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年轻人的造物精神

2023-06-09 来源:芭莎男士
在服务超乎便利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反其道而行,开始自己动手折腾房子。他们有的把农村老宅翻新成现代化、适老化的小院,有的在房子里制造创意装置和手作家具,用视频记录改造过程并发布出来,引来无数人的“云监工”。松下幸之助曾说:“造人先于造物”,这六位年轻人也在翻新居所、开模造物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的审视与蜕变,他们的生活选择,触发了意想不到的关注和寻迹而来的生意,而先于生意的驱动力,其实是一种寻求变化的精神。

1

小狮日记——如果它就是一个让人开心的东西也没有问题

一名在大厂工作的程序员,在30 岁的时候决定辞职,开始组乐队、搞家装、玩自媒体,有报道称视频号@小狮日记在7天内涨粉50万,还有大批网友求他量产“宠物云”,9000多万人次观看他的“洗车间”……

写一行代码,或是养一朵云

小狮最初出现在大众视野是在2021 年10 月底,他在@ 小狮日记上发布了“程序员如何让老板投资自己玩乐队”的视频。彼时他已经向公司提出辞职,原因是他能做一名程序员,却没有欲望去做一名卓越的程序员。

“除了你有五险一金以外,还需要让你过的这些生活都有意义,你记得住。然后我就觉得程序员应该不算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所以我就决定做一些有兴趣的事。”在他的认知里,做任何事都需要—值得。

开始决定做自媒体之后,他本打算做乐队相关的视频。这源于大学期间,他和同学共同组建了“沉迷乐队”,这支乐队在巅峰时拿到过迷笛全国校园乐队大赛总冠军,央视还为他们拍摄了纪录片。再后来,大学毕业,乐队解散,直到2021 年乐队重组。但发了几条视频后,他就察觉出了问题:这种青春故事讲一次两次会好听,但如果翻来覆去地讲就很难有人买账了,他需要新的内容填充进来。于是他盘了盘自己的优势:理工科背景、会写代码、有艺术感知力、身份比较综合,这几个标签组合成了他的特点。刚好在那段时间,他发现新家的厕所门既透光又不隔音,便想出了一些解决方案,通过把改造厕所门的过程拍成视频,这条片子也就成为了自媒体内容的转型作品。就这样,他开始搞起了家装创意改造。这个决定放至现在来看,无疑是正确且幸运的。

2022 年12 月末,互联网上很多人都刷到了一条将浴室改造成全自动洗澡车间的视频,截至采访时,这条视频在B 站已经有了1263 万次的播放量、89 万点赞量。而在抖音,这两个数据分别是9000 多万次和490 多万。在起承转合的剧情下,当你看到一条挂满浴球的传送带时,这其中所传达的幽默、解构、无厘头式的科技感,准确的“击中了”很多观众。而这样的视频内容,也不是小狮第一条出圈的视频,在这之前,“我养了一朵云”的视频也曾获得过大量的跨平台关注度。

2

问题即起点,省略掉无聊

对于内容的出圈现象,小狮有自己的定义。他认为出圈的基础,是出现一个可以引发大众思考和广泛讨论的内核,在短视频平台之外的地方被看到的作品才是出圈的。而他目前所做的,更多的是在创造新奇。“内核”正是他相对缺少的那个部分。

“做这些事情并不一定非要有意义,我也很不喜欢人们在所有的视频或者什么上强加一些意义。如果它就是一个让人开心的东西,也没有问题。”

小狮为了和同类型博主做出区分度,在剪辑节奏、剧情推演、背景音乐、台词气口等等,显然都经过了更精细的打磨,从他视频中的电影质感就可见一斑。

他觉得每次的创意过程都十分曲折,为了避免把视频拍成流水账,会有选择地展示制作过程。

“像赛车比赛,它要不然是在加速,要不然是在减速,基本上没有平稳按某一个速度行驶的过程。所以我希望观众看我的视频的时候,不管是观感还是剧情,要不然是情绪向上,要不然就是向下……就跟着我的这种感觉,我可以略掉中间一些比较无聊的步骤。”

在做短视频的过程中,小狮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大概就是大家喜欢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大家喜欢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会把问题作为每个短视频的起点。”

有时候他会灵光一现地发现问题,但解决方案却要苦思冥想,加上反复改装制作等原因,导致每一期的视频所带来的时间成本都非常高。下一步他打算固定更新频率,找到一些合适的伙伴来组建工作室。

