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三句话来介绍你自己,让读者快速get徐薇是谁,好吗?
徐薇: 创业者、学霸、大女主。
第一句话,我是一个创业者,做了一家时尚生活方式的公司,在中国是最早做二手奢侈品和时尚商品交易的平台,叫红布林。
第二句话,可能是很多人的认知,可以借用一下,是学霸。确实是很幸运,一路过来,从教育资源获取的角度,确实是上了最好的学校(北大本科,牛津硕士)。这个可能是在工作之前对自己特别大的一个滋养,不管是学校环境也好,还是相关的教育资源,还是你的peers,你的同伴,这些都帮助你在人生比较早的阶段就站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点上面去看世界,看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安排。
第三句话介绍我自己,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独立女性。其实我刚开始想说我另外一个身份是妈妈,但我觉得妈妈是一个附属的身份,代表你是谁的妈妈,并不是你自己。不管你是谁的妻子,或者是谁的妈妈,或者是谁的女儿,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是谁,所以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典型的独立女性,网络用语的话就是“大女主”。
创业者,学霸,大女主,嗯,就这样子。
可以分享一下一日schedule吗?
徐薇:创业状态下的话,基本上每天都是奉献给公司,奉献给这个事业的。所以每天早上7点起床,7 点半离开家,8 点出头把娃送到学校,然后就来公司,一天都是公司的事,忙到晚上 11 点,回家可能就趴下睡了。工作日的schedule每天都很满。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会有变化的,但基本上是一个非常高强度的日复一日的工作的状态。
工作时的抓拍
从投资人一步跨到创业者,你在创业之初,也会用增速、规模、行业独角兽等维度来要求自己吗?是且做且看,还是从一开始就想好要做到行业第一?
徐薇:我觉得投资人身份做创业会有一个特殊的点,是会以终为始去想问题。
我们经常说你选择的方向决定了你最终能做到什么样的一个规模和行业地位。比如说有一些公司是注定做不大的,因为它可能在大公司所覆盖的主赛道里面,即使你在起步的时候会有一些 headstart,就是你先开始开创这个细分品类。但是因为你的壁垒不够高,且是大公司会做的核心赛道之一,很快就会发现你在做的这个事情的机会被大公司给拿走了。
还有一些公司,你开始做的时候,就会理解到这家公司有很高可能性是一个被并购的对象。再或者就是你在创立之初就知道如果你不犯错,你持续地保持你的身位,最终它可能会是一家千亿级别的独立公司。这些都是在起步时候的选择,就大概决定了最终的终局,这是一个比较清楚的逻辑。
但是落到自己身上实际执行的时候,你有这样的一个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框架,但并不会上来就把自己钉死。因为创业过程本身又是一个从0开始,从 0 到 1 到10,10再到X的这样一个动态过程,确实是一个边做边看,在过程中去证明自己的状态。如果上来就认为自己一定会成为行业独角兽,反过来在创业之初可能就会找不到一个对的节奏和对的做事情的方法,尤其是起步阶段,还需要非常down to earth,接地气,然后落地,然后执行。
另外,也要节约手上的资源,因为大部分公司开始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上来就用独角兽的方式去规划公司,去做公司的业务,就可能会出现过早地进入一个大规模公司运作的方法,浪费钱,浪费资源,有大公司病。
红布林经管会,履约鉴定体验日
你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会思考终极意义吗?比如做红布林,除了是商业,除了搭平台,除了做服务,它还能带给这个世界什么改变,留下什么意义,会是你思考的范畴吗?会为此做哪些细节上的调整吗?
