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马东 | 爆款节目是偶然

2022-01-07 来源:时尚先生
每个行业都是正态分布,真正能到金字塔尖的人是少之又少的。马东说,一个喜剧综艺只是金字塔的一部分,是无数条台阶里的一级。他想给演员们提供一个更好的上升通道,『这件事非常难,我们愿意去尝试』。

1

马东

最近在爱奇艺上线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过去这一年里,米未传媒最看重的项目之一。作为米未传媒创始人CEO,马东说自己目前最焦虑的事情就是节目,希望达到对观众和平台的承诺。

“在我们心里,这跟种庄稼是一样的。”

从决定开启项目到录制,米未为此筹备了近九个月。演员和编剧集体在米未待了四五个月,共同创作剧本,编完了排练,展演的舞台就搭在公司楼下。马东说,喜剧的分寸感很重要,而掌握分寸感唯一的路径就是见观众,不停见不同的观众,观察他们的反应。

那段时间,马东从公司进进出出,经常能看见一群人在那儿创排,他瞄一眼,快速走开—为了保证真实性和公平,直到录制现场,他才看到完整的25组作品。

节目里,有个无厘头风格的作品引起争议,有喜剧专家觉得这种洒狗血的方式,容易成为演员的自嗨,远不如结构喜剧高级。马东罕见地表达了鲜明的态度:好笑是最重要的标准。

他解释做这档节目的初衷:“我们希望这个时代的人,尤其是看网综的年轻人,能够笑起来。”

在米未,马东被大家叫作“马老”。马东52岁了,只要有时间,他会到公司坐班。很少有人见他当面指责谁,米未员工说,在公司,马东是非常温和、容的领导,鼓励年轻人自由创造。但同时,他要求非常严格,“他对专业上的事情特别看重”。每个月,马东要给大家开组会,工作人员说,在公司,他是年轻人们毫无疑问的精神支撑。

马东玩最流行的手游,是电子产品的狂热爱好者,努力追逐当代年轻人的趣味所在。“年轻人这边出现的事,需要你去动脑子和勤于学习才能够跟上,它是一个高速奔跑的快车,得使劲追才能追上。”

聊到最后,马东身上还是展露出老电视人的底色。他说,综艺节目的核心是后期制作,爆款是不能预测的,但你多少能猜出,这会不会是一个大家喜欢的节目,“这个行业没什么秘诀,你在机房见过多少天亮,你就对节目有多么深刻的理解。”

2

马东

Q&A:

米未今年做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这个节目里,您除了做主持人,还参与别的工作了吗?

马东:这个节目是我们公司整体讨论的结果,从去年10月份开始决定要做这个东西,一直筹备了九个月。主要是导演组在忙,某种程度上他们也不太希望我去忙活他们这事。我们的工作逻辑是,内容的事儿他们说了算,我负责管公司的事情,录制的时候我作为主持人出场就行。那些演员在录制之前,在我们公司都待了四五个月了,包括编剧也是,一直在做准备,每周在公司会有一次展演。喜剧好与不好,没有任何标准,就是见观众。观众乐了就好,不乐就是不好。那段时间,我在公司进来出去能看见他们在那儿忙活,但我不参与,也不允许我看。他们完整的作品我是录制现场才第一次看到。因为如果提前看了,在现场就没有第一感觉了,你就会开始演,假装惊喜,那东西演不了,也没意义,所以我就不看。

节目里的作品是演员和编剧共同讨论的结果?

马东:有很多是演员自己的点子,然后编剧帮他完善,其他演员参与共创,所有参与演出的人都参与创作。“共创”是我们这个节目所推崇的东西,是这个节目的出发点。

“共创”具体是什么意思?

