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亮点 > 时尚甄选

艺术家 | 胡介鸣 & 胡为一:拓展艺术表达的新边界

2024-07-17 来源:时尚甄选
这对中国当代艺术界中的父子档,通过艺术实践展示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演变与发展。他们的艺术作品既回应了各自成长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展现了代际间的对话和艺术观念的传承与变革。在不断变化的全球艺术环境中,他们与时俱进,也对传统艺术保持尊重与继承,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找到各自的艺术定位。

22

胡介鸣

胡介鸣,国内数字媒体和录像装置艺术的先驱之一,他的艺术探索深植于历史和文化经验,作品经常回应时间、记忆与历史的层叠交织,利用摄影、录像及数字互动技术来探索视觉和空间的新叙事。

3

胡介鸣,《与快乐有关》

影像装置,1999,上海

4

胡介鸣,《向上向上》

交互影像装置,2004年

胡为一,成长在一个信息更为开放、市场经济更为成熟的时代。他的作品涵盖新媒体、影像装置及摄影艺术,在继承了父亲对于观念和媒介的探讨的基础上,他更多地融入了现代技术和视觉语言,呈现出新时代的艺术视角和青年艺术家的创新意识。

5

胡为一,《金色档案——圣海伦娜森林蕨1》

6

胡为一,《梦中身 No.3》

蓝晒法于玻璃、LED 箱、不锈钢支架

285x165x20cm,2024

在这对父子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时间的连续性和变革的动力。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形成了彼此独立的个体差异,但面对同样的现实时,他们的作品共同展现了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回应。他们的艺术实践不仅是个人表达的方式,也展现他们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定位自我,以及如何通过艺术来连接过去和未来。在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上,他们既展现了深刻的个体差异,也体现了不同代际之间的共通议题和挑战。

21

胡为一

跨时代的艺术连结

胡介鸣在大学教学和艺术创作中保持了持续的热情和深度,胡为一则用他的作品对传统和现代的界限进行挑战和重新定义。他们不断探索和扩展艺术的边界,以作品反映对当下社会、文化和技术问题的深入思考。

这种跨代的艺术对话,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代际间如何相互启发,如何在保持个性和创新性的同时,又不失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和承继。虽然作品展现了不同的视角和技术手段,却共同强调了艺术在表达个人和集体经验中的核心作用。

7

胡介鸣,《1999-2000传奇图像》

装置,2001年,旧金山MOMA

8

胡介鸣在旧金山MOMA布展现场 

在艺术的浩瀚领域中,尽管每代艺术家都会在风格和技术上寻求自己的独特声音,但这对父子展现了一种跨代的和谐与创新。两人的艺术创作都不拘泥于传统媒介的限制,而是采用了融合多种媒介的方法。无论是通过影像装置、雕塑还是摄影,他们都力求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探索。这种对艺术形式的开放态度和对新材料的好奇心,强化了他们作品的创新性,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刻默契,共同推动他们的艺术表达向更广阔的未知领域延伸。

父子二人都认同一个核心观念:艺术媒介应服从于艺术家的创造力。这一共享的理念促进了各自艺术风格的发展,也确保了他们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此基础上,两人都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以创新的形式呈现其艺术见解。

 

传承与创新

胡为一自幼在父亲的工作室中长大,这对他日后成为一名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沉浸在充满创造力和艺术氛围的环境中,既激发了胡为一的创造性思维,也使他从早期就对艺术表达方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探索。

胡介鸣在培养儿子时特别注重营造自由和鼓励的环境。他为儿子设置了专属空间,配备了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使他能够感受到归属感和自由探索的乐趣。这种自主的学习环境,让胡为一在耳濡目染中观察父亲的工作方式,听取工作室中的对话和讨论,从而无形中吸收了丰富的艺术知识和实践技巧。父亲也特别强调对儿子的独立性和个人判断力的培养。他经常询问儿子对某个艺术作品的看法,这是为了测试他的审美观,更是为了鼓励他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表达意见。

随着儿子走上职业道路,胡介鸣还鼓励他在传统套路中发展个人风格,这种教育方法使得胡为一能在父亲的艺术脉络中自由地探索和实验,进而带来新的艺术惊喜。在这样的氛围和引导下,胡为一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和解读,使他的作品既有家族的艺术印记,也有独立于父辈的现代视角。

12

11

10

9

胡为一“翠玉录”展览现场

©HdM GALLERY

艺术市场的挑战

在艺术的世界里,市场的焦虑感是许多人共同的体验,尤其在经济下行的大势下,括艺术行业在内的各行业都面临洗牌状态。这也是父子间经常谈及的话题。

胡介鸣的作品往往利用多种媒介,尤其是电子产品,但由于电子产品的维护与寿命问题,使得藏家难以接受这类作品。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选择那些与时代紧密相关的表现媒介,这样的作品才能反映出与当下时代的密切关系。同时他也关注艺术事件和市场动态,以此来调整和总结创作方向。