徐薇:会思考终极意义,当然会。因为做公司、做商业,它本质上也是你在花时间做一件事情。我今天可以是打工,可以是创业,我甚至可以躺平,所有你花时间去做的事情都会留下印记。人的肉身是有极限的,最终会湮灭。当你的肉身已经不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你留给这个世界什么?不管是留下来一个伟大的产品,一个伟大的品牌,还是很多精神层面的财富,这就是你肉身离开之后,你还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印记。所以一定会去想这个问题。
所以在做红布林的时候,也特别希望这家公司的这个品牌是可以长期存在,存续成为一个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平台和品牌。在你和早期跟你一起创业的人都已经不再运作这件事儿,甚至离开这个行业的时候,这个品牌也依然在,它所倡导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的这种意义感会继续地留存下去。
2024年红布林年会
你认为循环经济的兴起,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情绪或认知思潮?根据你的观察,从2017年到现在,大众对“二奢”,以及这条产业链上的各种角色的看法,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徐薇:很重要的一个点是消费在早期起步的时候会呈现出一种非常旺盛的买新品的状态,经济变好了,每个人的可支配的收入在变多,都会去追求更好的品牌,更好的服务,但是到了消费的后期阶段,除了去大量地购买新的品牌和商品,也会出现这个更新迭代过程中的闲置。所以我们像很多更早阶段进入消费热潮的国家和地区一样,在新品消费旺盛了一段时间之后,会进入一个自然而然的二手交易的时代。
一方面是刚才提到的,原来的很多的买家有了更多的闲置商品,不再需要的商品,他们需要把这些商品再拿出来卖掉,闲置变现、循环流转,成为二手交易的卖家身份;那另外一方面是很多的买家也会意识到除了买新品之外,在这个行业里面,在这个品类里面出现了很多极具性价比的闲置的供给,相对买新品来讲,他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去获取优质的品牌和商品,成为二手交易的买家身份。所以消费两端的角色都会从一个只消费新品进入到一个会去卖和买二手的阶段。
中国大众对二奢产业链上各种角色的看法,我觉得大家从一开始只是听说有二手奢侈品这个事情,而更多的体验是从去日本的中古市场,去欧洲、美国的二手跳蚤市场去获得,到今天中国的二奢产业已经比我们创立的2017 年那会成熟很多了。所以对大家来说这不再只是一个观念和概念,而是可以实际在中国去大量地以卖家或买家的身份来体验这样一种消费和生活的方式,也会觉得中国的二奢行业的这些平台和公司是越来越标准化、规范化和可信赖的。这个产业其实持续地在成熟,然后也给到了消费者更可信任的一种印象。
2024年在公司部门月会上
在逐渐把一件非标的事情做到可衡量、可持续,且为买卖双方所接受的路上,遇到过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
徐薇:在我们这个行业,有两个事情是一样难的,都是最难的,一个是鉴定,一个是定价。
曾经大家可能想追求好的品牌,但是又缺乏购买的途径,以及当时的消费实力不具备,就会有大量假货供给出现。那怎么去把鉴定保真这个事情本身做到靠谱,让买家、卖家都能够放心地交易,买到二手的正品,就尤其重要。
最近几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拥抱品牌、原创的价值感,所以其实反过来在要求我们作为交易平台要对商品保真,要能够保证他花钱买到的东西是正品。
这怎么做到呢?就是不断地去建立一个体系化的鉴定系统,这里面既有数据,有工具,也有专业的人才培养,在这些方面都是要持续地迭代,跟假货死磕,去提升自己的判断力,把鉴定这件事情做到非常solid。
另外一个难题是定价,很核心的一个点也是跟国内消费的一些特色相关的,是因为国内奢侈品消费其实还是一个比较早期的状态,很多的买家在买奢侈品的时候会认为我买的不是一个日常消费品,而是一个很昂贵很奢侈的东西,当他做二手交易转变成卖家身份去处理自己的二手奢侈品的时候,会很坚持用一个高价去卖掉。但实际上,在市场接受度、买方接受度的角度来讲,二手奢侈品也是属于日常消费品的范畴,绝大部分品牌和商品在二次交易时是贬值了的,是要打折扣的,所以这时候就会出现卖家和买家对价格需求的不一致,这在中国市场会尤其明显。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要把我们的定价逻辑能够清晰地透传给我们的卖家,让他接受一个合理可售的价格。一味地定高价其实是卖不掉的,最后也不可能实现。然后对于买家来讲,是要提供给他们一个真正能够高性价比地买到正品二手奢侈品的平台。
所以在定价方面,我们会去做的事情也包括对品牌、对新品价格体系的理解,大量的二手交易的真实数据的积累,给到卖家和买家一个非常清晰的市场风向标。我们很多品牌和商品会有行情下的价格波动,能够给到卖家和买家非常信服的一个交易的价格,有一个动态的模型去做及时的价格调整。
和二奢商家对话
红布林的典型或重度用户是什么画像,可以为我们描述一下你的洞察吗?你觉得红布林这个平台为她们提供了哪些价值?
