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廷懋 & 王涵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跳水队,亦可以永远相信施廷懋、王涵这对黄金组合。从2018 年正式组成搭档以来,世锦赛、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的女子双人3 米板比赛,她俩未曾有过败绩。看她们的比赛,观众是放心的,这是一种没有来由的笃定。比赛成绩出来,大家确认无疑,由衷地喊出一声:“看,我就说吧!”是为心证。
这份放心和稳背后,是她们日复一日的训练。从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3 米板项目夺冠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们经历了隔离和极其短暂的训练。全运会上,她们又夺冠了。“众所周知,这项运动,国内的水平比国外还高。”对王涵和施廷懋来说,和年轻的选手同台比赛,不仅不能松懈,更要赛出大师姐的风采。
施廷懋和王涵,这对出生于1991 年的跳水运动员,30 岁的老将组合,也让她们成为中国跳水队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尽管跳水是一个技巧类项目,但是有关她们的故事,不是比速度,而是用自己强大的内心和时间较量。
施廷懋 & 王涵
“看得见的努力,不算是真努力”
对于王涵的职业生涯,“跌宕起伏”足以说明一切。今年,30岁的她才迎来人生第一届奥运会,从郭晶晶、吴敏霞、何姿再到如今的施廷懋,她经历了中国女子跳板几个时代的更迭。尽管历经伦敦和里约两个奥运周期,但王涵都只能当替补队员,这需要时刻保持状态,以防主力队员有任何状况。但终究,她都没有正式站到奥运赛场。那段时间,她彷徨过,也犹豫过。“运动员心中都有一个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梦想,我也一样,我会秉持这种信念,让自己更加努力。尽管过去的10年不算顺利,但我从来没有消沉,更不会屈服于命运。”这样的坚持,让王涵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郭晶晶一直是王涵的偶像。她们既是老乡,又从事同一个项目。她亲切呼唤郭晶晶为“郭姐”。“小时候谁也不认识,只记得看第一场跳水比赛,就是2004年的奥运会,因为郭姐和我是一个队的,所以我那时候对她很崇拜。”当时,王涵曾经目睹备战雅典奥运会的郭晶晶不停地加练,“郭姐和我说,练不好就一直练呗”。从此,郭晶晶的这句话成为王涵职业生涯的座右铭。
心底里,梦想的金牌仍然鼓励着她硬撑下去,后来王涵便遇到目前的最佳搭档施廷懋。施廷懋的名字笔画很多,按照《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懋,勉也。“‘廷’是国家的意思,‘懋’指勤奋努力,‘廷懋’的寓意就是希望她努力为国家做贡献。”这是爷爷翻字典为她取的名字,也成为她的跳水生涯预言。施廷懋20岁成为第一个以地方队员身份拿到世界冠军的跳水运动员,21岁入选国家队,25岁才参加第一届奥运会,30岁参加第二届奥运会,跳水全满贯和四块奥运金牌背后,是她自登上跳板到现在八千多天的努力。而她觉得,“看得见的努力,不算是真的努力”。
施廷懋也曾有过心灵震荡的时刻。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后,她和吴敏霞聊天,“霞姐跟我说了一句话,‘奥运会对你来讲,只是一个开始’。”后面再去回想这句话,对她来说有特别深的感悟,“当时觉得参加奥运会、拿了奥运会金牌,对我来说已经是行业最顶峰,但后来的5年,让我渐渐明白,奥运会对我来讲,只是一个开始,人生中还有很多困难和抉择,等着我去挑战。”
成就冠军的,是一次一次的训练。“每天最晚5:55起床,6:10赶班车,从出早操开始一天的训练。每天如此。”王涵说,相比年轻运动员体力好恢复快,她俩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身体的疲劳。此时此刻,放在她们面前的功课,仍然是练习——练习把心态放平静: “比赛的压力不是这一两年积累的,可以说是十几年的积累,所以现在就是尽量让自己能够回归一个平静的心态。”
王涵
跳得就像“一个人”