有一位在国内社交媒体很早就火起来的博主——@ 天才小熊猫,小狮非常欣赏他, 同时认为自己在内容的叙事方式上,得到过这位博主的启发。在我们采访的前几天,@ 天才小熊猫 在社交媒体上回关了小狮。

3

需要浪漫,砥砺前行

全职做自媒体后,小狮感觉身心状态变得比原来好了,生活作息也更规律。不过由于目前只有他自己,有时候也容易放任自流,因此他计划在2023 年做出一些调整,尽量找到创业的状态。他设定了一些具体的目标,比如抖音粉丝达到一千万。

小狮的微信签名有一句是—不签MCN。是否签约是很多内容创造者都要面对的选择,小狮在这方面的态度非常坚决。在他看来,他们(MCN)的优势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营销能力,这的确是他所没有的;二是追热点的能力,而他的视频制作周期长,很难快速出内容。另一个层面来看,他的需求也是MCN 不能满足的。除了创意,改装环节是重中之重,这就对工作人员的理工思维与造物能力提出了要求。

“因为我们的性质导致了这两种角色就不太容易结合起来,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不签MCN。”

在做短视频之前,小狮没有什么手工制作的经验,但对机械和造物一直保留着兴趣,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还曾想过学工业设计。他认为做改装就是兴趣导向,而非技能导向,只是利用了一些简单的物理原理和硬件开发技能。所以当有人评价他的改装是“浪漫科技和生活的结合”时,他对“科技”一词感到过誉。

“科技可能差点意思,就是一些很简单的、我现学现卖的东西,我感觉谈不上科技。”但他承认,自己从小到大都很有浪漫情怀,“生活和浪漫确实是我有意加入的元素,这也比较符合我的自我表达,我觉得生活中需要浪漫。”

在小狮的一条视频内容中,在他的邀约下,家中的长辈写了一副书法字送给他,挂在新家里。这幅字写的是万能青年旅店乐队一首歌曲《秦皇岛》的一句歌词:“于是他默默追逐着,横渡海峡,年轻的人,看着他们,为了彼岸,骄傲地,骄傲地,砥砺前行。”

4

荒糖姐妹——爱与标准

姐姐孙梅,妹妹刘甜甜,一个是室内设计师,一个是平面模特,在2021 年立冬从上海搬回安徽老家,改造外婆家30 年的农村老房。五个月后,她们的改造视频在视频平台收获了近200 万次播放,无论是出色的改造能力还是迁徙的勇气,都激励着更多想去做同样事情的那群人。

为了外婆,也为了重新开始

“行动吧!荒糖姐妹”是她们的账号昵称,由姐姐孙梅运营,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她们做的事情既疯狂又荒唐。用“糖”替换“唐”,则取自两人的小名“大甜”和“小甜”,同时也有一些甜蜜的氛围感。很多网友看到这个名字,都会联想到一部叫做《破产姐妹》的美剧,剧里两位女主角麦克斯和卡洛琳为了开甜品店的梦想创业打拼。孙梅说:“我们和她们一样,也是一个创业的过程,一个重新开始的感觉。”

从大学学环境设计开始,孙梅就有了给外公外婆改造房子的想法。毕业后,她去到上海做室内设计,从民宿酒店到中高端住宅,一做就是四年。直到外婆生了场病,她才意识到改造老房已是刻不容缓……

当她们共同做出决定后,真正地回到了老家。

两人打算仅用五万元的启动资金,完成外婆家的改造。而这个改造的过程将会被完整地拍摄下来,上传到视频各个平台。姐姐孙梅有专业优势,负责改造方案的设计,在搬砖移物的体力活上,姐妹俩则会一起参与。但是运营自媒体对于孙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她认为自己是个比较悲观的人,尤其是对于不擅长的视频剪辑,因此她容易产生数据焦虑。这时候,热情向上的妹妹就充当了她的心理辅导员,提供情绪上的出口。作为视频小白,孙梅对短视频的快节奏和反转剧情不太敏感,加上改造周期长,无法在短时间内将一个故事讲完,导致她们的视频在同类题材中显得有些平实。“但我们当作记录吧,每天的夕阳或者是朝阳或者干活,跟我们亲人发生了一些趣事,就把它做成这样一个视频。”