徐薇:我们的典型和重度用户,首先是女性占比很高。另外卖家非常凸显是一线城市的高消费人群为主,也是新品奢侈品的核心用户群。买家会比卖家更偏年轻化一点,同时从城市分布上来讲,也是更多的从一线城市会往二三四线城市去延展。
红布林提供的价值对于卖家来讲就是闲置的变现,而且相比撮合买卖家自行交易的平台,我们是提供了全套的闲置变现的服务。卖家可以非常轻松地、方便地实现闲置商品的流转,他只需要把商品寄给红布林,或者我们现在有上门回收业务,然后接下来所有的商品的鉴定、定价、商品详情的描述,包括跟买家之间的交易服务,售前和售后服务都是由红布林来提供的。但是在自由交易平台上面所有这些工作要卖家自己去完成。
对于买家我们提供的价值也是一样的,是更方便更轻松的购买体验。在购买二手的时候其实需要很高的信任门槛,因为购买均价不低,我买的又是一个二手的商品,缺乏品牌专柜的背书,所以红布林对于买家的价值提供,就是当你在买一个高价的二手商品的时候,能够去降低信任门槛和决策门槛,可以非常轻松地去做购物的决策,只需要基于自己的需求去挑选商品就可以了。在商品的保真,商品价格的合理性,还有售前售后的服务等方面,都是由红布林来提供保障。
录制个人播客时的碎片记录
自己会偶尔以普通买家的身份逛红布林吗?会浏览哪些品类或品牌?
徐薇:不是偶尔,是会高频地使用红布林的产品和服务,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双重的身份,既是卖家也是买家,是一个非常深度的用户。
我会买各种各样的品牌和品类,我本身就是一个时尚平权主义者,会去买经典的奢侈品品牌的一些商品,也会去买很多审美非常好的设计师品牌、潮流品牌,也会下单很多国内原创的时尚品牌。因为我觉得审美这个东西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好的品牌不等于贵的价格,我们可以在不同的价格范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够完成自我表达的品牌。品牌不分高低贵贱,尤其不以价格来划分高低贵贱。
早期创业时期
作为很多品牌的VIC,你对时尚的定义是?最爱买的是哪些SKU?剁手频率呢?
徐薇:我对时尚的定义——时尚是一种很重要的自我表达,也具有非常强的社交属性。我们会观察到我们的用户跟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就是在人生成长和变化的不同阶段里面,可能对时尚的选择就发生非常重要的变化,基于我们所拥有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身份,我们需要相应的时尚穿搭来去做匹配。衣食住行这个大的行业划分,确实衣放在第一位。它是个非常非常大的行业,也是跟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最爱买的是哪些SKU?不同的人生阶段不一样。最近的话会特别喜欢一些很特别的不好买到的商品,比如说有一些品牌已经绝版的不再生产的款,会有一些收藏。有一些很特殊的,可能是特别好的审美,但是今天因为大众消费时代,很多很特别的审美可能就不会再被批量生产。比如说卡地亚的巴黎新浪潮系列,这个系列下会有很多细分主题的珠宝,今天基本上都不可能在专柜里再看到,但是通过一些特殊的购买渠道可以拿到。这些其实是特别有创意、有艺术感的珠宝的珍藏,所以像这些我可能就会做研究,搞清楚以后去定向地购买和收藏。
2023年,Loro Piana秋冬vic活动
2024年,Prada秋冬vic活动
2024年,北京Harry Winston
2024年,北京YSL
看过你的公众号后,会觉得你是个文科生。码字对于你来说,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吗?未来在这块自留地上依然会一手精神一手物质吗?下一次更新预计什么时候?选题想好了吗?
