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靖榆
非遗科普: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包括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和以潮州为代表的“潮绣”两大流派。其中,广绣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的艺术特色而闻名。
荔枝与虾饺
荔枝可以成为广绣作品的代表题材,虾饺可不可以?
这是广绣新生代传承人谭靖榆的想法。“广绣既是文化本体,其实也是一个载体,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载体演绎更多现代的东西,比如虾饺、肠粉这些广式早茶,也可能是‘小蛮腰’广州塔这类新型建筑物,甚至是一些动漫形象。”
一项古老的文化技艺想要长久传承,思考与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从老一辈广绣大师到她这样的新一代传承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代努力地做着这件事。“奶奶是这么跟我说的:‘你绣一朵花,单纯只是把它绣得好看,那没有多大的意义。沉下心去,把你的所思所想加进去,用这件作品去说一个属于它的故事。’”谭靖榆口中的奶奶就是赫赫有名的广绣大师陈少芳,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绣(广绣)代表性传承人。
上世纪60 年代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陈少芳在研习、创作广绣的过程中,从刺绣题材、针法、用色等方面大胆创新,将绘画元素与传统广绣技艺相结合,创作出诸多佳作,开创“陈氏广绣”流派。
谭靖榆无数次地听过奶奶绣荔枝的故事。为了绣好这种岭南嘉果,陈少芳专门去请教种荔枝的农民。去果林比较不同品种荔枝的形态,看荔枝挂在枝头的景象,观察不同天气、不同光线里果实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最终,陈少芳将这种广东夏天常见的果子变成了广绣里深受欢迎的一类题材。
当谭靖榆有了自己的创作思路,想把广式早茶搬上绣绷的时候,她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把这种广州独有的饮食文化用广绣表现得最贴切?”去看、去想、去揣摩、去尝试,用手中的丝线去记录当下这个时代中鲜活的画面。“我想说,广绣既是一种传统文化,也可以记录当代。我想绣属于当下的题材,将来当它被送入博物馆,一百年、一千年后的人们看到我的作品就既能感受广绣的技艺传承,也能感受到:‘噢,原来2022 年的世界是这样的。’”
谭靖榆
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下去
成长过程中的耳濡目染和祖辈对于广绣的热爱与坚持都让谭靖榆义无反顾地选择投身广绣,成为家族接棒的第三代。
“其实我小时候也学钢琴、学民乐,一度想过去做音乐生。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读美术,把家族对于广绣的这份热爱,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下去。”有天赋、有耐性、有责任心,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如今在广绣领域里做得有声有色的谭靖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相当出色的新生代传承者。
2021 年的广州时装周,一场别开生面的秀来自品牌“初榆”.不忘初心的谭靖榆将自秦至明其中六个不同朝代的汉服与广绣相结合,在T 台上惊艳呈现。“首先在汉服的制作上,既要尊重传统,形制符合朝代,但我又并不是想简单地直接复原,所以适当地融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广绣则作为点睛之笔加入其中。”她介绍了其中一件婚服。“它的拖尾特别长,其实是借鉴了现代的婚纱形式,但在胸口位置上,我们又绣了喜鹊登梅这样的传统吉庆题材,让它成为一件既有浓厚传统文化元素,又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作品。”
从此,在谭靖榆的诸多身份里又多了一项“广东十佳服装设计师”的称号,而在她的服装创作中,香云纱面料也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一环。同是根植于岭南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加香云纱堪称“梦幻联动”,而这样的合作在谭靖榆看来还不是最突破的。“这个思维以前我也跨不开,认为刺绣一定要用在纺织类的载体上,后来和其他传承技艺、品牌交流,思路打开了,除了香云纱,像广彩、珐琅彩,都会去探索合作,现在很多的新生代传承人也都是和我背景类似,大家在一起会碰撞出很多新的东西。”
谭靖榆
把年轻人带入广绣的世界
由于擅长利用新媒体手段宣传和推广广绣文化,并且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关于谭靖榆的介绍中,经常会用到一个特别有时代气息的词:网红。通过直播,她和爱好者们面对面地交流广绣,回答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短视频,她分享“干货”,也传达着对于广绣的理解和热爱。
在她的抖音账号“绣赟苑广绣”中,既有“一笔千针”的生动演绎,也有从零开始教大家制作香包刺绣的教学。对于短视频的拍摄,谭靖榆也有自己的理解:“有人比较偏重传承,拍摄的是技艺的碎片,我比较写实,拍摄的是广绣的日常,实打实地教大家穿针引线,教怎样开始刺绣。”
让每个人都能与广绣零距离接触的文创、手工材料包,是谭靖榆作为设计师的重头工作之一,定位高端的广绣汉服也好,售价几十块、一两百块的广绣文创也好,在她看来,都是能够将年轻人带入广绣世界的入口。
这其中最让人有参与感的就是手工材料包,如香包、口金包、团扇等。将广绣与这些生活中用得着的小物相结合,特别受欢迎。“一直以来,我都在根据大家的实时反馈不断地调整材料包的内容。比如特别有普遍性的一点,我们是专业刺绣,一天八小时去绣都不会觉得腻,但学生们就只有周末,所以会追求时间上的高效性,那么,时长最好控制在一周之内就能完成。”
其实最初想把广绣运用到服装、文创上时,家人并不太支持。“以前的氛围是这样的,广彩、广绣啊,消费者欣赏的是它本身的文化,比如一幅刺绣画、一个广彩花瓶,去做文创反而不会被市场接纳。去做广绣的服装,也很难比得上一幅手工刺绣作品的价格。但慢慢地,随着文创被接受,家人的态度也改变了。”
在广绣的世界里,谭靖榆忙碌又充实地度过她的每一天,上午的时间属于日常商务工作,讲座、活动、品牌合作,下午去不同的学校讲课。从周一至周五,将广绣的瑰丽带入孩子们的视野。而晚上,才属于她自己。“创作、设计,需要的都是静心,一笔笔、一针针,就那样慢慢地做下去。”
编辑:文冀 / 执行:文冀、刘詠施 / 摄影:亚启、危玮 / 采访 & 文:厨花君 / 化妆 & 发型:伟亚、大志 / 服装造型:刘苏漫 / 编辑助理:李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