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刘诗诗 | 静水深流

2022-01-12 来源:时尚芭莎
人生遍布花红柳绿的诱惑,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活法。演艺圈里的刘诗诗,是极其特别的存在。她的存在,似乎是要给世人带去一种启发:“很要”是一种力量,“不那么用力”也有不用力的重量。

8

刘诗诗

令刘诗诗受益至今的,是早年作为芭蕾舞者的基础训练。

成名后的采访中,她无数次被问到类似的问题。

芭蕾到底带给了你什么?肉眼可见的是,即便在美女如云的演艺圈,刘诗诗仍然以出类拔萃的体态、气质备受赞誉。至于看不见的,“可能是一种磨练”。

日复一日的基本功训练,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枯燥、乏味、无趣——通常人二三十岁才会面对的困境,对于舞者来说,幼小时已然经历。这使得他们更早练就一种坚实沉稳的人格,对生活增加耐性与韧性。不那么容易被打倒,不那么着急取胜,不那么容易在高低起伏中变换心态。

刘诗诗的步履轻盈,不能不说与此有关。

1

刘诗诗

她欣欣向荣

“咦咦咦,它好肥!”

采访在西溪湿地附近一所静谧的酒店完成,刘诗诗正对一面临湖的窗,水草丰茂。窗外有一只喜鹊飞过,她兴奋起来。与温婉恬静的外表不完全相同,她并不是纤弱力薄的女孩儿。

当天拍了7 组造型,从妆发到最后一套服装,连续工作近8 小时,空气微凉的深秋户外,始终带着乐享其中的欢快。自2004 年踏入演艺圈以来,换装、造型、出镜,那么多年,仍然能够在这项早已熟悉的工作里保持自然的喜乐,是难得的,也是少见的。

严谨、守时、专业、出片快,这些都是可以习得、可以通过自我要求达成的。快乐却不是。带着认真、带着忍耐、带着学习的虔敬完成一项工作都不难,难的是带着享受、带着愉悦、带着对当下的觉知。

“是的,我还挺快乐的。活在当下,谈得上。”

2

刘诗诗

她也经历过焦虑。慢慢长大,“能够看到的方向更多了,没那么容易钻牛角尖了”。更加打开自己,带着更开放的心态去接受而非辨别、评判时,事物本原样貌中美好的部分便开始显现。一样东西好或者不好,从来不是因为那样东西自身的价值,而是取决于你看待它的角度,取决于你在看待它之前的自我积累和自身状态。

你很好,你的能量很高时,就不会轻易被外界冲击,也就有了力量将一切相逢转化为适宜于自己的条件:尔之砒霜,我之蜜糖。构建起这样坚实的心态后,才算有了自己的框架与准则,外界评判不再有机会干扰你的判断,也就无法影响你的选择。

这正是刘诗诗践行的道路。

内心地阔天高,游刃有余,因而渐渐欣然接受起所有工作,并在过程中保持了鲜活的好奇心。在这种心态下,随着年龄增长,她成为更可爱的人。没有人能拒绝一个专业而资深的人同时是轻盈有活力的,这样的人会将其所在集体的能量拔高,也会影响身边人变得柔软安宁。

4

刘诗诗

一个“笨”人

当然,在所有工作里,最舒服的还是表演。

外表的那股“仙气”“灵气”,使得刘诗诗早年接触了很多轻盈淡雅的角色,有些甚至是很单纯稚嫩的。不需要太大力气,形象上的贴合度往往使她站在那里,就成了大半。

两个角色例外出来。一个是十年前《步步惊心》里的马尔泰·若曦,再就是去年《流金岁月》中的蒋南孙。一个很“虐”,一个很“爽”。

蒋南孙这个角色,看似柔柔弱弱,却总能抓住要害,说出一些四两拨千斤的重话。她觉得很过瘾,简直是“想象中那个聪明的自己”。很难得,她的自我认知中,“一直不觉得自己聪明”。无论是发自内心这么想,或者是面对外界的谦卑,当人把“笨”字安到自己头上时,已经是一种智慧。

通常,“我是个聪明人”,带来的好东西是骄傲、清晰、不服气、向上的决心,坏东西是对抗、蔑视、过于自我、视线蒙蔽。而“我是个笨人”,则往往能让人巧妙地后退一步,借助观察的机会,对自己和外界产生更多了解。也可以让自己慢下来。

