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我的人生AB面

2021-10-27 来源:时尚COSMO
特邀五位将生活过成了“双面煎”的年轻人,来跟我们分享他们AB两面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平日里被诟病“古板”的程序员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台上“氛围咖”的脱口秀演员;白天在互联网办公室工作的佛系女孩,又是怎样一到晚上就变成全场最飒的DJ;还有踩着高跟鞋、雷厉风行的战略分析师,业余居然也能省出时间,坚持做KOL,积累超多粉丝;在演艺圈这个名利场之中的校草型帅哥,原来也能成为一礼拜不出门,钻研research的心理研究员;外表严肃、穿白大褂的精神科医生,一回家竟能变成COS界的“太太”?

7

在这个“斜杠青年”横行的时代,不少人将斜杠理解为主动push自己进入“996”的“自虐计划”。人生发展出的“条条大路”,在很多时候不是只为了通往象征着成功的罗马,或许是为了边走边玩。虽然很多时候,面和爱好不能重合,但你可以主动选择将生活翻一个面,将A面留给面包,将B面送给喜欢。

今天,时尚COSMO特邀五位将生活过成了“双面煎”的年轻人,来跟我们分享他们AB两面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平日里被诟病“古板”的程序员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台上“氛围咖”的脱口秀演员;白天在互联网办公室工作的佛系女孩,又是怎样一到晚上就变成全场最飒的DJ;还有踩着高跟鞋、雷厉风行的战略分析师,业余居然也能省出时间,坚持做KOL,积累超多粉丝;在演艺圈这个名利场之中的校草型帅哥,原来也能成为一礼拜不出门,钻研research的心理研究员;外表严肃、穿白大褂的精神科医生,一回家竟能变成COS界的“太太”?

他们每个人都在这条“柴米油盐”的生活之路上奋力前行,但又同时将自己的一部分热情挥洒给了自己的真心喜欢;或者说,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特属的“可以翻面的人生”。而只要你想,每个人的生活也都可以“翻面”。

 

Rose Zhu | 机的幸运来自于不停探索 

A面:穿西装的战略分析师 | B面:关注女性成长的全能KOL)

“是否要拥有B 面这件事很看个人,如果你是不能分心做两件事的人,那不如就安心地把一件事做好。像我这样的人,如果只做一件事就会很难受,所以即使我平时本职工作再忙,我也会分出一部分时间发展自己的B 面。并且,很多人平时真的是精力和时间不够,比如要求那些在投行或天天凌晨三点下班的人还必须得斜杠,那就太为难他们了。”

1

Rose Zhu

生活方式KOL是大多数人对Rose Zhu最为熟知的身份。在视频中看到她的第一眼,大家往往会被她一头蓬松的长卷发吸住眼球,她的穿着打扮又100%地符合了时下最in的“辣妹范儿”,再加上一副极具亲和力的笑容,“自信”且“特别”是她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她的卷发是天生的自来卷;但自信,却是这些年来她逐渐习得的心理状态。

在青少年时期,从众似乎是一种游戏的潜规则,独树一帜需要很大的勇气。在一群直发的小朋友之间,连自来卷的这点特殊也变成了“古怪”,“当时我还尝试过把自己的自来卷给拉直过。一直到去国外念书以后,我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拥有卷头发和黑皮肤的朋友,接触到了多元化的审美之后,我意识到我的美其实并不由外界定义,所以逐渐开始自信了起来。”

如果说,和自己的容貌和解是Rose Zhu变自信的向外的展现方式;那逐渐在“漂”的生活状态中找到平衡点,则是她对于自己内心的确信,这是一种向内的力量。从深圳到美国,再到北京,现在又到了上海,在陌生的城市快速地适应、融入,甚至找到归属感,似乎是她生来就带有的属性。去冒险和爱冒险这两件事,似乎本来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爱,才会去;去了之后,才会发现更爱。

“探索”是Rose Zhu的生活哲学:闲不下来,也不想闲下来。大学毕业之后,她就一边做着投资工作,一边在酒吧打工,教英语,还尝试做过一对一的瑜伽老师。回国之后,她一边在某快消公司战略部做着都市白领,一边在业余时间发展起了自己的KOL事业,从最早的英语方向拓宽到了女性成长、生活方式、运动类的内容上。除此之外,她偶尔还会充当一下翻译和撰稿人的角色。她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在单线发展的,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是她能够安心自处的前提。