徐薇:我大学是文科专业,但高中是理科实验班的,高考前叛变了。
码字对我来讲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因为码字本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输出和自我的表达。微信公众号作为自留地,一手精神一手物质的内容风格会继续。下一次更新,期望尽快。因为工作太忙。
选题会比较随性,就是当下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人生发生了什么变化,就特别希望跟粉丝和读者去分享。虽然大家在过着很不一样的人生,但是有一些底层的问题是所有人都要一起面对的,比如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去花自己的时间?在很多非常困难的时刻,要怎么样去度过?当面临非常关键的选择的时候,怎么去做出真正回头看也不会后悔的选择?所有这些其实都是人类通用命题,或者是人生只要走到足够长的时间都会去面对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基于自己个人的经历和思考,就会有非常多想分享的内容,所以就会根据自己的最新的体悟来跟大家做分享。选题不会固定。
阅物无数的时尚重度爱好者和异常细腻空灵浪漫澄澈的精神世界是如何在你体内合二为一的?
徐薇:在体内合二为一没有什么问题。比如说最近有一个电视剧《玫瑰的故事》很火,是亦舒作品改编的。亦舒写了非常多对年轻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启蒙意义的作品,影响、改变和塑造了很多年轻女性的内核价值观、价值体系和人生的坐标体系。刘亦菲演的女主,是生活在一个非常丰富的物质世界里面的人,亦舒本身早年也生活在香港这样一个物质消费非常旺盛的环境里面,或者说本质上我们今天都生活在一个物质供给非常充沛,物质消费就环绕着我们的环境里,尤其当你生活在城市里面的时候。
所以不可避免的就是:所有的人物,不管是虚拟的,还是生活在实际真实世界里的人物,比如说我自己,在你的生活里会就有这两部分,一方面你会在这个世界里面积极地投身体验美好的事物,好的品牌、好的商品,你会去拥抱,你会去享受。然后另一方面你会有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在精神层面有很多的思考。因为你的生活、人生经历带来的感悟,物质的和精神的就会结合在一起。
小时候最常被称赞或形容的一个词语是什么?今天的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是什么?
徐薇:我小时候会有很多人说我很聪明,但今天我会觉得智慧比聪明更重要。聪明可能是更窄的理解,或者大家当时是指智力、智商,也就是纯粹意义上的intelligence,或者是基因决定的那个东西。但是当你到一定年纪以后,你会发现你能够对事物的本质有更通透的、透彻的理解,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有大智慧、大方向的把握能力和长线的耐心,才是一种更值得被称赞或者是很难达到的境界吧。
另外一个词是好看,今天对好看这个词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大家都会说相由心生,跟智商或智力是一样的。如果说先天的好看、智商是爹妈赋予你的,基因赋予你的,等你长到一定的年纪,你会发现你整个人还会被夸好看的话,是一个综合的状态。包括,你是否拥有对自己的肉体或者叫物理的状态也是抱有一个长线经营的心态,而不是一直在做短跑和冲刺,能够保持长期的自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的构建。用长期主义去经营你自己,才能在你到了一定年纪以后还会被夸说你是好看的。“好看”开始变成一个综合的状态。跟刚才说的聪明和智慧的关系是一样的,都是更难达到的一个境界。
如果穿梭时光回到过去把自己当女儿重新养一遍,你会想改变成长中的哪些节点,或哪些被对待的方式、被告知的条则吗?
