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才感夏去,忽而秋深。清晨的草地已经结了霜,泛着光芒。京城西郊的一片湿地,湖泊宁静,水深而清澈,一丛丛芦苇昂着头。微醺的阳光溜进木屋的窗缝,沿墙角慢慢移动,日子变得柔软而漫长。
刘宇想起上学时最喜欢看窗外的操场。“它很空旷,相较于教室,完全是两个世界。教室是绿色的教学板、白墙,黑压压的学生,而操场铺满阳光,红色的跑道与绿草地相映,我很想课间和同学去那里跑步聊天。”
一想到今天是外拍,整个人都轻松惬意,他喜欢户外与旷野,仿佛回到童年的大操场。
刘宇
河水、小鱼和绿洲
刘宇的故乡在宣城,一个很美的地方。每天放学回家,和妈妈在路上慢悠悠地走,能看到远处的青山。那时候觉得,所有地方都是这样的吧?直到去过许多城市,才知道这是独有的风景。他家住的那栋楼上能看到青弋江,江中有个小岛,刘宇叫它绿洲。有时雨下大了,河水涨起来,妈妈会说:“快看,你的小绿洲没了。”
宣城古称宛陵、宣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区,他觉得秋景和夏天变化不大,但气温会越来越凉。去外婆家玩时感觉最明显,河水变得非常清澈,很凉很凉,他下河摸鱼,上来总会生病感冒。于是,他对秋天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水变凉了,“可我又很贪那个凉,总想去感受它。”
在外婆家小住时,生活感更强一些,外婆把日子过得很细,每天总有很多事做。做饭、沏茶,出门买菜,心里像有一块表,几点几点该做什么。“市区生活节奏很快,虽是旅游胜地,但印象中物价不低,吃个饭,买个奶茶,和省级城市差不多。工作岗位竞争大,人们生活都挺拼的。”
刘宇
回到校园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又是另一种快乐。学校组织的秋游更像营地探险,来到一处空旷的地方,溪水潺潺流过,周围是大块大块的石头,像一个小石林。同学们带着小锅,自己煮鸡蛋,做简单的菜。“我们玩一整天,还挺疯的,有的同学带风筝,有的带玻璃弹珠。天黑前必须回家。”
刘宇会带一些零食,更多的是自己做的食物。“我们那个时候,流行大家按网上教的做一些甜点,最常见的是布丁。比如很火的牛奶布丁,非常简单,就是牛奶加糖,加吉利丁片,加水泡软后搅和开,在冰箱里放两三个小时候就凝成冻了。小时候的甜品没有今天的复杂,做出来还有成就感。”
说着说着,他想起一个“小插曲”。为了一场秋游,妈妈买了一个新相机,让他给自己和同学拍拍照片。带出去没一个小时,相机怎么也拍不了照片,回到家给妈妈看,她很遗憾地说:“被你搞坏啦。”已经记不清秋游的感觉,现在回想,那是一种期待,不用上课,出去玩一天的开心。
刘宇
故都的秋
北京一入秋,眼前就分了颜色,越往山区深处走越能看到层林尽染。刘宇还没机会去赏景,但他见过金秋的银杏,两排高大的树木,中间一条金黄步道,落叶满满地铺着,天上地下一片炫目的黄。“我喜欢变冷的时候,衣服搭起来都更有层次,以前在学校,就想着校服怎么穿好看,披在肩上,搭在腰上,就是不好好穿。”
父母的理念是,天冷之后一定要穿秋裤。“自己生活后,我很少穿秋裤,觉得破洞裤好看就穿,天冷了自己扛着,但小时候是不抗拒的。”那时坐在教室里是真的冷,要是不听爸妈的话,脚脖子露在外面,两条腿不自觉地开始抖,时不时要搓一下脚腕。“冷到课间都不想出去转。”
北方的秋和南方不同,叶子一天天地落,冬天就变得萧索。刘宇觉得那是另一种美景。“除了落叶,还有些细节在家乡留意不到,初春来临,树上开始抽嫩芽,能感到生命的勃发。我以前租住的房子,门口有很多小树苗,抽出的芽是鲜嫩的绿色,我每天第一件事是打开窗户,看它又长了多少。”
刘宇
他第一次来北京是参加舞剧的巡演,最强烈的印象是:好清爽啊!“哇,跳完舞以后身上的汗很快就干了,而且不黏,好神奇!那时就觉得,将来一定要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没想到就真来了。”再回南方跳舞,他会想念北方的气候,“故乡的云常常压得很低,而这里能看到很高的天,真的是秋高气爽。”
饮食上他吃得很自在,哪里的东西都好吃。要说有什么不适应,是入冬后第一次来暖气,干燥得流鼻血,手背脚背会因为干燥而起白屑,要抓紧涂润肤油。冬天是干冷,衣服穿得厚就能挡风。“家乡每年都会下雪,在地面积起一定厚度,可树上的叶子还是不落,雪盖在树冠上,像一朵一朵云。”
