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
走在华表奖的红毯,于和伟忽然俯下身,专心系起了鞋带。那天他正和《悬崖之上》的剧组叙旧,一行人向前走着,倪大红告诉他鞋带开了,于是有了镜头前的这一幕。看得出来,他整个人相当放松。
放松点挺好的,这是他近来悟出的道理,生活或创作,都需要松弛,太紧张或用力过猛,人会变形。“说白了,你不要太在乎,但还是要认真。人活着就这么几十年,怎么让自己开心怎么来。”
于和伟
录像厅的纯真年代
当晚的颁奖典礼上,于和伟是第一位颁奖嘉宾。他说,电影人要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在电视剧受众眼中,他一直是家喻户晓的演员,却很晚才进入电影领域,一定程度上说,这里有他的个人选择。“说实话,我更尊重电影,对于这项艺术,我有自己的愿景。”他愿意等待一部值得的作品,直到2015年接到了《老炮儿》的邀约。
他在里面只有四场戏,读完剧本后问经纪人,能不能要来全部的剧本。管虎闻后欣喜,发来几个字,“特别好,都给你”。读罢掩卷,于和伟给了一句话:“我无条件出演,你要怎么样都行。”电影首映是在水立方,散场后他向外走去,手机里陆续收到信息,高群书说:“和伟,你的状态太好了。”
实话实说,那一瞬心里很自豪。演电影是一件心甘情愿的事,心里有感觉才会演得更好,才会让他有所输出。“一部电影的主创,就像一个人站在主席台上,你拿麦克风说一句话,好多人都会听见你想说什么。好的电影有场面,有震撼的效果,有冲击力,但我想说,精神内核最终是最重要的。”
于和伟
在悠长的青年时代,电影是他生活的养分。还不懂爱情的年纪,他看了北影厂拍摄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由王朔小说改编而成,结合了文学与影像的魅力。从今天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并非那样完美,但在那一时期,它给人以情感的启蒙。“我知道了原来爱情带给人的生命体验可以是这样的。”
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港产片汹涌进入内地,《英雄本色》《喋血双雄》这类影片带给于和伟极大的触动,那些不了解的世界奇观在光影中一一呈现。进入抚顺话剧团工作后,每天上午到单位点个卯,十一点就能下班了,下午的时间就去千金大戏院看电影。有个同学的姐姐在门口卖票,于和伟点点头,打个招呼就能进去。
于和伟
“当时的院线电影没什么好看的,真正好看的都在录像厅。”每天都是循环场,不停地播放两到三部电影,买了票就随时进,没头没尾地开始看。于和伟还有个朋友开录像厅,于是同样不花钱,每天进去看到很晚。地上都是瓜子皮和橘子皮,于和伟爱干净,挑一个相对干净的地方坐。设备很简陋,电视机只有25英寸,下面是一台录像机,一盘播完观众就喊人换带子。那年于和伟十八九岁,过得很快乐。
后来到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每月有固定工资,他却成了月光族,省下来的钱没干别的,都买碟片了。从容量有限的VCD,到一张盘一部片子的DVD,家里的播放器也从步步高升级成松下。一张碟贵的卖四五十块,便宜的十块,哪怕是去音像店也会买到盗版,发现上当受骗了,他就拿回去交换。
“这些故事一说起来,能讲好几个小时,在脑海里的片段也就是一瞬间。就像我们在舞台上演戏,心得能写出两篇纸,但内心思想的那一闪,不过就是几秒钟。”那几年他看过的碟片少说也有几百张,都留在了南京的家里。“可能我最大的乐趣和爱好就是看电影。”也因为注重试听体验,他尽可能买好电视机和音响设备。“那种对画质的要求,只有特别热爱电影的人会明白。”
于和伟
侠义不只在江湖
于和伟不舍得扔的东西,除了DVD,还有书。东北人有文学浪漫的基因,70后更是如此。于和伟对文学的涉猎很广泛,从余华、苏童,到《嘎达梅林》《炮群》的作者朱苏进,再到《年轮》的作者梁晓声。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于和伟反复阅读过。那时文学氛围浓厚,每每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于和伟总是兴奋得连说带演。