14

胡介鸣,《太极》及其局部

动力影像装置局部,2014年

13

胡介鸣,《几十天和几十年》

装置,2007年

生长于市场经济化和全球化时代的胡为一,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反应力则有更加直观的理解。他关注的不局限于国内市场动态,还包括国际上的多元文化议题,这些都是他在创作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15

16

胡为一“翠玉录”展览现场

©HdM GALLERY

这些日常的交流增强了父子之间的理解和联系,也让两代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探讨并应对艺术创作和市场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更好地应对当前艺术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找到自己在当下环境中的位置。

这对父子的艺术生涯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生动缩影。他们的艺术之旅,是一场关于创新与传承、个性与协作的持续探索。他们展示了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坚持自己的艺术信仰,同时与全球的艺术界对话,不断为艺术的未来贡献力量。

 

对话  胡介鸣 & 胡为一

同为新媒体艺术家,你们是否有各自不同的创作观念、逻辑、方法、流程?

胡介鸣:在讨论个体间差异性时,可以将其比作写字的笔迹:即便是血缘关系极近的人,写出的字迹也各不相同。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思考过程的不同。即使人们接受相同的信息,最终的判断和思考方式也因个体的基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创作方面,我认为没有必要过分担心作品的相似性。即便使用相同的方法和语言,只要是出于个人独特的视角,作品依然可以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主张在艺术教学和创作中采取自我观照的方法,鼓励学生和艺术家像照镜子一样审视自己,从而保持个性和自我特征的明确。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创作和学习过程中保持清晰的自我认知,不至于迷失方向。

胡为一:我的创作方法以及艺术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由和不设限的。有些人可能会观察到我的最新作品与以往作品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这可能是还不够了解我或未能完全理解我的创作意图。我并不强调作品必须具有某种专利般的独特性或视觉上的连贯性。创作应当遵循内心的节奏,自由表达,而不是被固定的形式或风格所束缚。

作为不同年代的新媒体艺术家,你们对新媒体艺术的看法是什么?

胡介鸣:首先,数字艺术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这是因为社会对此有强烈的需求,而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旧一代技术被新一代所替代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字艺术的前景无疑是广阔的。然而,我担心的是数字媒介和人工智能的使用越来越倾向于商业化。这种商业导向的艺术与我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观念艺术的基石逐渐背离。我的这种思维方式在数字艺术领域可能正逐渐边缘化。

在教学方面,随着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不得不将教学方向逐步调整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虽然数字艺术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从当代艺术的根本出发点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和变味。

胡为一:我的早期作品特别热衷于使用新媒体,如数字化技术和灯光效果。近年来,随着技术美学的兴起和AI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我意识到技术与艺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疏远。技术的爆炸式增长似乎使其与艺术的关系逐渐割裂。

在使用AI和其他技术时,我尝试从一个多维的角度去审视和利用这些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减少了技术工具的使用,甚至回归到更传统的媒介,如使用蓝晒工艺进行摄影,或者采用传统的泥塑和翻模技术。我更倾向于手工制作,强调人的触觉感知和传统工艺,将作品带回到物质层面。作为艺术家,我们需要在时代潮流中保持冷静,不盲目追随流行趋势,而是应有独立的判断和表达,这是我创作方向的核心思想。

你们曾一起举办双个展,在这样的合作创作中,是否有一些分歧?

胡介鸣:意见相左在任何关系中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相处中难免会有分歧。但每次争论之后,我们都会反思争论的过程,最终这些讨论通常使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这种通过争论引发思考,进而在交流中寻找新平衡的过程,我认为是非常健康和积极的。我们之间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动态的相处状态中。

胡为一:争论是常见的现象,而且很多时候争论并不仅仅是我和父亲之间的,对于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我自己的想法也会有变化。有时候,我今天的想法可能会在明天看来需要被推翻。这种自我之间的矛盾和不断的思想变化是人的常态,人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至于我的创作,也会推翻之前的方案,经历多次修改。我认为这是每个创作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评估和重构自己的作品。这是一个正常且必要的创作过程。

最后一个问题给到胡为一,正好你刚举办了个展“翠玉录”,你希望在当下时代引发哪些有意义的探讨?

胡为一:这个展览力求完整地呈现一个关于科技、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系统。我的目标是探索这些元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展览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关于AI的应用。在现场,观众可以看到由AI生成的植物形象雕塑。这些植物代表了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的物种,通过AI的图像生成技术得以“复活”。这便引出了一个技术悖论:人类的行为导致这些物种的灭绝,而现在又尝试通过科技手段将它们恢复,尽管这种恢复是不可逆的。这种复活在我看来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悖论性。

此外,展览中金色的雕塑和场地中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之间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矛盾和悖论。金子的神秘和吸引力与其提炼过程的边缘化和混乱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展厅中还展示了一段视频,记录人们在各种边缘和杂乱环境中进行炼金的过程。这些画面与金作为商品在展厅中的呈现形成对比,金在这里既是艺术作品又是被交易的商品。整个展览构建了一个闭环的结构,看似完整,但其内部每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不可调和的。这种强烈的相互对冲关系为整个展览增添了一层深刻的意义。

 

 

内容策划:孙洁 / 撰文:希娜 / 图片:HdM GALLERY、胡介鸣提供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