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亮点 > V CHINA

人物 | 郭柯宇:生活的母题

2023-12-27 来源:V CHINA
回归公众视线的这两年,郭柯宇面对镜头回答过很多问题,输出的内容被撰稿成文,经由观众和读者的二次解读,共同讲述一个曾经陷入生活、又勉力挣脱的女性形象。人们从她的故事中汲取经验和能量,在纷繁琐碎的细节里打捞某些隽永深刻的意义。

2

郭柯宇

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隐遁又复出的昔日影后,身上有诸多可供打捞的特质,她对生命的认知和解构无一不是跋涉而来的血肉凭证。然而,问及郭柯宇本人,她有些害羞地笑了,“其实大家把我‘写意’了,我就是普通踏实地过日子。”

“过日子”是郭柯宇叙述中的永恒母题,妈妈、自己、孩子,祖孙三代组成稳定的生活结构,紧密裹又独立存在,在女儿和母亲的社会身份中,她需要劳心操持,但也包容依赖;而另一种生活的样貌,是郭柯宇的精神形态,里面有表演、音乐、阅读旅行这些属于自我的部分,可以脱离世俗的规训,不深究、不自省、不退让,保持距离,以本真的纯净抵达自由。

3

郭柯宇

与生活建立一种呼应

郭柯宇最近在练习“站桩”。早起,迎着晨间的清新空气,一点点揣摩呼吸规律、发力位置,感受肌肉和肢体上的细微变化。在“站桩”之前,她还练过“六字诀”,这两种都是传统的养生方法,在专注安静中导引呼吸、吐故纳新。

“自己很需要精气神,尽量去维持一个饱满的状态,”郭柯宇解释,“练‘六字诀’比较平和,好像能体会到五脏六腑之间的共振,一呼一吸之间的那种流动。练‘站桩’前我查了一些资料和方法,这些外力训练关键在于如何和身体建立一种呼应,自己的感受最重要。”

更早之前,郭柯宇靠运动和控制饮食减去了因为治疗而多出的三十斤体重,“那段时间运动很密集,我不建议大家这样,任何锻炼都需要给身体一个细嚼慢咽的时间。”工作步入正轨后,她有意调整节奏,专注身体的真实感受,包括情绪代谢,“现在主要是练瑜伽,偶尔做做有氧,保持舒缓有序的频次。把它当做一个日常习惯,而不是必须完成的死命令。”

5

郭柯宇

生活平稳行驶,卸掉一些负重,人不那么吃力,对外界的观察也更敏锐。有时她早起,吐纳完毕,撕一片绿叶子去喂鸟,儿子养的鹦鹉会凑上前来,“以前我觉得小鸟不像别的小动物那样通人性,但时间久了,我就算不拿叶子,它也会跳到跟前来,有那种亲昵的感觉。”

练习“站桩”的成果也来了,说到这里,郭柯宇语气起伏,有点小小的兴奋,“练了一段时间,真的尝到了一些甜头。”下一秒,脱口的却是老花眼的改善,“我觉得自己视力好像变好了,这点真是没想到呢,可能是专心练习,早睡早起,减少了一些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吧。”

尽管盛名堆砌、年岁增长,郭柯宇身上还是保存着自己纯真稚气的一面,对外部环境不设防。拍摄当天,提纲被递上,后来她说,“我现在做采访可比小时候强太多了,以前都不知道说什么。”至于现在的采访,“我其实不太看提纲,不提前预设,最多就是想知道那一天和我说话的人大概什么样子,大家会怎么聊。至于什么规避,什么着重,这些不会去想。”

8

郭柯宇

上部戏在福建,郭柯宇呆了三个多月,闲来遛弯,认识了一些当地居民,和她们唠唠家常,话题无非是一日三餐。她出门在外,家里由母亲照管,儿子即将升入初中,辅导功课会有些摩擦,有时遇到祖孙俩闹矛盾,“我手也够不着,只能回去调停了,家家的日子都大差不差,都有烦恼焦虑。”生活里鸡毛蒜皮的细节,烦归烦,她还是会边讲边笑,“这不就是人生嘛,能怎么办,只能互相加油打气,手拉手把日子过好呗,尽可能过得有个样子。”

这种纯净的自由存在于她身上,呈现出罕有的独特性,类似一种真空保鲜的花卉,柔韧、朴素,同时也有鲜活的生命力。罩在花外面的玻璃罩子是郭柯宇亲手安置的,这些年她遭遇风霜,又努力浮出水面。生活真实而残忍,仍然要保存柴米油盐、世俗奔涌中的趣致和野意。

