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怡 & 颜悦
颜怡颜悦的自我介绍,永远是“一个”双胞胎。
脱口秀的世界里,她们用一个个犀利的段子,解构着职场、情感与婚姻的关系,精准还原出当下女性面临的真实处境,提醒每个女生保持个体独立的重要性,并将这些议题从脱口秀的舞台,引向更广阔的世界。
回到生活中,两个相似又独特的灵魂,则享受与写作较劲,与自我怀疑共处,用自嘲回击外界的凝视。
在颜怡颜悦看来,脱口秀教会自己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真实面对自我,勇于表达,走出舒适区,大胆去追寻人生的更多面相。加入《时尚健康》2021“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她们希望告诉所有人:要爱别人,就要先爱自己,即使你要爱的,是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
做有价值的事,不成功也OK
“作为一个姐姐,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去照顾妹妹,所以我们在家里的分工就会越来越像一对夫妻。我负责洗碗和做饭,她负责吃和点评。”8 月17 日,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舞台上,颜怡颜悦对于夫妻相处模式的一席精准吐槽,让这对双胞胎姐妹的名字冲上了微博热搜,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怒赞”和共鸣。面对台下的观众,她们聊双胞胎的日常,聊父亲对自己的教育,聊女性的被催婚、身材焦虑和容貌焦虑以及横亘在男女间的种种差别对待。从一鸣惊人的黑马选手,到斩获全国十强,一步一个脚印,上演着“高光时刻”,让观众笑得很大声。但段子的出圈,多少还是出乎颜怡颜悦的预料。
参加《脱口秀大会》,她们本想一路 “佛系”到底,从未给自己设定过什么目标。9 月中离开节目后,粉丝替她们意难平,一片惋惜之声。“永远不要期待去成为最受欢迎的人。”颜怡颜悦倒是很笃定,“就算成为大众欢迎度曲线中的峰值有什么意义呢?努力要做最受欢迎的人,你就会成为人群的平均值,而不是最特殊的那个自己。对于我们而言,在台上能够留下一个炸的作品,就足够了。”走红意味着某种认可,但颜怡颜悦深知,就算把自己做到最好,也注定无法取悦所有人,那又何必执迷其中呢?所以当离开舞台,回归自我,颜怡颜悦选择“真实”。除了必要的“营业”,她们很少会关心社交媒体上的评论,也不会搜索自己的新闻,对于哪些段子上过热搜这件事,更是顺其自然。阅读是她们汲取能量的方式。颜怡钟爱的作家是罗贝托·波拉尼奥和库尔特·冯内古特,对两人的作品如数家珍。颜悦则是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死忠粉”,高中时一口气读完弗兰岑的《自由》,大为震撼,“怎么有人能这样写书!他的作品里无处不透露着对女性和弱者的关怀,让我知道作家就应该去关心那些不能为自己说话的人。那个时候就觉得,以后必须要干这行。”
“总的来说,我们还是想能够通过自己的一点力量,让中国的女孩子们知道,她们可以更有自信,会获得更多的正义,可以让女性的处境变得更好。”在颜怡看来,这是自己通过脱口秀希望传递的态度和立场。现实中,她们向往自信、独立、勇气和正义感,却也会为失败者这样的词语所着迷。看美剧《风骚律师》时,颜悦特别喜欢剧里那群“人生中的失败者”,“但失败不代表他不厉害,只是因为人生就是会遇到种种问题。”她想象三十、四十岁后的自己,并不期待自己必须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在我眼里失败者特别有魅力,就像《风骚律师》里面的那些演员,都五六十了才开始当演员。你必须有能力,并且在做有价值的事情,但是不成功,其实也OK。”