战略分析师是她偶然参加一档节目并遇到了现任的公司老之后获得的机会。而KOL的身份,也是因为某天,她去上健身课之前被健身教练放鸽子,在家里突发奇想地录了一期“被放鸽子的英文应该怎么说”的视频,没想到就获得了不少的关注度。看似她现在的主业和副业都是生活给她分发的随机奖赏,并不是提前计划好的机会,这乍一听似乎有一些凡尔赛,但仔细思索这些机遇,也并非真的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过是她愿意比普通人多尝试一点,又或是愿意多做一些看起来似乎“并不那么有结果”的事时,反倒得来了意想不到的与机会的偶遇。

战略分析师和英语KOL看似是并不太相关的两份职业,但Rose Zhu似乎仍是从中看到了相辅相成的点,“我的不少同事在找KOL做推广时就会想到我,或是让我介绍。而我自己在做博主的时候,在战略分析中学到的品牌思维又大大帮助了我的博主之路。”

虽然这并不是Rose Zhu第一次让生活忙碌着,但是她偶尔也会有手忙脚乱的时候。“(做)斜杠(青年)最大的困难就是当两个事搅和在一起的时候,你在做A的时候又惦记着B,这时候就会很焦虑和痛苦。”学会全身心地沉浸到一件事,是Rose Zhu在斜杠之路上掉进过无数次“纠结之坑”后的最大收获。

Q&A:

只有自律的人才可以拥有不同的面吗?

Rose Zhu:其实我了解自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律的人,所以通常我会自己来设置一些“外界的压力”,比如我没法早起,那我就会约早上的健身课,比如我知道我偶尔会贪吃,所以我在家里不会放零食,了解自己的弱点,是变得自律的第一步。

 

周峻纬 | 实验室中的演艺圈打工人  

(A面:仍在探索的新兴演员 | B面:对心理学满怀热忱的研究员)

“其实无论你是斜杠,还是拥有AB 面,都要学会时间管理,才能事半功倍,远离那些把你的时间切得很碎的东西。然后把大块的时间整理好,使用整块的时间去学习。”

5

周峻纬

踏入演艺圈刚三年的周峻纬,还没跨过自己26岁的生日,却已经拥有了自己的AB面身份。机缘巧合下开启演员生涯的他,已经演绎了《琉璃》《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十二谭》等7部影视作品,仍在不断适应这个狭小又特别的圈子。可回过头,他又不曾和象牙塔实验室里那个自己告别。

毕业于麦吉尔大学的周峻纬拥有心理学、社会学的双学位,出道三载,也没有放弃对学术的研究:和道格拉斯研究院的小伙伴一起发表学术论文;Bilsker教授的《抑郁症护理手册》链接在他的微博置顶上,从2018年一直留到了今天;同时,他作为吉林大学Alpha Care心理实验室的项目顾问,合力传译更符合中国本土和国情的新“中国式”《抑郁症护理心理手册》。虽然高学历在演艺圈已不少见,但在出道后还继续学术研究的,实则凤毛麟角。

对于做演员这件事,周峻纬也并非一时兴起。虽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对于影视行业一直都有浓烈的兴趣,早从中学时就开始进修导演的课程,大学里也选修了音乐剧。演戏不易,如何“以角色的身份去生活”是演好一个角色的关键。周峻纬在演绎第一个角色—《漫长的告别》中的连舟—之前,就花了整整两个月去成为一个角色。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背景,也更好地帮助周峻纬去理解所演绎的角色的内心,他称之为由内而外的理解方式,这是研究员的身份所带给他的帮助和便利。日趋熟悉的演员身份,也给周峻纬带来了新的思考模式。同时,他学着行业内一些前辈的方式,开始更多地观察生活中人物的动作和微表情,以此由外而内地去演绎不同的角色。“人物是扎根于生活的,你无法脱离生活,无法离开你的创作土壤。”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周峻纬看来是充满着共性的,“不管是演员还是研究员,你都需要是一个心思非常细腻的观察者”,而这两种思维模式又在帮助周峻纬不断地丰富剧中的人物,同时丰富自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峻纬的生活像是分成了两条同时前进的平行线。身处国内时,他是个勤勤恳恳的新人演员,跑着通告,往返于片场和节目现场,接受着粉丝的支持和爱意,拥有着大众眼中的亮丽光环。而在加拿大,他又回到了普普通通的研究员的身份中,告别了妆发,架起了眼镜,一头扎进研究里,有时甚至一周都不出门。如果说,身为演员的他创造的是一个外化的故事世界,演绎人生,娱乐大众;那么身为研究员的他,便是徜徉在内化的精神世界里,丰腴自我,帮助他人。一边是世俗眼光里的光鲜烟火,一边是大众认知里的社会先锋,这两种看似相隔甚远的身份,却在周峻纬的身上平衡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存在。

Q&A:

用三个词形容你自己。

周峻纬:矛盾,追逐,还有一个我希望是善良。

这两种在大众眼里差别非常大的身份,你是如何做到自由切换的呢?是如何平衡这种AB 面的生活的呢?