1

郭柯宇

在“必然遗憾”的背后

最初回归公众视线时,围绕郭柯宇的讨论基本都在家庭、事业、感情的剖解上,她有种“被咀嚼”的担忧,会考虑自己的输出密度和质量难以支撑,想着是不是要多读点书。当然,关键还是后续的劲道,“综艺节目翻篇儿特别快,我没上节目之前压根什么都不是,但上完也就结束了,还是要把自己的老本行拾起来,干自己该干的事儿,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她骨子里清醒而笃定,明白阶段性的热度难以长久,沉浸其中只会消耗,演员的立身之本还是作品。17岁那年凭借《红樱桃》去过声名巅峰,再度席卷的热量已不足以令她流连。过去的两年时间里,郭柯宇陆续拍摄了几部电影和电视剧,不久前,她主演的电影《家庭简史》同时入围了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和圣丹斯电影节世界剧情片竞赛单元。在充满新鲜血液的行业内,她重新适应规则和节奏,蛰伏后新生,“如果有人能因为作品和我有共鸣,那就是很感恩的事了。”

4

郭柯宇

今年的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郭柯宇主演的电影《苍山》首映,在主竞赛单元获得最佳剧情长片的提名。故事没有大起大落,只是真实呈现普通生活的切面:郭柯宇饰演的“小妹”离异多年,在上海做家政工作,同时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和早恋叛逆的儿子,生活和精神都疲于奔命。有别于传统的合家欢结局,影片最后,母亲去世,儿子没有考上理想学校,选择返乡的小妹发现,家乡苍山也要改名,人物的全部寄托都没了,失落无依。正如《苍山》的译名,《Like Winds,Like Weeds》,像风又像野草,弥漫一种漂泊的味道。

郭柯宇记得,当时是大年初四,在杀青回家的飞机上读的剧本,“上有老下有小,这个角色给我的共鸣和感触挺多的。不论什么职业,都是在外打拼,人的感情和心境是可以同频共振的。”自身经历不可避免地被代入,化为角色的神魂,“小妹她有自己的审美,包括一些傲骨,她在设定上是学过戏曲的,但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原本的追求。灵魂需要一个家园,肉体也需要栖息,精神和物质的两方拉扯,就像影片的英文名字似的,挺荒凉摇曳的。”

7

郭柯宇

至于影片的结局,“那就是生活,普通人要面对的必然的遗憾,像生离死别,爱而不得,都是无法躲避的。”当小妹看着“苍山”两个大字被拆掉,没有一句台词,但整体画面却是明亮温和的,没有悲剧普遍的暗淡离愁,郭柯宇认为那是心底犹存的“向往”,“哪怕日子再不好,每个人至少都有向往的权利,有那么一点念头在,支撑自己继续在路上前进。”

艺术最终的源头还是生活,小妹的豁朗当然也有郭柯宇本身的生命能量。在那个不算圆满的结局里,主人公的很多社会维系被抽掉,坍缩得只剩自己,背影却依旧挺拔,这何尝不是一种隐喻——从此无论故乡远方,她都拥有依靠双手扎根生存的底气和心力。

9

郭柯宇

如果站在上帝视角,郭柯宇人生中的确出现过几个“只剩自己”的时刻,那些迷茫不安曾经如此真切地存在,但又被她自身的坚韧支撑着、一一熬过。其中一次带有戏剧性的“丢失”发生在声名赫赫之前,重拍《红樱桃》的那年,她在莫斯科的地铁站迷路,被一个白俄罗斯姑娘帮助,在对方的宿舍里,她吃了和猫一样的晚餐。“那件事的印象挺深刻的,在异国他乡,年纪又小,又迷路了,很慌张,”但遭遇的人和事却是温情的,她又想到当年的晚餐,还有那只小猫,亲密又疏离,有时也会黏人,“我自己会更像猫多一点。”

以往的很多采访都有提过郭柯宇的敏感,她对周遭事物有细致入微的捕捉与感知,近乎纤毫毕现。这份天然的觉察也反哺她充沛的养分,在一定距离中,保持观望世界的好奇心。

6

郭柯宇

站在当下回望,郭柯宇在生活的启迪下重新辨识“爱”,可以脱离世俗界定的位置、评判,珍惜人海茫茫之中的所有宝贵相遇,“不论爱情亲情友情,最终汇聚一处都是让人学会‘爱’,当你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待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缘分、关系,心境会完全不同。”

如同流水淌过,冲刷演员这个职业表面的浮华,“其实大家的日子都差不多,就是生活,”她陆续讲了很多琐碎,一个女人如何在母亲、女儿和自我身份之间解决问题,“妈妈年纪大了,健康要照顾,儿子小时候要管吃喝拉撒,现在要管学习,要择校。说实话我也没有那么大能耐,只能说点点滴滴做,踏踏实实把日子过好。”

她只是认可心底的声音,并顺应这种召唤,“每一天有具体细微的事情真实在发生,我按照自己内心的直觉往前走,慢慢把日子过成今天这样。”

 

 

出品:王锋,李晓娟 / 监制:于梦菡 Rebecca Yu / 策划:方一也 / 摄影:Edwin Zhang / 造型:8LACKB大黑 / 发型:CHENRONG / 化妆:李欣辕XanderL / 撰稿:顾襄 / 服装助理:Kico / 策划助理:Chelsea / 特别出镜:张桃花、佩奇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