徐薇: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词是自由。
因为我是 80 后,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信息会比现在更闭塞,社会能够提供给年轻人的资源也会更有限。比如说教育资源上,大部分人都是寒窗苦读十几年,一朝高考定终生,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就是很难给到你在人生路径的选择和人生的发展上面很多不同的可能性,这个点是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的局限性。
如果有机会再重新养一遍自己,我会觉得可能我不一定再做现在我做的事情,甚至都不一定生活在现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人生应该会有更多丰富的可能性,然后要尊重个体的选择。不是所有人都要走一样的路,都要高考升学,考上最好的学校,然后找到赚钱最多的职业。人生的意义不能被单一的评估体系所定义或束缚吧。对,所以如果能有自由的选择,这是我最希望能够去改变的一个点。
2024年3月参加活动结束后
从求学、就业,再到创业,觉得支撑自己一路马不停蹄的底层逻辑和能量是什么?追逐财富在所有的原因里能排到第几?
徐薇:求学、就业、创业的底层逻辑和能量,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想创造一个东西。创业本质上是从零开始一无所有,到你创造出来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你现在在做的这个事业,这个品牌,像刚才提到它是会比你的生命周期更长的,有这样的一个可能性。
所以我觉得创业者的第一驱动力应该就是创造本身,创造一个美好的东西,一个长期持续的东西,一个能给社会创造正向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做了这个事儿,尤其是你选择创造的方向,如果是在商业领域的话,它一定会跟财富创造直接挂钩的。当你在商业领域里面所创造的这个东西是有明确的独一无二的价值的时候,它必然会带来在财富上面的回报,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个伴生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
36氪女性创造力论坛后台
觉得自己属于顺应“社会时钟”的人吗?每一次人生选择,“心意”与“责任”谁的比重更大?
徐薇:是,也不是。因为我看起来完成了人生的几件套,譬如说结婚或生孩子,且是在一个大致还符合传统东亚社会文化体系下的不同人生阶段该做的事的时间点,所以也算是顺应社会时钟。
但也不是,因为我觉得在最终这个状态下往前去推的时候,很多时候还是因为我自己想清楚了决定要去做一个事情,而不是被社会传统价值观体系规训下而不得不做。如果今天再跳出来看,我觉得确实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会有非常大的跃升和变化。比如科技的进步也给现代人很多的方法和手段的赋能,可以跟随个人心愿和自由意志去决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比如说生孩子其实就可以突破传统生物和社会时钟了,当你决定想要生孩子的时候。当然不生孩子也是很好的选择。虽然我本人是完成了刚才说的人生的几件套,但我会觉得我特别支持,也是一个非常 open 的态度看待所有的状态,比如说不结婚、不生孩子、LGBT等。所有这些我觉得都是个人范畴内的事情,都是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的,没有选择的高低之分。
每一次人生选择心意和责任比的话,希望是心意的比重更大。但是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下,一定也会有一些 moment 是责任的比重会更大。因为毕竟你是一个成年人,对老弱有责任,老是指父母,弱是指孩子。当你的自由心意和刚才说的这些责任打架的时候,你还是会去做负责任的选择,但因此确实会部分剥夺个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的空间,
但因为你会不断地有新的选择出现,人生的阶段也在不停地往前走,所以实际上它也不是一个绝对的事情,只要你内心知道,对自我的这种保持是非常重要的,你就会在选择的过程中去尽量平衡好心意和责任,然后给到自己足够多的滋养和自由成长的空间。
自己当下的状态,请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下。
徐薇:第一个是自由。我现在从物质到精神确实都是一个非常自由的状态,真正意义上很多时候可以随自己的心意去做选择的状态,这也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状态。