周峻纬:谈不上切换,那更像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这两个人生毫不相干。虽然很累,但我还蛮喜欢,一边是虽然辛苦但在别人眼中非常光鲜生活,另一边是非常平静的生活,那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感觉。

 

子寅 | 一个程序员决定去说脱口秀

(A面:理智主义的大厂程序员 | B面:金句频出的脱口秀演员)

“很多时候很多人会觉得要兼顾AB 两面,时间管理是最重要的。但我觉得,只要你想做,时间总会有的。而如何面对同事因为你的B 面而产生的那些对你A面的质疑,甚至是不公平,才更重要,尤其是在一些竞争很激烈的公司。那我的建议很简单,保证心态,不要辩解。”

4

子寅

程序员子寅的职业初启蒙,来自我国古早偶像剧《白领公寓》,其中的男主被塑造成一个天天打领带、注意着装、脱离了程序员群众的杰克苏。深入职场之后,我们多少会发现,这与本行业的真实情况并不相符。

子寅是那种穿格子衫上班的程序员,在《奇葩说》第七季的舞台上,他以一句“已回未支付”征服了万千社畜。考虑到从第一份工作至今,子寅已在大厂待了11年,熟能生巧,深谙其道,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需求”里很可能带了点真情实感。

子寅强调理性。在理想状态下,他的一天会这样展开:十点到公司,用一小时捋捋今天的任务,再用一小时改改昨天的bug,查缺补漏后就可以午饭了,到下午,先集中精力写三小时代码,认真执行上午给自己安排的工作,其间不碰其他需求,然后是下午茶,处理一切新增的事务,在晚上八九点收工回家。

分配下来的任务周期从两周到两个月不等,子寅提到,分辨一个大厂员工有没有经验,要看他能把自己的工作拆分到多细。子寅会把所有手上任务拆分到每一两个小时需要完成的程度,这是他工作五年左右攒出来的经验。他表示,拆得越细,执行越好,正反馈越多。

这套方法也被用于他的脱口秀创作,让这个拖延症很强的人从未延误过任何一次deadline。一旦任务确立,子寅就会像一个完美的执行家,主动为自己找到接口,然后以结果为导向,倒逼自己达成自定的KPI。

脱口秀领域会以“能否开专场”为标准,衡量一个人段子的数量和质量。从《奇葩说》离开后,子寅短暂失落了一会儿,此时距离他的生日还有两个礼拜,子寅立刻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在生日那天开个专场。他像之前一样倒逼自己,拆分任务,用14天,将自己的段子补充到60分钟,撑起了一个专场的长度。

关于子寅在线下表演脱口秀的契机,网传版本是:在北京东城的一家小酒馆里看第一场线下开放麦时,子寅觉得自己也能说好,就报名上了场,并一战成名,被人挖掘。但子寅表示,这一版的主线剧情还不够完整,实际上,演出不是他临时起意,提前两周,他就得知这家家附近的小酒馆开放麦开始报名的消息,报了名还不算,子寅定了主题,写了逐字稿,又把稿子背了几遍。“没有什么是突然的,”他说,“我不爱打无准备的仗。”

这样,2019年9月,子寅第一次上开放麦,12月,他进行了第一次商演,转年过来的5、6月份,他参加了《奇葩说》的海选……子寅就这样走向越来越大的舞台。11年间,子寅共换过6份工作,其拥有的职业身份里,以游戏开发设计最为长久。子寅觉得,脱口秀和游戏到最后,研究的都是心流,“都是flow,一个优秀的游戏设计师和一个优秀的脱口秀演员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调整节奏,怎么合理组合每一个波峰波谷,让大家更为高兴。”