她们大多数时候都十分默契,只有在视频制作这方面会出现分歧,每次都不可避免地吵上两句,之后陷入沉默。“就嘴硬,但是也互相商量,心里妥协了,嘴上却不会妥协。”“我们虽然不承认,但其实听了彼此的意见,然后从拍摄到后期结束的时候,大家就都很满意了。”就像“破产姐妹”剧中一样,拌嘴和坎坷是常态,但她们一直互相容、彼此扶持,慢慢找到共鸣。

历时150 天,外婆家陈旧的瓦房变得崭新又实用,姐妹俩将整个过程的回顾视频发到社交媒体上。“我们当时在睡觉。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10 万播放量,然后第二天一看居然是热一。”B 站近200 万的播放量、2 万粉丝增长,完全出乎她们的意料。惊讶之余,她们从农村花了40 分钟开车去城里,犒赏自己一顿火锅。

至于这条视频火了的原因,孙梅认为:“可能是它总结了一整件事情,有起因、有过程、有结果,还有很多付出的过程。”

5

更难改造的是老人家的思想

其实从改造一开始,姐妹俩就遇到了难题—对于住了三十年的老房改头换面这件事,外公外婆并不能理解。在他们眼里,甚至是这一辈人的认知之中,生活是可以将就的,要说老房不方便,那就不方便地活着。

孙梅决定从实用入手,优先改造厨房和卫生间。扩大采光面积,将厨房从阴暗潮湿变得整洁明亮;弃掉旱厕,新建一个宽敞的现代式卫生间。方便的动线,随手可用的热水,干净的卫浴……很快,老人体会到了她们所谓的“改造”的意义,态度也逐渐缓和。

“从一开始我们是小孩子的角色,到后面反而我们是大人,他们有什么问题还会来问我们。”老人有了接受新鲜事物的思维,孙梅认为这是她们做得很好的一点。

紧接着,她们顺利地改造了客厅、次卧,却因为外婆的坚持而没能改造主卧,只是简单地修整了衣柜。“没办法,不到一米五的她是我们最高的领导”,她们在视频里说道。

竣工后,老房子焕然一新,成了村里最亮眼的存在。当问到是否会担心村里有人议论什么时,孙梅说,她们在设计之初就阻断了这种顾虑的可能性。“因为设计师都想做不一样的设计,但居住者是我外公外婆,所以我首先从内在的实用性出发,外形没有去做很多特殊的处理,是可以让老人们接受的。”

在改造过程中,不乏有农村住宅的儿女前来咨询,问可不可以帮他们改房子。孙梅是愿意的,但有两次去了实地考察之后,她发现更难改造的是老人家的思想。“他们坚信与其花钱去改造,还不如拿出十几、二十几万盖一个二层楼房,这在农村是非常光鲜体面的。但其实里面还是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然后刮大白,厕所厨房还是一样的不方便。其实从我的从业经验来看,除了一线城市居民,很少有人愿意专门花设计费去改善自己的家,他们更乐于找团队装修,然后免设计费的形式。”孙梅感叹道。

继续下沉

孙梅的大学同学中,有不少人已经转行,从事的设计类工作也多是晚会、展馆等场景设计,很少有人像她一样坚持做室内设计。在上海的那几年,孙梅接触的多是大平层和独栋别墅项目,业主们花三四百万去装修,愿意支付500 元至600 元每平米的设计费,甚至会花几万块钱来设计一张桌子。

见惯了这种追求精神价值的设计后,孙梅感到焦虑和迷茫,她觉得自己所做的设计早已脱离了实用功能,且遇到了一些非常具体的困难。她认为设计师是能引导他人生活的,而以她目前的阅历并不适合做高端的设计。“如果我自己没有享受过,或者是知道怎么能让他的生活更加便利,没有办法引导的话,对于我来说其实是不合乎逻辑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她常常看到的是农村所匮乏的设计资源。农村老龄化严重,又住在几乎谈不上设计的老房子里,他们的生活越发不便利。

于是,她也就有了新的目标:下沉一些,更多地去做实用维度的设计。

结束外婆家的改造后,姐妹俩曾驱车两千公里去了云南,帮助一位残障女孩改造梦想店铺。这位女孩名叫思宇,由于脊椎生病而坐上轮椅,后来学习了烘焙,希望能有一家更漂亮、更便于她行动的蛋糕店。起初,荒糖姐妹是被她的故事所感动,后来她们发现思宇不仅有礼貌、聊得来,而且尊重设计。她在很长一段时间,接受来自一位香港理工大学教授的资助,在这次特殊的改造项目中,这位教授承担了全部的装修和施工成本,姐妹俩则主动免除了设计费用。