另外一个关键词是积极。因为创业也到了一个比较成功的状态,有很多人会说,那你现在完全是可以隐退,进入人生终极的退休状态,财富自由,环游世界,或者就退隐,纯享受。但我还是很想再做下一个事业,再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创造更多的物质,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有价值和意义感的东西,还是在一个很积极入世想要做事情的状态。因为我反过来想的思路是,既然你拥有了更多的财富,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能量级,其实是应该不要去辜负这些资源,去用这些资源做一件,或者做更多件更有意义的、更伟大的事情。所以应该是停不下来的。
第三个关键词会是……我觉得好像没有了,就两个吧,不想编出来第三个了。
抱树吸取能量中
未来10年,请说出三个想实现的目标。
徐薇:第一个目标是想开启一个新的事业,继续去做美好的、有长期积极意义的一个新的创业的事业。这个事业希望它是一个时间很长很长的,长长久久的,一直都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不断地去因为这个事情能够给到行业和社会价值,让人生有很多价值感和意义感的一件事情。所以未来十年第一个肯定是想做一个长长久久的积极的事业,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事情是想做一些精神层面更有意义的事情。想拍一些非常牛的内容,比如尝试下用纪录片来发掘社会上很多不同的生态、人群和心态。因为一直觉得人生也好,社会也好,中国的这个时代也好,它是有很多个不同面来构成的。我过往的人生,可能都在一个社会定义的主流赛道里面,不管是学校还是工作还是创业,上最好的学校,做最主流的职业,创业也是如此。当年,我们在创业兴起的时代,拿行业里最顶级投资人的钱,去做创业,然后公司退出变现,所有这些都是最标准的成功学,或者叫商业社会竞争原则定义下的主流状态。
其实整个时代背景下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人,生活的状态,社会的一些不同的角落,是有其应该被看到的部分的。所以就想纯粹地去做内容向的事情,精神层面的东西,然后希望这个东西能留存。如果说以一个纪录片的形式,或者其他的内容载体的形式存在,也是跟商业事业一样是可以长过人的生命长度的。有时候你会想,嗯, 100 年以后的某一个人在那个时间点看到 100 年前的一个内容作品,还会点燃他或者是照亮他,或者对他的人生选择有一些启发和影响,你会觉得做成这个事是很有价值感的。
所以,下一个十年就特别希望自己能留存下来高质量的,能够流传的作品,这个内容作品跟商业变现没有任何关系。也许是为弱势群体代表发声,讲女性成长,两性的平权,到底应该给人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等等话题,这些可能都是想做的内容方向的一些探索。
然后第三个目标,没了,就是这两个目标吧。
给我们讲一个自己的亲身小故事吧,以前从来没对公众讲过的,且你认为对读者来说,有意思,或有助益的,又或者,仅仅是你想讲的。
徐薇:我讲一个和女儿的故事吧。
我女儿出生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创业了,她的成长过程其实一直也伴生着我自己创业,自己做事情的过程。所以后来我会发现,有些影响是很神奇的、潜移默化的。
我习惯每天上班路上送她去上幼儿园,把她送到后就直接去公司。虽然她跟我之间有很多代际的、实际物理年龄上的差距,但我经常会以平辈的思路跟她做很多的对话和交流。有一天,我忽然问她: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你有什么理想吗?
她特别郑重地跟我说:“嗯,这个问题我要认真想一想,因为我还有很多时间去想。但是,我肯定会像妈妈一样——做事情。”
我就追问她“做事情”是具体指什么。她的回答特别可爱。她说:“做事情就是一直在忙,然后做很有意思的东西,然后很开心。”
这个回答,是很出乎我意料的。
一个小朋友,对于“未来要做什么”如此宏大的命题,回答得如此中肯、诚实,同时又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在里面。这真的让我很有感触。
这样一个回答,让我感受到:什么叫女性帮助女性,或者叫一代人成就一代人。最近我会在这个话题上思考很多:这个社会要进步,这个时代要变化,很多时候是靠每一代人站在前一代人的肩膀上,然后才能持续地往前,站到一个更高的位置,看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或者说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后浪推前浪。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一代人都更主动地、更积极地去做分享、传承、托举的工作,我们所渴望的很多积极的变化,不管是商业层面还是社会层面的,应该都会更快地到来。
2024年红布林&人物春醒女性市集活动
采访:龚纹
运营:王淼
设计:美嫱
图片:受访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