捕捉到的感性的本能,还是经过理性考量后的甄别,抑或二者相糅后的决定?她没有直接回答某一场戏中的某一种演法到底是从何而来,只说每一种演法“都是角色在那个阶段节点上自然而然的反应和表现”。
而所有这些抉择背后,都有一个通用的原则打底,那就是:“理解好角色、理解好剧本……一定得提前做好功课。”
周冬雨
Q&A:
在这些年的合作者里,有谁给过你重要的提示或启发?
周冬雨:那太多了!从导演到编剧老师再到剧组合作的同事们,很多人都在经意或者不经意间给过我很多指导和灵感。我都跟你说一遍,咱们得说到明年。(笑)一定要说一个的话,肯定是我的恩师张艺谋导演。
他是带领我入行的人,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我。
现在逢年过节或者是我遇到想不明白的事情时,我就会去导演工作室,找导演聊一聊,吃一碗他的油泼辣子面,很多事情就能想通了,或者至少是在内心里可以得到抚慰。
最近我把导演的电影又都看了一遍,看多少遍就有多少遍的感受,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每一次想到他,我就觉得自己努力做这份工作终究是有用的、有意义的,我还是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多拍好作品。
周冬雨
《鹦鹉杀》里一句台词:“不要走夜路。”再回头看,你的一些角色都是在“走夜路”,不管她们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不管是命运选择把她扔到夜路上还是她自己去走。你是会害怕“走夜路”的吗?
周冬雨:这得分在哪儿“走夜路”吧,要是在“荒郊野岭”的一个人“走夜路”,多少是有点哆嗦。但其实我还是心比较大,我觉得“夜路”也能走出光亮来。黑夜给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用它们来寻找光明吧!我觉得一切都关乎心态,不管你是“走夜路”,还是走任何路,只要心态好,你就能找到指引你的灯塔。
周冬雨
在当下的人生阶段里面,你接收到的来自外部跟内部的阻力分别是什么?你是怎么面对它们的?
周冬雨: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必须面对的事情,最关键的就是你怎么看待它吧,还是“心态”问题,真的,你只要把心态调整好,积极起来,事情都会变好。
周冬雨
几年前我们见面时,你跟我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你说不要老哭,哭了福气就没了,你记得吗?
周冬雨:我记得!但我现在不这么觉得了。人都在成长,我现在觉得你想干什么就干,你想哭,但你忍着不哭,那不得憋出病来!我觉得所有选择都要对自己的健康有益,你想哭就哭出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把心灵的垃圾倾倒出来,这样才会越来越健康, 越来越朝着正向的方向发展。
周冬雨
《热搜》里有一句台词,你的对手演员跟你说:“你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强大。”现在,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强大的人吗?
周冬雨:你问我“现在”是吧,就是这一秒是吧?那我感觉我太强大了!其实我一直都觉得我挺强大的。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变成一个从内到外都强大的人。
认知自我是最重要的,再三省吾身,兼听则明,有很多方法都能让你去实现对自我的认知吧!
周冬雨
你有哪一秒觉得自己是不强大、是弱小的吗?
周冬雨:以我平常的状态作为参照,如果这是平衡线,在这个基础上偶尔低于平衡,就是弱的时刻吧,这样的时候不多,因为我总是尽量保持平衡。
周冬雨
你现在感受到身上的局限性是什么?
周冬雨:太多了!年龄、精力、知识储备都会有局限,都需要去抗争,就像让自己想办法在没睡醒的情况下依旧精神饱满。
周冬雨
你觉得在选角色上有局限性吗?
周冬雨:我觉得没有任何演员在任何阶段能驾驭任何角色,这一直是我坚信的一个事,这是非常正常的事。认清了这个,就该努力的时候努力,同时也接受自己的局限。
周冬雨
日后想要尝试幕后工作吗?比如编剧、导演、制片人等等?
周冬雨:我主要还是想把演员这个主业做好,但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想要多尝试一些事吧。前阵子我做了一回出品人,是在FIRST影展上看到了一个以中原地区的农村为背景和题材的电影,叫《花猪》。是因为最开始看剧本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有诚意,非常打动我。我觉得所有人都需要机会,所有人都需要互帮互助!
摄影:范欣 / 监制:葛海晨 / 形象:Renty Wu / 编辑:Timmy / 采访&撰文:吕彦妮 / 统筹:王禹斯LilyWang / 美术:So Far So Good Studio / 创意:奥运橘 / 化妆:刘祺Sherwin.L / 发型:刘雪孟(MQ STUDIO) / 服装统筹:XI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