有故事、有对设计的尊重、有共同认知,是孙梅选择改造项目的标准。之后,她也将继续把自己下沉,厦门、广州、重庆……荒糖姐妹游走在各个城市,找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人,完成一次又一次改造。

“可能大家会越来越重视室内设计,并不是说花很多钱才能请到设计师,而是普通的装修也可以去认真地找一个设计师,去探讨、去思考、去想象自己之后生活在里面的需求。”她们说。

6

造物员的故事——硬核造梦

“电工木工手工画图设计剪辑,还有什么你不会?”这是来自评论区的观看者们对他最大的好奇,也是最常见的评价。在父母家的老房子里,他从零开始硬核改造,诞生了一间间“梦中情房”。在众多技术流的视频博主当中,他相信自己是能有一席之地的。在视频平台,他的作品最高收获了近三百万播放量,距离他的目标—拍一部房屋改造纪录片,又近了一步。

一个人就是一个装修队

罗康耀从小就对动手改造充满兴趣,喜欢看改造房屋的纪录片,对拆装父亲BB 机的事情也记忆犹新。直到他参加了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拿了全国一等奖,才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也知道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后来家里房子准备装修,他便主动挑起了大梁,同时开始全职做自媒体。

起初,他并没有装修改造的经验,大学学的工程管理也和改造不搭边,连第一次接触木工技术,也是在筹建木工坊的时候。“因为木工是普通人比较容易接触到的,门槛不是很高,与一些金属类的加工相比更方便。”他大多是自学,一边学一边做改造,他喜欢看一些国外博主们的同类型视频,其中有很多像他一样记录自己装修过程的,他从中学到了很多制作技能与经验。

现在团队里除了他自己,只有两个人帮忙,一位是他的同学,参与视频的拍摄与剪辑;另一位是他的表哥,是他工作上的助手。而他将自己“武装”成了一个装修队,从设计阶段开始,到天花板吊顶、安装电箱电路、制作家具等施工全过程,全都由他独立完成。

房子改造进行到中期的时候,他发现理想和现实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心理上经历了较大的打击,因此他用“煎熬”来形容那段时间。之后他意识到,对于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整个过程,与其说是困难,倒不如说是繁琐,比如总会涉及到一些像电子电路这样从没接触过的东西。这时他就踏下心来学习提升,翻阅书籍或者上网查资料,小到一个螺丝的型号比对,大到一个车床的操作流程,一步步开始,再逐渐熟练。

当问到他改造最困难的部分时,罗康耀说:“全程都是困难,因为都是第一次做。”

8

做到哪,拍到哪

对于视频获得近300 万播放量这件事,罗康耀并不觉得惊讶,与自己付出的时间心血与技术相比,他觉得视频值得被更多人看到。不过无论数据如何,首先要确保的就是视频的真实性,这是他的初衷。

现在他的每条视频时长都在10 分钟以上,记录了一个房间改造的全过程。他承认自己的视频风格在国内还是比较小众,也许是因为在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下,没有多少人有时间,或是有耐心去看。但他坚持以纪录片的形式做视频,没有刻意的脚本,没有情节设计,更没有摆拍,只是将改造过程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

“就是做到哪,拍到哪,都是一些写实。”

不过总有网友不相信他一个人能做这么多事情,质疑他是在作秀。罗康耀对这些言论已经“免疫”了,他既不会去删,也不会去辩解,“他们没有打击到我,我不心虚。”反而他的表哥、朋友时常替他抱不平。

其实在最开始,他的父母也有不解,问他为什么不找专业的人来做装修。他顶住压力,坚持亲力亲为。他说:“一旦放弃了这个坚持,可能后面的东西不会再出现了,我可能会变得和其他博主没什么区别。”

事实证明,他不光消除了父母的担心,而且超出了他们的期待。自制的黑胡桃木家具、方便的起夜、温馨的家庭合影……一间为父母量身定做的卧室在他手中诞生。在他看来,装修不能根据自己的审美来,要做就做成爸妈喜欢的样子。而像现在流行的奶油风、黑白灰等装修风格,大多受到年轻人欢迎,他并不是不能做,而是不符合父母那一辈人的审美。接下来他继续为表哥的房子做改造,他便做成了更加现代化的风格。