5

刘诗诗

刘诗诗的“笨”体现在哪里呢?过去十年,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十年,演员明星们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途径与粉丝紧密互动。可以通过综艺展现性格,可以借助社交媒体输出金句,有才艺的上跨界综艺,有孩子的上亲子节目,夫妻档可以一起营业,兴趣爱好都能发展一张名片……都是很好的展现人格、拉近观众距离的机会。

这些,刘诗诗都没做。她始终保持着个人生活与工作的泾渭分明,非常注重隐私,极少自我暴露。“不营业”的日子里,“就是很简单的日常生活。”这是一种浪费吗?

从职业角度看,似乎是的。对演员来说,抓住机会多拿些好角色、让自己更多被看到,似乎才是高性价比的路径。从生活角度看,又不能这么说。因为人生中的每一年、每一天,也都是唯一的那一年、那一天,那些时间同样是不可复制的。

“笨人”刘诗诗,选择了给生活留一点时间。也选择了在这样的时间背后架起一点空间,隔着这点儿刻意保留的时间与空间,她得以保持生活的安宁,也得以在安宁的生活中沉淀出一个更纯粹的自己,一个在表演之外较少“表演”的自己。是不思进取吗?不是的。只是选择罢了。能够从名利的旋涡、工作的“枷锁”、集体内卷的焦虑中抽离出来,承担一点损失,坦坦荡荡地把时间用在“看不到即时产出”的生活里,本身已是勇气。

3

刘诗诗

站到自己对面去

如果说蒋南孙让刘诗诗体会到的是一种“那不是我、我绝对做不到、我羡慕她能那样说话”的“暗爽”,十年前的马尔泰·若曦带给她的则是一种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

“一个人物,你与她性格完全不同、她处理事情的方法你完全不认同,但你又一定要演她的时候怎么办?”那是初入行的几年曾经深深困扰过她的“不懂”。“因为那时候你只能从自己出发,不能从人物、角色出发。”只看得到自己的时候,对于“和我不一样”的情况,人都会本能地抗拒、纠正。

芭蕾舞出身的刘诗诗,进入演艺圈前,过的是封闭式管理的校园生活。“电视只在食堂可以看,出去看病都要严格按照请假条时间进出,不按时就要受处分。”是非常单纯、非常受保护的“真空”环境。

回首起来,做了演员之后的这个“不懂”,倒成为她深入成长的契机。

与角色深入相处的过程,是一个拿掉自己的过程。进入那个人的世界,体会她在那样的环境中是怎样的心态、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说出怎样的话。不是以你的逻辑、你的三观、你认为的正确,而是把这一切放下,完全放下,去尊重另外一个生命的本来面目。

9

刘诗诗

好演员必须要过这一关。人要成为更好的人,也必须要经历这个过程。平静淡泊的外表下,刘诗诗已经蹚过了这道惊涛骇浪。作为演员,把“我”放下后,她越来越能够从容地接受角色的行为模式。比如《亲爱的自己》中又冲又拼、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李思雨,刘诗诗可以带着玩味的、轻松的态度去欣赏、去演绎,去感受演员这个身份最大的妙趣:演绎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践的多一重人格,发现自身潜藏的东西。

她开始在表演这件事情中“玩儿”得越来越开心。作为人,她也经由职业训练带来的启发变得越来越宽厚,对他人、对人性、对人类,都有了更深沉多元的理解。“没有什么人是不能理解的,没有什么事儿是不能和解的。”即便是那些干扰、伤害到你的人,也未必完全是出于对你的恶意,而很可能只是因为其自身的欲望与局限性。是他能力不足,无法同时平衡自身欲望的满足和对他人的保护。他仍可能是带着爱和奉献的力量走向你,只是缺乏高明顺畅的传输通道,反而造成了不好的结果。

即便是不圆满的处境与结局,也未必是因为自己或他人搞砸了。每件事物都有自身的命数,机缘到了,该有的时候就会有,没有就接受没有,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尽力做到最好,下次做得更好,就可以了,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纠结、自悔、懊恼、遗恨,都是没有力量的情绪,是无效的。“不要去自寻没有用处的烦恼。”

也要反思自己理解事物的角度,是不是主观地走进了狭隘的陷阱,因此只能看到悲伤、负面、不如意。如果可以调整心态看向光明、顺遂、积极的一面,是否处境也会因为心态的变化而有变化?