余华的长篇当然很好,于和伟却喜欢他的短篇集。有先锋文学的特性,带着黑色幽默的冷静和诡诞,像一把手术刀,一刀一刀剖开社会的外衣,又像一柄冰冷的钝斧,摩挲着骨头,割开阴暗和伪善。“他有一些小故事,很怪的风格,说不上是神是鬼,读完觉得浑身一凛,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挺棒的。”
吉林省文联主办的《小说月刊》在北方有广泛的读者群体,于和伟守着报刊摊,到货就买来读。书中都是小说连载,他喜欢哪位作家的作品,就等出版后到新华书店买单行本。“《读者文摘》也很火,里面都是小文章,比较庞杂,后来因为版权问题它改名成为现在的《读者》,我经常买合订本,一读一大摞。”
于和伟
金庸、梁羽生的小说刚进入内地时,于和伟是在报刊上读到的。一家内地报纸刊登了《倚天屠龙记》的连载,翻开一看,正写到了金毛狮王怒夺屠龙刀,于和伟跟老板说:“这张我要了。”报纸成摞地铺在地上,上面压一把沉甸甸的尺子,老板站在旁边收钱,于和伟拿报纸时没留意,回去一看,发现卷走了两张报纸。这下他动了心思,回回去了都卷两张,花一份的钱,读了两篇小说。
有一天老板发现了,倒也不怒,只是问于和伟:“你卷了我多少张?”于和伟说:“我赔给你,都赔给你。也没卷几张,大概十份,赔你十份的钱。”事情不大,老板也不放在心上,再见面依然客客气气。就这样,于和伟读完了整部《倚天屠龙记》。“那个年代的报纸,还是很有文学性的,配的插图也好看,有各种剪影和版画。”
于和伟
于和伟曾经说:“年轻时想演所有金庸的主人公,但都没人找你,到现在留给你的只有金毛狮王。”语带调侃,也有对过往经历的豁达。真正的侠客,未必只在江湖。今年在热播剧《三体》中,他演的史强大受好评,对朋友仗义、热情,且看淡生死,如果说他和金庸笔下的谁比较像,那大概就是令狐冲。于和伟也很认同:“他粗中有细,内心温暖,如果要归类,确实像令狐冲,但史强的豪爽、无畏和狂野,又有点像萧峰,谢逊也有一点。”
在角色公布之初,于和伟因为没有“一脸横肉”而受到质疑,他丝毫没有担心过。“表演这一块,我认真地揣摩了,尽力了,就没什么好忐忑的。我有自己笃定的东西,并不是我在逆潮流,而是想让大家知道,塑造人物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我喜欢角色的反差感,这是戏剧表演应该追求的,也是我作为演员的认知和表达。”
每个人都有内心需求,做演员当然也有。在剧本的框架下,在导演的要求下,演员会试图通过角色诉说什么。“当然,我不会很强势,一定是在框架下合理地融合。我无法丢掉这个东西,否则创作就没有意思,我要表达角色的人格,表达他在芸芸众生中的那一份精神世界。”
于和伟
只字不提,都在岁月里
于和伟是敏感的,敏感的人适合创作。刚到北京的那几年,他既踌躇满志,又不知所措。熟悉的朋友觉得他有意思,不熟的就觉得特别闷。紧绷到一定程度,人会给自己调解,特别是最近几年,他越来越松弛。“你的快乐与否,并不在于你得到什么,而是你不在乎什么。太在意了,杂念会很多。”
去年于和伟发了一首歌,歌名叫《只字不提》。歌词道出了人生岁月的悠悠匆忙: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秋,君来随君意,君走我不留,此生无多余,岁寒两三友,闲来念旧事,与谁饮新酒。词句舒缓,唱的是淡然从容的人生态度,最终所有情绪都落在四个字上——风过山丘。岁月有痕,一如山风吹过。
如同电影和书籍,音乐在他的生活里同样重要。从前他经常站在音像店的橱窗外,听功放里的流行音乐,一听就是一下午,想给朋友唱那首歌,就站在这儿学会,默写下歌词。老板见他总来,也不嫌烦,还过来问:“听一下午了,喜欢哪个?”磁带10块钱一盘,当时没钱买,于和伟找人借一台双卡录音机,翻录下喜欢的歌。
在天地间,在人群中,他只想惬意地表达。如同近来在社交媒体上的随意,兴之所至,好玩就行。他没有功利心,看的人能哈哈一笑就挺好。“人活着就这几十年,要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既然山外的山,人望不穿,那就让风过山丘,年华江流。
摄影:余祥 / 策划:葛海晨 / 采访 & 撰文:陈晶 / 统筹:陈柳凝 / 造型:Fred 苏 / 妆发:司君 / 造型助理:大楠 / 制片:仲妙,Yirui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