逢年过节走亲戚,只要下了雪,总看到有人在路上摔倒,一会儿一个。路上开着很多拉人的小三轮车,道路上结了冰,拐弯时一个不慎就翻车了,从车窗里探出个人来,一头雾水的样子。妈妈给他买厚厚的雪地靴,毛线织的袜子,冬天很实用,穿上去觉得脚心一直发热。
家乡是安逸,是童年,是过往,是生活的滋味。城市里是拼搏,当下的刘宇,想的更多的是大城市生活带来的振奋,正处在无论如何都要往前走的阶段。“也许再长大一点,谈及故乡,我会提供更多的深情。”
刘宇
留一点探索给不确定的未来
沿国道向北,有一条京加路,一直通往怀柔最深处,那里有森林覆盖率居北京市之首的喇叭沟森林公园;若沿京拉路向西走,是悠长的门头沟燕山山脉。一路有骑行的健将,有开摩托压弯的“骑士”,山林里不少人手持登山杖,徒步、溯溪、探险、露营,一路向未知行去。
在刘宇的世界里,探索有两个方向,一个对外界,一个对自己。从前到一座新的城市,他没有任何顾忌,到处走,到处看,把美食作为爱好,让自己吃得开心。“我早餐不忌口,吃好了一天都开心。工作前不吃辣椒,不吃过多的盐,舟车劳顿时少喝水,如果第二天有拍摄,晚上跳舞把水分排出去。”这一年去过很多地方,却没能到处看看,他一开始很不习惯,没有从前自由,他就把渴望出去的心先存着,未来总有机会。
“更多的探索,是对自己,”他常跟团队说,有些事我们真的可以挑战一下,别抗拒尝试,“比如《超新星运动会》,我接触到了从前觉得这辈子都不会接触的项目。”他体验到运动员日复一日的训练,“就对着那一个靶心,那一个方向,在一条赛道无限地跑,刷新自己的能量。和跳舞好像有不一样的地方,又好像一样。”
他的舞蹈启蒙人是父亲,父亲在他就读的小学任舞蹈教师,每天所有课程上完,他会去上一小时课外活动课。“他非常严格,是我遇到的专业老师里最严的一位。”到艺校上学后,有女孩六年都学不会空翻,但在父亲的课上,小女孩都能连续做三个空翻,“很多艺校的专业舞蹈老师,是爸爸从前的学生。”
刘宇
在合肥上艺校的六年,除去寒暑假,他几乎不回家。刚去时很想妈妈,每晚给她打电话,渐渐地也就习惯了。再长大一些,有自己的小世界后,“有时放假都不想回家了。”学校里男生很少,“我们有四个班,其他班30 多人,都是女生,男生只有一个班,14 人,一学期下来退学了几个,只有9 个人了。”
上第一天课,他站最后一排,用刘宇的话说,“老师都不知道你啥样,也不知道你基础如何”。条件好,个子高,手长脚长的才能往前站,他想使劲表现自己,老师问,谁会下腰?他把手举得老高,跟自己说:“一定要好好表现。”站在前面来,他把腰弯下,双手去够脚腕,脸憋得通红,手上越抓越紧。“很疼很疼”,但他也不管。老师又问,谁会扳腿,给我看一下,他又扳起来,一动不动地站着。其他人有的扳不起来,有的站得不稳,他用毅力稳稳地站在那儿。
那天之后,老师重新排了位置,他站到第一排的中间。印象里艺校的老师很严肃,好像不会笑一样,总板着脸,可是那天老师给他竖了个大拇指。“那一刻的鼓励,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他知道无论过去多少年,无论将来获得怎样的成绩,那时带来的自信将会闪耀一生。
刘宇
因为这份热爱和执着,他愿意把工作当成爱好。“有人说把爱好当成工作,会失去原本的意义,那我就掉过来,把工作当爱好,而这二者本身的意义就不同。”他举了个例子,“就像我喜欢独处,在家时房门关起来,没有人能走进我的房间。开始工作后,你依然拥有独处,独处时可以工作,工作时可以独处,它们不矛盾,甚至互相增益。”
正处在上升期的刘宇,依然想在这个时节谈谈收获。“如果比喻成农民种地,那今年是我的丰收年,我收获了很多自己没有想象过的成绩,成团、获得第一名,都是意料之外的。”他认为最大的成长在语言交流,从前的他不太讲话,“只中规中矩地回答问题”,如今会分享快乐、喜悦,细数生活的细节。
“有人从自己的角度看别人的性格,但如果跟我说上几句话,你会知道我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他把目光往前看,但不去规划未来,更想留一点探索给未来,在一个快要接近年末的季节,他只说一个小愿望:“这一年工作很忙,希望过年时可以看到爸妈。”
摄影:时绍原 / 策划 & 统筹:何筹 / 采访 & 撰文:陈晶 / 时装造型:禹宁 / 妆发:胤锡Mr(Xiao2Studio)/ 制片:杨心如 / 现场制片:徐茜 / 助理:杨凌宇、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