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
人物档案:
沙漠
导演
1990 年1 月11 日
摩羯座
代表作《你好,旧时光》、《我要我们在一起》
沙漠
于“创作”而言无比重要的时刻,总是发生在没有人看得到的“幽暗的夜晚”.沙漠说起自己职业生涯里的“决定性瞬间”时,是浪漫大过颓然的。
他在《开拍吧电影》中拍摄的第三部短片,就让他经历了一次从业许多年来都没有过的难关。
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沙漠而言,他“只能拍自己理解得了的故事和情感”.虽然有一些创作并非自己原创,那也是在一个足够漫长的创作周期里让他可以从容地把原故事“吃干净嚼碎了”变成自己可以体会和认同的感情,再输出出去。
但这一次面对的“考题”,却是他完全陌生的.一个完整的剧本,可以被概括为“黑色幽默”
的风格,这是与他多年来的本性和优势相悖的,而他要在一天内将其吃透并且开始“影视化”的创作。
他在摄影机和周遭人都看不见的地方,不停地问自己:你既然已经被规定了要去做这件事,那么好,你到底喜欢这个故事的什么?你到底对这里面的哪部分有共情?一个导演,必须在他面前要创作的故事里找到共情.“我觉得我最擅长的还是情感的表达,当你抓不住的时候就很痛苦了。”
最痛苦、最想不到出路的时候,沙漠选择了:先睡一觉。“保证好休息,万一梦里能有什么灵感来帮忙呢。”说得倒轻巧,你看着他苦笑的样子就知道,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就解决掉。
后来,事情倒确实开始朝着相对“轻盈”的方向前进了,他开始像做爵士乐一样与编剧、演员们一道,把原本那个故事用自己的理解“解构”了.“就下棋吧,走一步看一步。”
“所以这次对我来说真的是全新的体验,我又发掘了我人生中新的创作的一面……原来我也可以即兴。”沙漠把这次命题作文之下的自我放飞形容成是在“鬼门关”里走过了一遭。不逼迫自己一下恐怕真的不知道,“原来这样也可以”,原来做导演的方式,不止一种。
沙漠
Q&A:
你在这几年的实践里,观察和总结出了什么青年导演身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吗?
沙漠:关于这个问题,我之前真的还想过一些大词儿,但就在我刚才开车来的路上,我突然想到,是“倾听”。
你拍的短片《小大人》,你说过这个故事是10 年前就在你脑子里的,但是今年拍的时候,你把结尾改掉了,过去那个结尾更诗意,所以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你的“诗意”呢?
沙漠:说实话,从拍电影开始,我就一直在一种“公”与“私”的对抗之间。你有你的私心,你会想这样去任性而为,但“任性而为”的时候,或许就会缺少和观众之间的桥梁,怎么达到这个平衡点,是我一直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在摸索的。
你认为自己目前在创作上遇到的最大障碍和局限是什么?
沙漠:时间。最局限我的是:时间不够用。一是从创作上来讲(时间)不够用;二是我才踏上真正的创作之路,我只是刚刚开始表达,但大家还没有看到我过多的作品,就习惯去定义我,其实我还没有把更多的东西呈现出来。
我们上一次见面是五个月前,当时我记得你还说,你已经感觉自己把所有的作品类型和创作方式都尝试过了……
沙漠:对,五个月了,我成长了,你要允许我成长呀!从上次见面到现在,我基本保持了一个月一支短片的频率在拍摄,这种快速的创作和即时的反馈让我一直处在碰撞、思考和判断、抉择里,特别像回学校回炉的感觉,不停地在交作业,拿到卷子发回来,再学,再考试。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一个导演最好能晚一点找到所谓的风格和类型,应该先去尝试,去享受创作的乐趣。
摄影:余祥 / 策划:葛海晨 / 采访 & 撰文:吕彦妮 / 统筹:李豪佳、王行易 / 形象:蒲安 / 化妆:霍文 / 发型:森森 / 服装统筹:文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