马东:就是喜剧这个东西,它不是一个编剧在家里写、剧本交出去给你们演员去演就行了。编剧不上台,是不知道一句话要怎么说观众才会笑的。演员上台嗨了以后,容易演飞掉,回不来。每个作品都有一个内在的主题,我们叫“梁子”,所有编剧和所有演员在同一个作品上面,要彼此揪在一起,才能撑住,不散。在排练过程中,你突然说了一句新台词,大家都觉得好,就搁进去,下一个台词如果跑掉了,大家就经过取舍把它拿掉,这个过程就是“共创”。所有的剧本,短短八分钟的sketch,都是所有人共同创作的结果,这是喜剧必需的一种创作方式。

您觉得在喜剧创作的过程里,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马东:最重要的就是见观众。跟观众在舞台上的互动所产生的反馈,既及时又准确。自己憋在家里写,是写不出东西来的。你要不停去见观众,观众乐了就证明你是对的,要不然自己在那儿瞎想是没用的。让所有演员不停展演,见不同的观众,观察他们的第一反应,这是唯一的方法。这件事在行业里并不是秘密。春晚每年的小品出来压场,也是这个逻辑。像蔡明老师等等,他们都是深度参与到创作里面,跟编剧去共创的。但这个方法时间成本很高,对演员的精力成本要求都非常高,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做。

所以最后节目里呈现的25组作品都是经过观众检验,相对成熟的?

马东:我不愿意用成熟来形容,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作品可以说它已经成熟了。事实上,很多在现场演出的作品都很遗憾,如果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也许能更完整、更完善,这个完善没有尽头。喜剧表演它有点儿像炒一盘青菜,全生的口感不对,彻底熟了也不好吃,就半生不熟的时候最好吃。所以内容创作嘛,本身没有标准,最重要的是分寸。

三狗组合的作品在现场引起了一些争议,有喜剧专家觉得太无厘头了,太洒狗血了,您是怎么看的?

马东:我觉得高兴就好。说实话像这一代年轻人,都是看着周星驰老师的无厘头电影长大的,所以对这个东西没有什么接受的门槛。另外从本质上,喜剧的核心就是让人产生快乐。快乐之后也许有感动,没有感动也没关系,快乐是前提。如果我看完一个喜剧之后觉得堵得慌,那一定有哪里不对。我一般很少在现场笑出眼泪,但看《三狗》我就笑出眼泪了,稀里哗啦的。

它带给你最简单的那种快乐?

马东:对,这个东西是生理反应,你既不要回避,也不要拒绝,没必要。愿意去讨论和升华它,这我也没意见,但你不可否认看完它是很高兴的嘛,反正我是这样。

3

马东

有一种说法,不知道准不准确,就是行业一起把喜剧这个摊子摆起来之后,观众的笑点越来越高,喜剧综艺越来越难做,您有这个感受吗?

马东:在我心中啊,观众的笑点一直都是那样,没有更高,也没有更低。在每一个时代,做喜剧这件事的核心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每个时代都是一样的。对我们做综艺的人来说,做什么综艺都难,但做什么综艺都是语法。比如做《乐队的夏天》,他们会说你们是做音乐综艺的,做《奇葩说》,会说你们是做辩论综艺的,但音乐和辩论,包括喜剧,都是语法而已,我们本质上就是做综艺。题材是外界对它的总结和观察,最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怎么做和做出来,有没有达到你预期的目的。《乐夏》我们希望给人带来感动、分享,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我们希望观众又哭又笑,这是综艺的本质,我们把这个东西叫正向情绪价值。我们希望这个时代的人,尤其是看网综的年轻人,能够笑起来。看到这个节目,能不添堵,而是感到快乐就行了。

节目里受欢迎的作品,好像大部分主题都和职场文化有关系。

马东:这就是我们日常的焦虑啊,对吧,如果我们生活在农业时代,那天天焦虑的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那是那个时代的核心焦虑。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和高度媒体化的时代,年轻人身在职场,他就应该焦虑这个。

那您目前的焦虑是什么?

马东:目前的焦虑就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我们心里,这跟种庄稼是一样的。现在已经播出过半了,希望12期的播出可以达到我们对观众和平台的一些预期承诺。达不到我们也没办法,就给人道歉。如果超出预期,就更高兴。但这个过程是战战兢兢,不可预测的。

这个节目的评委请了黄渤、李诞、徐峥、于和伟,这么多喜剧大咖,您是怎么把他们聚在一起的?

