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老板
石老板姓石,但是“老板”既不像周奇墨人称“周老板”那样代表艺术成就,也不用来表明他拥有一家公司——至少一开始不是。最初只因他以“网吧老板”为网名,被同学们戏称“石老板”,多年后上台说脱口秀,就用了这个绰号。
石老板真正成为老板的那一年,公司除了他自己,员工只有一个,业务只有一项,就是每个月组织两场脱口秀演出。没多久,石老板就找到机会把周奇墨拉入伙,晚上俩人结伴去演出,白天一块儿去看场地、发传单。两个演员撑一场演出还是有点儿单薄,急需把另一名脱口秀演员刘旸教主也拉过来,三个人轮换着演。于是,石老板苦口婆心地劝FEATURE /专题说刘旸教主辞去新东方教师的高薪职位,全职来做脱口秀。
那段时间,北京的脱口秀演员之间都在流传:石老板最近有点儿不对劲,到处“忽悠”人跟他去做脱口秀。其实,石老板这么做也不光是一起凑演出的问题,他相信,大家都来做脱口秀,就有可能一起做出更多更大的事情,把现在大家都在玩票的脱口秀做成一个行业。可是,当时他手里什么都没有,下一步要干什么也没想好,就跟人说“来了咱们一起想一起干,大家都不来这事就成不了”。听起来像是在画饼,但是一个行业的创始之初也许真的需要有人敢于画饼。
一个计划
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就读时,石老板看黄西的脱口秀演出视频、周立波的《一周立波秀》以及李立群的单口相声《台湾怪谭》,看着看着自己也想做这个,研究生读完回国,进入金融行业,业余时间就在北京讲脱口秀,刚开始讲的还是英文。
有一场演出,石老板表现不好,一位同行对他说:其实你是可以演好的,但是你好像一直都没有全力以赴。
那句话成了一个引爆点,让石老板决心辞职来说脱口秀。当时,他已经工作三四年,不太看好自己在金融行业的发展。脱口秀这边呢,还算不上是一个行业,那会儿一场演出挣两三百块钱,一个月就两场演出,北京有脱口秀演出的酒吧都被他跑遍了,演过最大的场子大概有80位观众。
带着一点儿盲目自信,他从情感和商业的角度上都看好脱口秀。从小听相声看小品,觉着这种艺术形式已经逐渐丧失活力,自己想尝试一个新的喜剧形式,这些年的演出效果也证明,脱口秀就是这个新的方向。
2015年全职做脱口秀演员的石老板,第二年年底又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开一家喜剧公司。
这一年,脱口秀演出越来越多,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脱口秀内容越来越好。2016年底,石老板在商业计划书里写了这么一句话:做一家综合的喜剧内容的服务公司。单立人喜剧公司成立以后,组织演出之外的第一件事就是编写适用于中国的脱口秀教材,之后的这些年,总有来自昆明、兰州等全国各地的脱口秀演员告诉石老板“我是看着单立人的教材入行的”。
今天,单立人的大部分日常管理及运营事务由团队打理,石老板的主要工作是和演员们讨论创作、研究新的喜剧形式。从一开始,单立人就乐于尝试各种形式的喜剧风格,美国的Sketch、日本的漫才,先搞清楚其中的原理,然后琢磨怎样把我们的话语体系与之相融合,不停碰撞之下,单立人做出了播客节目,也尝试了综艺和比赛,搭出一个丰富的作品架构。
“多看这些可能性,才有可能拓宽自己,做出新的东西来,”石老板说,“要不然,公司提供的资源和平台就只是让大家说单口喜剧,没有其他可能性。”毕竟,单立人一方面了解喜剧的用户和市场,一方面也更了解喜剧的理论、机制和本质,这是独有的优势。
石老板
一张蓝图
当年石老板画的那张饼,“来了咱们一起想一起干”,一定程度上成了真。2016年底的商业计划书,现在看,基本上是按照计划在一步一步实现。
今年,单立人喜剧作为内容战略合作伙伴,深度参与了米未制作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单立人与优酷联合制作的一档新的脱口秀节目也即将推出。商业方面,单立人帮助《财新》做了一个脱口秀节目,与快手推出“十周年周年庆”,之前与美团买菜做了联名小龙虾,帮助头条做了“巨量引擎创意节”,这些跨界合作都在利用喜剧助力各行业的内容营销。
单立人还在不断创新,团队里有优秀且经验丰富的编剧、演员和策划,未来他们还将制作影视剧。
