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江疏影 | 游刃,有余

2021-12-06 来源:时尚COSMO
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不过是这两年,江疏影变了很多。若是放在以前,她几乎很少接综艺节目;但现在,她觉得,“说不定哪天上个爱情类综艺也不错”;她可以十个月不拍戏,也可能导演朋友一通电话,只有寥寥几集剧本,就答应了。没什么“ 绝对不”,没什么限制—现在的江疏影,面对生活更加自如,更“游刃有余”了。

3

江疏影

采访前几天,江疏影刚过完生日。原本,她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直到日期临近,她才突然想起。似乎迈过30岁之后,这个数字就被搁在旁边,随它自己去折腾了。有些人会在月末画一条重新开始的分割线,江疏影“甚至不会感受到自己长了一岁,它的意义越来越淡,不过确实是一个与朋友相聚的借口和机会”。

今年“借口”有些不同,也仅仅是一点不同而已。

工作人员为江疏影布置了一下,添了些气球,小小热闹了一番。她说自己远程参与布置过程,“有点为难他们了”,之前有一次,他们布置的道具粘不住,老往下掉。或许只在这点上,我们还能看出江疏影身上“处女座”的影子。

之前,处女座特质在江疏影身上表现得如此明显。她曾在节目中透露过自己的“洁癖”:穿着外出的衣服不能坐床上,外出的鞋子也不能进卫生间。这些不过是处女座的皮毛而已。早几年和江疏影对话,你可以明显感受到处女座的锋利,她一二三四五将事情条分缕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绝不拖拉含糊,认真起来的人是会有锋芒的。

现在呢?

江疏影说:“ 现在我上升了—上升是双鱼座,很随性。在以前,我会给自己设一个目标,不达成目标决不罢休,只有符合了某个标准,才会认可自己。现在,我的自洽能力越来越强,尤其是到了30岁之后。”她演过《三十而已》,于她“三十”真的不过是“而已”。

对于现在的江疏影,星座或许也只是一个借口,她不记得是什么让她发生了转变,那不会是单单一件事,也不是突然间的性情更改。内在和外在两种力量,令她开始明白,曾经凡事追求完美,是给自己设下条条框框,现在没有那么追求100分了,抛开结果论,“承认自己不足不是丢人的事。”

1

江疏影

忘性

“对着我这张脸,你采访还会有感觉吗?”江疏影突然开玩笑问,因为她看到了镜中的自己,是刚刚完成的今天的造型,面色极白,颧骨处有淡淡的红色扫过,这两抹红反倒让那份白更为醒目。江疏影想到以前的自己,对妆容会有一些固定的要求:“比如睫毛怎么样啊之类的,现在我‘都可以,都可以’,反正负责每一部分的人都是专业的。”

都可以,无所谓,这些不知不觉成了江疏影挂在嘴边的回答。

拍完《三十而已》后,江疏影有了一些空档,停下来,也让她对很多事情,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七个月没进组的时候,她和好友王传君聊天,说道:这个社会就是,你不进步就是退步。王传君反问:真的吗?江疏影回:他们这么认为。

2

江疏影

当提到以上对话时,江疏影感觉这场对话好像发生在很久之前:“我这个人忘性特别大,他们说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而后,她接了《扫黑风暴》。和之前的女主戏不同,这一次江疏影在一部男人戏里客串。《三十而已》之后选择剧本,看似一个需要慎重再慎重的决定,江疏影却表达得轻描淡写:“为什么偏偏选中《扫黑风暴》?我也不知道呀,就和五百导演聊了一次,他跟我说:你来演一个吧,玩玩。我问他:什么角色啊?他大致和我讲了讲,那时剧本也还没完全出来,我就同意了。我好像很多戏都是这样,来找我,我就去了。别人觉得是我耳根子太软,我觉得还是基于信任吧。”

假设重返她和王传君对话的场景中,江疏影的回应应该是这样的:“无所谓吧,水能流到哪儿就到哪儿。”