7

一辆大篷车

罗康耀想要搞一辆大篷车,里面备满了他改造要用的工具,之后在社交媒体上召集、筛选一些用户,像公路旅行一样开到他们所在的地方,去做一些有趣的改造项目,再把整个经历拍成纪录片。在他看来,为别人装修房间,实际上就是在亲手把他们的梦想完成。

对于房屋改造这件事,他已经分不清是爱好还是工作了,曾经有很多因为看材料、找材料而睡不着的夜晚。

两年来,除了搭建自己的工作坊,他一直在装修自己家。与找外包团队和购买家具相比,他节省了一定的费用,但他付出更多的是时间成本。随着视频受到更多人关注,找来的商务也渐渐多了,但他说,并不会因为多高的广告费而去做改造,还是会以自己想做的内容优先。

在未来的三到五年,罗康耀会继续自己的改造与自媒体事业。在他对工作的理解中,创业要比所谓的“打工”难上许多。回忆起自己在深圳做“打工人”的那段时间,他觉得比现在轻松太多,工作出了问题还有上司顶着。而现在,他说自己就像“处在漩涡之中”,“每天都有各种问题排着队来找你”。

之前曾有一个改造房子的综艺节目来找他,希望他能担任改造团队的一员。他拒绝了综艺邀约,因为他知道自己可能只出现在很少的镜头里,并不会因此而被观众记住,反而自己对节目的帮助才是更多的。面对综艺节目流量的诱惑,他说:“别人画饼时,我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

11

雅雅和橘子姐——不觉得辛苦 只是热爱罢了

2020 年,雅雅辞去国企的工作来到成都,和橘子姐一起用短视频记录“改造房屋”的日常。从城市民宿到农村小院,她们收获了几十万粉丝的青睐,在她们的故事中,“改造房屋”或许蕴含着更多的意义。

如果换一个合伙人,可能这份事业都不会做这么久

采访的时候只有雅雅一个人,在开始提问之前,她就很自信地说:“我知道小橘会怎么答。”

雅雅和橘子姐已经合作两年多了,而她们相识的时间更早。“我们俩认识也非常好玩,”那时候雅雅在重庆上大学,通过朋友介绍和橘子姐成了网友,“国庆假期我想去成都玩,她说她要去斯里兰卡,她家就空出来了,让我去她家住。完全未曾谋面的情况下,就把她家钥匙给我了。”这之后,她们就从网友变成了关系很好的网友。

大学毕业后,雅雅回到老家新疆,在乌鲁木齐的一家国企做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与此同时,橘子姐正在成都经营民宿。

雅雅大学时不喜欢计算机专业,工作后同样提不起兴趣,甚至觉得生活很闷。 “我记得当时跟小橘说,过段时间我就辞职,去成都找你做民宿,然后我们再一起做自媒体,她说好。”视频记录了一年多的民宿改造后,她们的自媒体已经积累了三十多万粉丝。

小时候,雅雅就住在一个有很大院子的房子里,窗外是一片榆树林,门前淌着小河。她的妈妈很热爱生活,她家靠近学校,在其他人家做起小卖铺时,她却选择在门口撒下许多野花种子。每逢夏天,学生们都会在这片花前留连忘返。在雅雅心目中,妈妈是个很勤快能干的女性,如今她也想拥有一个院子,去复刻妈妈的生活。

因此,雅雅和橘子姐想做的,不仅仅是改造房子这么简单,而是去农村租一个院子。

“我们非常喜欢农村的生活,就是自己种点瓜果蔬菜,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所以改造小院的初衷是给自己一个想要的生活、慢下来的生活。”

在小院的改造工作中,两人的分工明确。橘子姐负责装修,找师傅,买材料;雅雅负责拍摄剪辑,运营自媒体。体力活则是一起干。或许是因为两人性格相像,她们对彼此的工作百分百信任,成了最默契的拍档。有一次,橘子姐不小心把电脑里的账单清掉了,意味着那一年的盈亏、两人该如何分钱等等都无从而知了。听到这个消息,雅雅调侃了橘子姐之后一笑了之,她说:“我们都没当回事,就算是谁多了几万谁少了几万都没关系,整个大概就行,我们都懒得算账,我没钱了就问她要。”