整体来看,子寅是一个统一的人,他自如地在正经和搞笑两种模式间切换,也很高兴地发现自己两重身份间的互动互助。

他说,游戏研发经验,让他在脱口秀上手时期,快速理解了它的理论逻辑;而线下讲脱口秀的经历,又让他能够更清晰地感受人的情绪变化,帮他把那些想象的画面更合理地建构出来,反哺着他的游戏创作,让他能够更好地把握一个金币该在地上弹几下、又用什么速度进入你的口袋的问题。大厂程序员是一个带有年龄焦虑的职业,但他渐渐不再慌张,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刚好相反—伟大的脱口秀演员的素材都来自他丰富的生活。他谈起自己最欣赏的球员史蒂文·杰拉德,几次在最后时刻上演惊天逆转,给人带来绝境逢生的鼓舞。他被杰拉德指引,希望克服一切,向更深的地方走去。

Q&A:

大厂是一个允许情绪化表达的地方吗?这会促进或阻碍你的脱口秀文本创作吗?

子寅:大厂对于情绪化的输出其实还谈不上鼓励还是不鼓励,因为大家其实都挺不善于表达情绪的,但你如果问我的观点,我是倾向于大家要在一定程度上用情,如果你用得好,你就能更好地表达清楚你的意思,能更快地驱动大家去完成一件事情,比如你哭一哭我就知道你这个修改意见真的很急了对吧?而且大部分时候,我们也真的高估了自己理智的表达能力。

 

Lynn | “冷圈太太”竟是精神科医生

(A面:马上要读博的精神科实习医生 | B面:沉浸式欧美系Coser)

“我觉得大家就是遵循‘量力而为’四个字吧。人的精力和时间就那么多,适当放弃一些过于苛刻的‘完美主义’,毕竟也不是每一面都必须要做到最好。再说,有些时候就是不得不舍弃一些东西,有舍才有得,也给自己一些可以提升的空间嘛。”

3

Lynn

Lynn 是在大二正式成为一名coser的,她扮演的角色多出自欧美影视作品。2011年,《雷神》上映,杰瑞米·雷纳扮演的鹰眼小小露了个脸,就在Lynn心里荡起一圈涟漪。第二年,《复仇者联盟1》上映,Lynn开始为这个“最接近普通人的英雄”深深着迷。这一年,广州举办了目前仍在举办,但当时规模不算很大的展会,Lynn在微博看到消息,想了一会儿就买了票,以一身女生鹰眼装扮参加了展会。

这是Lynn第一次cosplay的经历,这个角色的完成完全靠她自己:首先是确定性格,然后是设计服装、制作道具,之后是反复试妆和最后定妆,以及展会当天以鹰眼身份进行的绕场交流。这也几乎是Lynn延续到现在的cosplay方法论。

作为coser,Lynn的许多做法不算主流:她没有单独的C名(coser name,coser与伙伴交流时的自称,是cosplay圈不成文的署名规矩),LK就是她三次元使用的名字;她热衷冷圈,总结过搞冷圈cos的三种方式;她不靠照片记录cosplay的过程,而是用身体的经历切身记住。

从2012年夏天开始cosplay到今天,9年过去,Lynn只完整出过8套角色,因为她在三次元读了一个实在是太忙太忙的专业—精神医学。医学生有着漫长的培养线。Lynn已经结束了本科5年和研究生3年的学习,今年9月,她将继续返校读博。

Lynn不是那种坐门诊的医生,她的工作主要在研究室里展开,课题是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表现,属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具体来说,就是每天与约好的孩子、孩子家长一起做临床试验,采集信息,研究疾病规律和治疗方法。

作为coser的她和作为医生的她大不相同,“说成是两个人也可以。”Lynn表示,cos时会更随心一点,工作上则需要完全的平静与耐心。

在Lynn这里,ACG不是一种对现实的逃离,她对自己的专业拥有极高认同感,但也同时承认,即便是最喜爱的职业,也一定存在某种让人感到累和消耗的部分。具体到Lynn,医学实验周期很长,不像临床的医生,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们在一点点好转,可以知道孩子们读什么学校、有什么爱好,科研医生们少了这种直接的亲切感;并且,一项医学研究的成果需要多年才能推广到临床,加之精神科也属于国内医疗圈的冷门科目,即便做足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仍会有一些无力时刻。也是在此时,Lynn感到,还好有另一个世界。

Lynn日常喜爱穿着哥特风衣服,但因工作常常要跟小朋友打交道,Lynn严守着两个世界的界限,她的微信朋友圈只发工作内容,她的C服、道具就挂在家里衣橱里,由于从没主动提过,她的父母和同事至今没发现她coser的身份。Lynn还在以缓慢的速度扮演着她喜爱的角色,她迷恋这样的时刻:换好装扮,然后把一半的灵魂交给镜中的人。