马东:不是我聚在一起的,是节目本身让他们聚在一起。最开始我去找他们,说这个节目是个什么样的,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肯定将信将疑,觉得做节目的人都这么说,但你确实能做到吗?比如共创这个事,你怎么实现?大家都期待这个行业出来一些新面孔,但是真的能出来吗?节目会好看吗?这些都是天然疑虑,你就一点儿一点儿让他们建立信任,相信这事能成。比如像渤哥,他事先到我们公司来见了一些选手,甚至参与一些创排,在这里找到了一些自己年轻时做共创的体验感,这个东西很吸引他,就答应下来了。真正能吸引这些大咖的是好内容,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好的内容创作者。

您希望新面孔能从金字塔的底部,通过节目慢慢升到中间来,被大家看到?

马东:对,但也不是。有没有这个节目,金字塔都天然在那儿,每个行业都是正态分布,真正能到塔尖的人是少之又少的,一个节目改变不了那些。一个节目只是这个金字塔的一部分,是无数条台阶里的一级。如果能给演员提供一个更好的上升通道,这节目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件事非常难,我们愿意去尝试。

从《奇葩说》《乐队的夏天》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米未打造了很多爆款,很多人好奇您有没有总结过方法论?

马东:爆款只是一个结果,它是很多因素组成的。你播出的时间,那个时间有没有撞上其他节目,整个社会动态到底是什么样的,年轻人当时当刻在喜欢什么—爆款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偶然。在那之前,你只能不断做准备。我们把这叫作智力总投入,你拼了命做内容,把自己榨干,全部投入进去。虽然爆款不可预测,但它能不能够成为一个大家喜欢的节目,你也许有些把握。

您控场总是很准确,这也和训练有关?之前您在电视台的时候,好像剪过很多片子。

马东:不是跟我剪片子有关系,是跟牟頔(米未传媒联合创始人COO)剪片子有关系,她总是把我剪得控场很准确,其实我不是每一次都控得那么好的(笑)。但我们都会进后期,综艺节目的核心就是后期制作。我们做电视的人早年全部都是从机房里见天亮了才行,这个行业没什么秘诀,你在机房见过多少天亮,你就对节目有多么深刻的理解。

4

马东

在录制现场的时候,您当下就有后期的意识吗?

马东:必须有。哪些有用,哪些没用,哪些内容够了,哪些不够,这意识很重要。主持人这个行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如果一个主持没进过后期,他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是有效还是无效的。

米未成立的时候,对90后做过一些问卷调查,那个调查会对后来的节目风格有影响吗?

马东:那是我在爱奇艺工作的时候,爱奇艺市场部对90后做的调查。说起来都是快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90后还是一个词,现在都是95后和00后了。当年做调查,问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三个词是什么,他们说是:我、我、我们。这就是米未的由来,我们把ME和WE放在了一起。

您有年龄焦虑吗?

马东:有吧。

具体焦虑什么呢?

马东:我不知道,没想清楚。但我相信年龄焦虑这个事人人都有,年轻的人也会有的。15岁的时候焦虑怎么不赶紧长大,25岁焦虑自己是不是开始老了。这事不重要,有和没有差别不大。

那驱使你一直做事的动力是什么?

马东:这是一个好问题,对我来说是好奇心,就是想看有一个想法(实现)出来会是什么样,这是一种好奇。

这种好奇是本能还是一种自我要求?

马东:天生的吧,不知道。

有好奇心的人应该是很幸运的人。

马东:是很幸福的人。我觉得拥有好奇心肯定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能不能一直幸福下去就不知道了。

您目前还是会对年轻人的世界好奇,是吗?

马东:我对老年人的世界也好奇,但是老年人的那个世界里出现一些新鲜事,比如每天早晨发绚烂的那种早安图片,这事比较好理解。年轻人这边出现的事,需要你去动脑子和勤于学习才能够跟上,它是一个高速奔跑的快车,得使劲追才能追上。

有追不上的时候吗?

马东:每天都有,昨天还有一个词我没听过,emo,去查了才知道的。

最后一个问题,您有想过自己退休之后做什么吗?

马东:我早就不想这个事了,没有退休这个时候。我们用很多概念给自己的人生做了很多边框,但其实当你岁数大了,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会发现那些边框都是虚假的。假期是假的,退休也是假的。

 

摄影:苏里/采访、撰文:殷盛琳/策划:陈博/统筹:暖小团/化妆、发型:安然(东田造型 YSL彩妆) /时装编辑:李萌/造型助理: Simon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