如果不说,很难能发现橘子姐其实比雅雅大9 岁,在生活中,两人从来没觉得彼此有年龄差,年龄的距离也早已被消解。

雅雅说,如果换一个合伙人,可能这份事业都不会做这么久。

9

各种粗活重活是日常

雅雅觉得现在的这所小院和她们有缘,简直是命中注定的小院。

在选址的时候,她们没有车,只能徒步在市区周边的村子里逛,四处问有没有人要出租房子。逛了许多天后,她们选定了一间房子,可签约当天房东又决定不租了。直到橘子姐在社交平台搜到现在这个院子,院子藏在银杏林的后面,有两层楼九间房,旁边有一个小果园以及一片三亩的菜地,还有很高的围墙能用来种花。

一切都符合了她们对房子的要求,却联系不上房东。房东的电话号码只有一个模糊的视频截图,后四位数看不清楚,她们只好去试去猜。雅雅说:“刚开始小橘打了好多个都没有打通,结果我猜了一次就中了,就觉得很有缘。”

租完之后,她们才发现改造是多大的一项工程。一是房子太大,改造成本也会非常夸张;二是房子太旧,九几年建的砖墙摇摇欲坠,需要做很多的加固工作,卫生间也根本不能用,而且不通天然气。像如何洗澡这种关乎日常生活的问题,都等着她们去解决。

但令她们最头疼的是找装修工人。“找师傅非常难”,雅雅重复了几遍。如果是在城里改造,在市场上随便请几位工人都没问题,但因为她们的院子比较偏僻,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并且她们人生地不熟,只能和村民搞好关系,让他们来推荐装修师傅,或是从旁边村里认识一些人,再拉过来替她们改造。

动手砌花台、挖化粪池、上房顶拆瓦,干各种粗活重活是她们的生活日常,而布满茧子的双手、东倒西歪的指甲、晒得黝黑的皮肤,则是她们身体的常态。雅雅说,只有像她们这样五大三粗的女生才干得了,但并不觉得这是某种牺牲或是很辛苦的东西,反而很享受这个过程,是在为以后开心的生活做努力。

10

我觉得你只要热爱生活,你的素材就一直在往外冒

评论区里常有网友会问,这房子还能不能改得完了?雅雅觉得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如果说改造是把破旧老房搞成一个能吃饭睡觉的地方,其实她们早就实现了,但她们还在改造花园,想让蔷薇爬满整个围墙,还想去和隔壁大姐一起炸螃蟹,还想养小鸡……对她们来说,生活才是改造的外延,她们也会一直用视频记录下去。

雅雅发现,很多粉丝都乐于看她们的视频来“云养院”,也自然会提出各种改造建议。为了让大家都获得参与感,她们很愿意听取这些建议,“比如大家说我们外墙刷的颜色有点像阿拉伯土堡,现在我就想刷白算了。”尽管如此,要是有别人觉得不好,而自己觉得好的,她们还是选择坚持自己。

许多粉丝并不满足于云养院,第一个在线下找到她们的是一个骑摩托车的男生。他戴着很酷的头盔,全身都黑黑的,说他今早吃了胡辣汤。在雅雅和橘子姐目瞪口呆的时候,他说他看着远处有一座高架桥,大概定了一下方位,之后就路过这里了。她们把这件事发到了视频里,没想到就陆续有很多网友找过来,其中一个被叫做“老冯”的人,如今不仅是她们视频里的常客,还成了她们的邻居。

作为短视频创作者,雅雅觉得有些人对自媒体运营存在误区,尤其是在房屋改造这类账号里,内容会略显同质化。而她们的视频创意并不多么复杂,只是来源于生活。“我们全部都是根据真实记录来的……所以我经常会记录师傅的言行举止、周围邻居的言行举止。很真实,我觉得他们很可爱,可爱的人都值得被记录。我觉得你只要热爱生活,你的素材就一直在往外冒。”

采访的那几天,雅雅正在学习税务的相关知识。对于自媒体@ 雅雅和橘子姐的未来,她们是有期许的,为此她们在不断地提升自我,去尝试没做过的工作。她们尽管会对将来有些担心,但不会上升到焦虑的程度,“努力就可以了,如果说努力之后还没有达到的话,就再努力一下。”

 

 

监制:佟宇 / 策划 & 编辑:李祺 / 采访 & 撰文:褚梓淇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