Q&A:

你的二三次元身份之间互不相通,不光是参与研究的孩子,连父母、好友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

Lynn:孩子们不知道应该是因为我有刻意切割,父母朋友不知道应该是因为我从来没有主动讲过,而且我的社交媒体账号并不混发,微信只发工作,微博因为医生的身份也几乎不发三次元的内容,不过我的朋友里如果有非常非常熟悉潮流文化的,可能也能判断出来。

 

SUNK | 成为一个大厂女明星需要分几步?

(A面:佛系的市场部“女工” | B面:暗黑派的天赋型音乐人/DJ)

“给大家几个保持work lifebalance(劳逸结合)的小建议:1. 当下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妄想做好万全准备再去做,因为没必要,不要拖延;2. 合理分配工作和生活,还有兴趣,按照优先级做最重要的事情,舍弃不需要的枝节;3. 相信自己,不需要跟别人比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

SUNK

SUNK以一种高效的方式生活着。她既是某互联网大厂的市场专家,也是一位独立电子音乐制作人和DJ。

2009年,SUNK结识了北京最早一批电子音乐同好,大家一起活跃在音乐节和club里。直到2017年,她真正成为一名DJ。

一件常被误解的事情是,DJ并非即兴的工作,它不仅需要表演者先学习DJ混音技巧,演出时还需要进行实地的而非脑中的排练。从对场地氛围的预设,到寻找符合的音乐,到完成编排,再到在场地预演,有些时候还需要拟好plan B,SUNK通常要用一到两周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准备一场线下表演。

这样表演了约一年,像许多DJ一样,SUNK也萌生了制作原创音乐的念头。此时,“市场人”的基因也让她敏锐地判断出,下一个风口就在电子音乐。SUNK投入更系统的学习,从软件和乐理知识,“我不是要在这里面占据一席之地,这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但我希望自己先干这件事,不要等风口来了,才发现这事跟我没关系。”自学了一年后,SUNK发布了自己的首支单曲,随后,她在短短时间内一共发布了15首歌曲,其中包括一张专辑、一张EP,她的全新专辑也将在2021年9月发布。

大厂市场人的思维,让SUNK注重包装的“整体感”—SUNK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内容是不会被人记住的。她为每张专辑制定了明确的slogan和副标题(专辑名和歌曲名),这些slogan通常带有清晰的情绪或内容指向。SUNK希望,自己提供的产品,既能做到预算范围内的最完美,也能尽可能地表达自我。

她目前在一家倡导“快乐工作,认真生活”的大厂工作,一周加起来能有大概一天的休息时间。这一天的时间,SUNK储存体力、掰开揉碎,基本均分给DJ和原创音乐创作两件事。对于所有感到时间不够用的朋友,她的方法总结为4个字:提高效率。

SUNK有着极高的执行力,每年年初,她都会像在大厂里制订工作计划一样,为自己定制音乐的KPI:今年要出一张怎样的专辑,要去哪几个还没去过的城市,要演出哪些不一样的东西……年末整理回顾的时候,她会发现,这些目标通常会超额实现。她说: “有时候在演出的时候,我也会做年轻人群和特定人群的用户洞察,经常演出也会让我在工作中迸发出更多的灵感。”

由于发朋友圈不屏蔽同事,也在公司年会上进行过表演,SUNK曾是上一家公司的歌星,“电梯里能遇到粉丝的那种”。问SUNK,在一家大公司里面成为一个人尽皆知的明星的好处是什么?答: “当然是提需求贼简单啦,我过去之后说,这是我提的需求就很好使。”嚯,“女明星”的特权在大厂也好使。

Q&A:

你的工作、DJ 和音乐创作给你的成就感相同吗?

SUNK:工作主要体现在不知道怎么和初次见面的对象开启话题时,就可以抛出这个职业身份,因为你负责的项目和你的作品就是你的名片嘛;DJ就是看到全场所有人被你的音乐吸引、调配,投入地听和跳;音乐创作是完全地探索我自己喜欢的话题和表达自我吧。

 

编辑:贺植阳 / 拍摄:裴瞳瞳 / 撰文:韩哈哈、颖舟、贺植阳 / 造型:欧文淇 / 妆发:杨楷淳、小豪 / 插画:舒寜兒 / 视觉:玉清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