和自己较劲,用作品说话
颜怡颜悦的入行纯属偶然。2017 年,她们在微博上看到李诞召集了一个写作冬令营,从南昌来到上海。用颜悦的话来说,是抱着一颗向往纯文学的心,“虽然现场偶尔会隐约布置一些脱口秀任务,但我们真的以为是来练习写作的。”在中国,脱口秀是一个崭新的行当。她们展现的灵气打动了李诞,误打误撞加入公司后,做过喜剧翻译、视频剪辑和编剧,在摸索中打量着一切新鲜。现场旁观《脱口秀大会》第一季让颜悦印象深刻的是:“你很少在别的舞台上看到这么多千奇百怪的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录制第二季时,颜怡颜悦第一次登台。“因为我们风格诡异,说话也感觉不太好笑,一上台只有李诞给我们掌声,当时真的折磨得快要得抑郁症了。”
相比一些脱口秀演员线下表演时“炸裂”的效果,两人偏向文本型的风格,让她们在现场气氛方面常有挫败感,“但我们心里其实一直有个标准,会衡量哪些意见是该采用的,哪些声音听过就算了,然后不断带着新作品去和观众碰撞。”陷入低谷迷茫的时候,颜怡颜悦感激的,是如李诞、庞博、程璐等前辈雪中送炭般的鼓励,“其实我们一直留在笑果文化,尤其是一开始在不被认可的时候还是坚定地留在这里,就是因为公司的氛围太好了,大家就是一群‘神经病’,一群不太在乎成功,却又特别善良的人。”几季节目播完,不少网友跑来留言:我们觉得你们做的这个东西很辛苦,比单人脱口秀要难很多。只有颜怡颜悦自己清楚,脱口秀演员必须和自己较劲,用作品说话,“我们的任务并不是让大家知道我们有多难,而是要做出让大家满意的东西。抱怨是没有用的,你就得交出作品来。”
前段时间录制第四季,每场比赛前,两人都会陷入“阶段性恐慌”,熬夜改稿到半夜两三点是家常便饭。但颜悦也在一点一滴享受着作为创作者的乐趣,“以前一直觉得这一类创作的东西是无法被掌握的,比如李诞的很多技巧,只是他的天赋而已。但是写着写着,你会知道有些东西一看就不行,也会知道怎么去修改它,心中就会有点释然,觉得找到了我的人格,尤其是表达方面的人格。”
10 月的乌镇戏剧节上,颜怡颜悦编剧的舞台剧《女女胞胎》迎来首演。这是一部试图描绘两个“重复”的女性,在现代生活中寻找自我的经历的作品。颜悦坦言,这次总算鼓起勇气,写了个有点CULT 的故事,“讲的是我们在剧中彻底走上两条不同的路,最后被缝合成一个人。作为女双胞胎,感觉就是一种女性极端处境的象征,没有个体意志。”这是一个潜在的困境,戏里戏外,她们试图挣扎和打破它,找到属于自己独立的表达,“可能到最后也未必会找到,但我们享受这个自我怀疑的过程。”
用嘲讽对抗凝视
两姐妹中,妹妹性格活泼、直接,透着一股酷飒劲头;姐姐颜怡内敛、沉稳,却也柔中带刚。舞台上的配合不动声色,默契无间。采访时,两人则是在互相纠正和抢答中随意切换,驾轻就熟。但言语间的Battle,丝毫不会影响姐妹的情谊。
颜怡曾经调侃过颜悦:她就是那个会来抢我东西的人。但我们分明看到的是,趁着在后台的采访间歇,颜悦乖巧地夹起筷子,将一块沙拉塞进了姐姐嘴中。
“我们其实从小就一直在怀疑,如果我们不是姐妹,我们还会关系这么好吗?”兜兜转转长大后,颜悦意外发现,身边几乎找不到一对像她们关系这么好的双胞胎,“感觉很多人就是普通的兄弟姐妹,而不是双胞胎,或者他们可能不配做双胞胎。我觉得作为双胞胎,就应该有双胞胎的责任,应该去维系一种很超越的关系,而不仅仅是血缘关系。”
从小到大,颜怡颜悦习惯着外界的凝视。睡同一张床,接受同样的教育,保持同样的审美。小时候,被父亲调侃,长大后,再用段子作为“武器”,共同抵抗外界的冷嘲热讽。两个灵魂互相依靠,成为着对方的精神支柱,在所有重大问题上无一不达成共识。“因为我们从小就有共同的兴趣,而这个兴趣恰好是文学,文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超越的东西,让我俩很难喜欢上不同的东西。”颜悦说。