再过三四年,他们现在的讨论又会孵化出新的喜剧形式。喜剧是非常受欢迎的讲故事的方式,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幽默的故事,而每个行业都需要讲述自己的故事,单立人把多年来对喜剧的理解和技术运用到各个领域,就会呈现更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归根结底,单立人在干什么呢?石老板打了一个比方,单立人好像一家科研机构,为喜剧行业勾画一张蓝图,如同一个新城市的建设草图,设置好图书馆、篮球场、超市、银行的位置,每个人进到蓝图里,会在里边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这个城市进行再塑造。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回答了喜剧行业的“我们现在有什么,未来要做什么,还会往哪个方面去发展”的问题。
创业至今,石老板基本上没有过慌张或担忧,单立人也不像大家猜想的“是不是不挣钱啊”。在石老板看来,公司挣钱,一要业务能力拔尖,二要有市场需求,这两点对单立人来说都没问题。经过多年专注于喜剧内容的研发和实践,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
作为一家偏研发方向的公司,不可避免地,单立人培养出来的很多人最终输送到了其他公司和平台。对于人才,石老板的定义和市场的定义不太一样,就像研发主管和产品经理对产品有着不同的评判角度。
很多人问过石老板:为什么单立人不做网剧?为什么单立人不做一档爆火的综艺节目?石老板的回答是:我们去做那些的话,技术迁移得太多了。大家都有各自的优势,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去生根发芽。单立人生长成这个样子,是基因决定的。
“假如今天有人带着资本要做一部网剧,能够在市场上找到100家制作公司、十几家平台,但是基本上找不到一家内容供应商,能把剧本变得好笑,”石老板说,“这就是机会,想做脱口秀喜剧相关的专业的公司这么紧缺,我们为什么不用对外做太多的宣传,因为我们在这个行业立住了,有稀缺性。”
两个方向
2019年的一天,石老板突然发现,入行时自己想要的都得到了:演得越来越好,全国巡演,跟谁同台,上节目,接受采访……目标差不多都完成了,自己还能干点什么呢?以前觉得办个千人专场了不得了,回头一看,全国巡演了20个城市,再去20个城市,或者再去上个节目?量的增长已经不能满足自己了。
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实现了这些之后,没有获得想象中那样的满足?脱口秀把石老板带到了这里,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面临新的可能,也需要新的目标和动力。
现在,石老板在两个方向上找到了新的热情和成就感。一是成就更多的演员,关注他们的喜剧方式和思想逻辑,看哪些喜剧形式更适合他们,比如周奇墨参与《脱口秀大会》、刘旸教主、小鹿、毛冬参与《奇葩说》等等,担任《听姐说》的节目内容顾问,自己也得到了扩充。
另一个方向,是他一直在做的研究喜剧形式。比如,情景剧台词的喜剧化,如何使用喜剧创作的手法把台词变成喜剧结构,同时与剧情结合、与人物性格相吻合。比如,我们对美国的创业史了解不少,因为美国的创业史输出足够多并且好看,那么,中国各行各业的创业史谁来书写?“我们作为喜剧人,不能说21世纪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喜剧还是90年代的小品,”石老板认为,喜剧人也要参与讲述中国的创业故事。
现在石老板很少演出了,因为没什么特别想讲的。他发现脱口秀演到最后,个人的情绪自然会往后放,就像“全世界给你15分钟,你想对这个世界说点什么”。
他觉得,喜剧人的使命是让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喜剧化解心中的不快。因为喜剧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喜剧的表达不会树立敌人,它在传递一种“我在开玩笑,我是愿意跟你沟通的,我没有骂你,没有攻击你”的态度。
正邪对立是不会产生喜剧的。“我是好人你是坏人构不成喜剧,”石老板说,“我是一个95%的好人,有一个奇怪的缺点,你是95%的坏人,有一个可爱的地方,喜剧就发生了。”比如,一个社会大哥喜欢美甲,被仇家报复的时候,“等一下!不要剁他的手!让我看看,真好看。”做喜剧要在一定程度上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与多元。
采访、撰文:Maggie / 策划、编辑:暖小团 / 服装造型:傲寒 / 美术编辑:孙毅、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