4

江疏影

独自

“你是个矛盾的人吗?”江疏影在某个视频策划中,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将问题重新摆到她面前。江疏影决定把问题稍作修改:“我用‘复杂’替换‘矛盾’,当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越来越多,他思考的维度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表现形式可能是矛盾,其实是因为他变复杂了。”

“比如我想吃火锅,偏偏遇上第二天一大早得拍广告,就不能吃—是不是‘矛盾’?”江疏影故意挑了个“轻”的例子,工作人员觉得很好,体现出她想得周全,“那边还有一大组人呢”。

她不爱热闹,不喜欢交际,更愿一个人独处,觉得很多事情自己就能处理好:有烦恼就找出解决的方法;有问题就问专业人士。

5

江疏影

起码现阶段,她觉得“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从前还觉得孤独,现在倒是越来越“独”:“这种‘独’,指很多情绪通过自我对话可以消化。我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好,所以心理很健康。我很少失眠的,倒是我身边的人整天和我说她们失眠。”

适合一个人做的事,当然括阅读。见面那天,江疏影还拿着一本山口百惠的传记在看。21岁的山口百惠在事业巅峰时毅然决然地隐退,与三浦友和完婚。

“为什么山口百惠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很好奇,想探究一下。”江疏影说,“她觉得,那一刻放弃所有是值得的。她做这样的选择,正是遵循自我。”

6

江疏影

不妥协

珍妮特·温特森在她的小说中写道:“你选择为之冒险的事,都体现着你的价值。”

这句话也适用于江疏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她都不向生活妥协—这不是较劲,不是指必须强大,不是指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江疏影会反问:为什么这就是成功了呢?),而是指,生活里永远有纷纷扰扰的声音,但她会忽略掉这些声音,按当下的想法做决定,且从来不后悔。

“ 后悔有什么用?人会后悔,是因为你会衡量,觉得它不值得。可你应该怎么衡量每件事情呢?它们不是1+1=2,你永远不知道一件事的价值。”

说起她上戏毕业之后,选择去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读传媒经济学,兜兜转转又回到国内,回到表演。对江疏影来说,这不是偏离航道的行程。“最初,表演对于我来说是无意识的行为。偶尔有机会读了上戏,我发现,别人都比我优秀,我想和他们一样优秀。可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喜欢表演,好像很多人和事都是这样,直到离开才知道有多喜欢吧,这就是表演给我的感觉,开始被动地接受,离开后,才发现心里面已经如此热爱表演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又回到了这里。”

7

江疏影

从江疏影离开,到她回来,甚至到现在、今时今日,还有无数人在其耳边不断说着,出名就该趁早啊,你错过了好机会啊。可对江疏影来说,这一选择除了让她确认表演对自己的意义,终究也造就了今天的她,“那段学习经历,我收获的东西,远远大于时间的成本。“

聊到现在的“欲望”,江疏影却沉思许久无果。倒是身边人先开口: “看出来了,没什么欲望,我们这次的主题得改成‘佛系’了。”江疏影恍惚觉得,那个激情澎湃的她似乎离自己很遥远。

她决定换一种思维去生活,让自己更快活的思维:“已经很幸运了—‘ 好’为什么还要‘更好’。人不是应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吗?发生的就是最好的。人最痛苦的是,拿自己没有的和别人有的去比,何必呢?为什么不看看自己有的羽毛,爱惜自己的羽毛呢?”

一连串诘问,终究是那句:“没有必要不快乐了,没有必要不满足了”。

两年间江疏影的变化—“真的有那么大变化?真的吗?”她一再问。我们给了肯定的回答。也许,两年后有机会再见,又遇到另一个她。

 

摄影:陈漫 / 策划:刘阿三 / 视觉统筹 & 形象:滕雪菲 / 编辑:姚金纳 / 制片:陆嘿嘿(KETCHUP STUDIO)/ 美术:奚海英(KETCHUP STUDIO)/  化妆:杨单 / 发型:Jason / 采访 & 撰文: 陈惊雷 / 编辑助理:Chara / 服装助理:欧妍淇、Flora、Kingsley Tsao / 统筹助理:王燕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