今年年初,颜怡颜悦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分居。
分居的想法,最早来自颜怡的提议,“因为天天在家里总是我负责洗碗做饭,她负责吃和点评,就很烦啦。”调侃的话音未落,颜悦的眼神“攻击”已到。颜怡忙不迭改口:“其实,分居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还是需要保持一个完整的人格,毕竟在一起生活了25年,有时候你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你的思想都会受到她脑电波的干扰,没有办法独立思考。”
做脱口秀,写舞台剧,再到分居,在颜怡颜悦看来,一切都是为了追寻真正的自我,重新梳理对自我的定义,“选择分居其实是你开始承担一个成长责任的过程,这永远是一个过程,它不会终结,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也是在塑造自我。”
未来会怎样?颜怡颜悦还没有太具体的答案。至少当下,她们享受着这份不疾不徐,坚持自我表达,并且对所有新鲜事物充满热爱,“我们希望能去多尝试,多突破,保持足够的复杂性。因为跨界越多,你越会发现很多创作都是共通的。”
颜怡 & 颜悦
Q&A:
私底下,你们会有身材焦虑或者容貌焦虑吗,怎样跟它共处?
颜怡 颜悦:最重要的是能够与自己和解。我们写身材焦虑的段子,也不是说让大家不要有外貌焦虑或者身材焦虑,因为那是不可能的。大家有外貌焦虑是很正常的。像我们自己平时也在节食,因为这个年代就是很容易发胖嘛,而且每个人都要面对镜头,压力又大,压力大就容易暴食。只是说,千万不要成为那种因为身材或容貌而去羞辱别人的人。
平时在饮食上有什么讲究吗?
颜怡 颜悦:因为我俩特别喜欢吃糖,所以我们会戒糖,但也不是完全不吃糖,只是上电视要注意形象,平时饮食还是会尽量比较清淡、健康一点。
有什么建议可以给正在减肥的女生?
颜怡 颜悦:不要完全断碳水,不要采取那些极端的方法,因为我们都体验过……女生是不能完全断碳水的,然后就是不要盲目减肥。之前我们听过一个播客,就是讲一些得厌食症的女孩,有些器官你一旦造成伤害,它是逆转不了的。希望大家一定要在学习关于健康的科学知识以后再去减肥,万一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就太不值得了。
对于乳腺癌和“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公益运动有哪些了解?
颜怡 颜悦:我们自己家里也是有人得这个病去世了,作为女性,大家真的要重视。像甲状腺、乳腺这些都是情绪器官,很多疾病都是由情绪引起的。我们也是上了大学以后,才看到关于乳腺癌的科普渐渐多了起来,以前不知道平时就可以去做检查,提前发现预兆。所以像“粉红丝带”这样的活动,真的很有必要。
听说很多脱口秀演员会去看心理医生?
颜怡 颜悦:是的。我们也去看过心理医生,真的很有帮助,我们还专门问了医生一些心理学知识,感觉以后自己也可以学以致用。其实也不一定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人中心理疾病比较多,只是脱口秀演员必须得重视起来,因为我们在做表达的工作,如果心理有问题的话肯定会有影响。我们的建议是,如果感觉心理有问题,一定不要有那种羞耻感,还是要赶紧去看医生寻求心理辅导。
编辑:荆菁 / 采访 & 撰文:耿耀 / 摄影:覃斯波 / 妆发:肖雯婧 / 现场执行:郭士语 / 服装造型: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