勇于从“我”之中走出来,站到外面去,站到自己对面去,就有可能发现更大的世界,也发现更有弹性的自己。

7

刘诗诗

情绪与情绪之后

文艺工作者,没有几个是不敏感的。

刘诗诗看上去性格稳定、平和、淡泊,仿佛是个不会产生很大情绪波动的人。这是一种基于表象的误解。她只是隐藏,或者说消解了情绪。

“情绪依然有,但是会收。”觉察到自己在动情绪的时候,会控制一下。“能控制一半。”

情绪,含向外冲的,比如暴怒、气愤、激烈的波动。也包含向内压的,比如悲伤、哀怨、低能量。

向外冲的情绪,要考虑的是发散出去后对别人的伤害。敏感,能够感知到,那么下一个动作就是评估,“没有影响的情况下我不会有什么动作”。

“当然了,偶尔还是会有一瞬间控制不住的时候。人嘛,很正常。”

至于向内压的情绪,考验的其实是人的自爱程度。我们都会去宽慰做错了事之后小心翼翼道歉、不断自我检讨的人,却常常在自我反思时不断给自己施压、增强心理负担、不肯轻易原谅自己。

与易燃暴怒伤害他人的外放式情绪相比,表面不见波澜的内心煎熬,是伤人更深的锐器。

在自我纾解这方面,刘诗诗做得棒极了!

这是她身上最有趣味的部分。

6

刘诗诗

仿佛是一种自我保护,她有意识地不让自己往过于幽深危险的方向探索。思想或者生活上的选择,都被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范围。

有条不紊地接戏、密度适中的工作频率,不太像离大众很遥远很神秘很个性的文艺工作者、演艺明星,而更像是一个知足常乐的邻家妹妹,只不过刚好做了演员这个工作。

整个人的身心状态,也处于一种非常轻松的“好日子”模式。既没有对往昔的遗憾,也不踮脚张望未知的远方,没有饱经岁月磨砺的沉重感,也没有文艺青年的纠结与忧伤。不盛气凌人,不恃才傲物,不见美人的自矜自贵,自然大方,欣欣向荣地安住在当下的生活里。

这是一个人亲手为自己搭建起安全感之后的面貌。而安全感这个东西,并不完全是玄乎其玄无法描述的“内心的力量”。它包含什么呢?从刘诗诗身上我们可以大概可以借鉴:一份喜欢的工作,尽全力在这份工作中获取最好的资源支持,构建团队与伙伴关系,并且在机会到手后尽可能做到能力范围中的最好。

健康、稳固、可持续的财务状况。适合自己的情感关系,并且在关系构建后珍惜、维护、不被外界声音左右。最为重要的,是你与自己的关系。是你能够完整地接受并支持自己本来的样子、当下的样子,觉得眼前已经很好,在这样的知足中寻求更进一步的成长。而非带着“我不够好”的压力,否定过去、盼望未来、忽略当下。

是你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之后,把平和、稳固、积极、喜悦的力量带到与外界的相处中,用你的高能量状态去影响他人、影响环境,用你自己的好去吸引好、激发好、带动好。

有了这样的安全感,大约也就有力量在情绪来临时,能够左右情绪,而不被情绪左右。像刘诗诗,“第一秒介意,第二秒就放掉了,很快转化,很快放过自己”。

如此,外界看来云淡风轻的刘诗诗,实则有着坚定清醒的内在觉知:她深信宁静生活的首要因素是自己与生活的关系。与生活本身,而非外界看重的东西之间,深沉稳固、直奔肌理的关系。

她因而可以有一种力量,如同表面寂静无波却实则浩翰汹涌的深海,能够源源不断,可以滔滔不绝。

 

监制:宋斐 / 摄影:尹超 / 策划:张婧璇 / 造型:任博 / 统筹:王心悦 rima / 化妆:春楠 / 发型:Issac Yu / 采访 & 撰文:月季 / 服装助理:王鑫瑜、陈裕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