东京奥运会上的施廷懋、王涵,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的她们携手站上最高领奖台,然后从托盘里拿起了象征光荣与梦想的金牌,认真地为对方戴上。赛后,王涵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分数出来之后,她和廷懋当即拥抱感谢了彼此,“她感谢我和她搭档,我感谢她带我拿到人生中第一块奥运金牌。”爱笑的王涵甚至喜极而泣,“努力了这么多年,终于轮到我上场了。”这是一个女孩帮助女孩的故事。在2018年成为组合之前,她俩的缘分就已注定。2010广州亚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施廷懋和王涵以总成绩315.60分夺冠。8年过去,昔日的两人再次重聚。
“缘分让我们相遇乱世以外,命运却要我们危难中相爱。”施廷懋哼起《光年之外》。重新组队自然需要付出更高的磨合成本。多年的刻苦训练,让她俩在技术动作上早已各自成型,这意味着双方都必须打磨掉某些既定的习惯和下意识的反应,稍微有一点细节对不上,都将影响整体发挥。王涵把与施廷懋的配合,看作“相互学习的过程”;施廷懋则将其概括为“搭档双人赛需要尽量去配合、适应对方”。带着新奇感,她们不断地磨合适应,一路走到了属于两人的第一个高光时刻,锃亮闪耀。
“就得靠梦想支撑,靠队友的互相鼓励!”王涵看着施廷懋,施廷懋立刻笑起来。“笑什么笑!”王涵笑说,“不准笑!”私下,二人一直被戏称为“冒泡组合”,“冒冒”是施廷懋,因为懋字太难写了,大家干脆用“冒冒”来亲切称呼。至于“泡泡”——王涵来到国家队之后,为了适应北京干燥的环境,每天睡前都会喝下大量的水,第二天眼睛都会水肿,教练看了,直接管她叫“鱼泡”。大师姐吴敏霞觉得难听,改叫她“泡泡”。就这样,“冒泡组合”横空出世。
采访现场,她们展现出“冒泡组合”欢腾的默契,一个人的话说完,另一个马上就能接上,她们时而打趣,时而互怼,但能感觉到有一种更深刻的情谊流动在两人之间。“其实,我们平常真的不需要说什么话,平常的训练,让我们俩已经默契到心灵上的沟通,一个眼神就懂了。”跳得就像一个人,这是绝大多数看过她俩比赛的人说得最多的评价。王涵提到,只要站在施廷懋身边,人就是踏实的,“只要跟着她的节奏,我就会跳得很好”。
施廷懋
2020年东京奥运会官宣推迟一年时,施廷懋的心态就完全崩塌了。“训练馆的门口不是有个倒数的牌子吗?昨天还没宣布延期之前,上面还是120多天,今天就变成了485天。我看到那个数字的时候,整个人就感觉,今天不要说是面对训练,连这个跳水馆我都不想走进来了。”伤病与延期的双倍打击,令她那段时间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加油”。在教练和队友的帮助下,施廷懋硬逼自己重新站上跳板,她终于战胜恐惧,训练也回到了正轨。
“你拉了我一把。”施廷懋很郑重地对王涵说,“我们都是持之以恒地为对方加油,每天都是‘我站在你身后’,你向前冲,我也向前冲的感觉。”这次她们在东京奥运会双人三米板获得金牌和一系列好评,本质上也是源于这种互相扶持和鼓励。“每一次,咱们携手一起拿每一个冠军的时候,就是对自己和对彼此的肯定。”
30岁的生日,施廷懋带着东京奥运金牌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生日——这是她在职业生涯里和父母一起过的第一个生日。“出来的时候10岁,回家已经16岁了,再次回去时,外公和婆婆都去世了。”就是这样一个地道的重庆妹子,当时就下定了决心,告诉自己,必须做出点成绩,必须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对王涵来说,佛系的态度其实是一种情绪稳定,该休息的时候休息好,该训练的时候玩命练。她们明白: “能让人变强的,从来不是金牌,而是通往金牌路上的一次次直面困难、问题,并勇敢战胜它们。”
“下周一起去训练啊。”王涵说。
“走。”施廷懋说。
施廷懋 & 王涵
Q&A:
希望给年轻运动员传承什么?
施廷懋:我们很羡慕现在这么好的训练条件,体能、康复、医疗、心理、专业……这些在我们那个年纪是没有的。科学训练可以把运动生涯拉得更长一点。真的,她们要好好地去珍惜这一点。
王涵:传承。你看从伏明霞到郭姐,这都是传承下来的。我很欣慰小辈都能上来,都能顶得住这份压力。
同时作为搭档和闺蜜,怎么转换两种关系里的不同相处模式?
施廷懋:这可能要分生活跟训练场上,我们两个要做一个调和。但其实不管我们是在配双人的时候,还是单人,我们都是有一定竞争关系的,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
平常会有什么爱好?
施廷懋:看国际知名运动员传记,看他们的家人给了他们很好的源动力,然后不忘初心地去坚持自己的梦想。比如,对足球领域的C罗,我就会很关注。
王涵:我家有两只猫,顺手养的,在国家队的时候我就在养,我这个月要去比赛,才拿回家的。我妈我爸每天都三炮、小妹的这样叫它们。
策划:Jakii / 摄影:李潇 / 执行 & 造型: 徐莎莉娅 / 编辑:王逸敏、宫哲怡 / 妆发:李欣辕 / 文:樵秩 / 造型助理:Lu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