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冷食
人们在夏季对消暑甜品的渴求有增无减,进而衍生出各类制冰方法。在古代制冰业出现之前,夏季清冷的泉水或溪流是天然的快乐水,一直到商周年代,夏季食用冷饮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恰如《诗经》所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藏之凌阴。”为了制造冷饮,当时的人们想尽各种方法保存天然冰,默认的做法是在冬季到来时加紧凿冰并储存,需要时再拿出使用。
为了更好地储冰,专门用来藏冰的冰窖“凌阴”与专门掌管天然冰的官员“凌人”应运而生,根据《周记·天宫冢宰》的记载: “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供)其冰鉴。宾客共冰。”
早期制冰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冷饮行业的成熟,《楚辞》提到的“柘浆”和“瑶浆”,便是经过冰镇后的甘蔗汁与各种鲜果榨汁加工后的糊状冷食。但冷饮真正成为普通人得以享用的食物,已经是唐代之后的事情了。
唐朝时,街市上出现了专门出售冷饮的商人,《唐摭言》中便有唐时盛夏蒯地人卖冰于市的故事。最简单的冷饮是用甘蔗汁加入撒了盐的冰块里,并在其中插入一根小木棒,这成为冰棍的雏形。后来更是出现了一种名为“酥山”的冷饮,先将牛奶的提取物“酥”加热至软化,再淋到专门的容器中形成山峦的造型,放入冰窖中冷冻而成,形似今天的牛奶沙冰。
文化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使得冷饮业在宋代迎来了一个小高峰。杨万里诗云: “帝都六月日停午,市人入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这首诗描绘出夏日人们靠甜品冰饮解暑的场景。北宋之后,市面上各种冰酪、柑橘冷淘、冰镇甜酒供不应求,不同口味的冷饮相继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到了近代,随着冰箱的出现,人们渐渐有了更为稳定的冰源。只不过在冰箱刚刚发明的年代,并不是人人都能靠这笨重的机器收获夏日的清凉。在一江之隔的中国香港,冰室成为当地人的消夏好去处。冰室这种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既有当年“冰酪”“酥山”的影子,又融入了英国殖民的影子,例如粤式经典甜品红豆冰,便是中式甜点红豆汤和欧式刨冰与炼乳的结合。
从凌阴到冰室,夏日冰饮也从神坛走向民间,拯救了酷暑之下人们无精打采的胃口,顶着烈日囫囵一口冰饮,再苦的炎热也能落肚化解。
『南方』 消暑甜品
南方地形复杂,群山环绕,不同地区共享着同一份炎热,却因为彼此的小气候而各有不同。气候的差异,慢慢造就了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有的地区钟情微涩回甘,把苦尽甘来的道理一碗碗喝进肚里;有的地区贪恋爽滑,像极了当地人直爽畅快的性格;还有的地区独爱异域风情椰林飘香,仿佛一口就能饮尽椰林树影水清沙白。
【广东】 龟苓膏
作为糖水大省的广东,在解暑甜食上也应有尽有,但龟苓膏始终是绕不过去的那一碗,哪怕在严格意义上,它与甜蜜并无关系。广东人自小培养起来的味觉习惯,变成了专属于夏日的记忆。长大之后,用龟苓膏加蜂蜜代替珍奶,童年时被放大了的苦涩,随着时间被慢慢稀释。对于这种“自讨苦吃”的行为,广东人也能说出个道理: “吃得苦中苦的广东佬,方为人上人,甜甜的惹痰,不行的。”在炎热的夏天,煲汤油润,糖水甜腻,龟苓膏反而更加令人心安。
【云南】 泡鲁达
泡鲁达本是缅甸的甜品,传入我国西南边陲之后,在西双版纳等地落地开花,成为傣族的特色消暑甜品。传统的泡鲁达至少要包括十多种食材,先用牛奶和椰汁做底,搭配上煮到弹牙的西米、紫米、木瓜冻,椰丝与炼乳的浓郁香气丝丝入扣,最上面烤到酥脆的越南硬壳面包干一定不能少,刚吸收椰汁却依旧保持着酥脆,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口感;进阶一点,还会加上一颗冰淇淋球与云南当地的芒果。夏日西南风情,尽收碗底。
【川渝】冰粉
不是手搓的冰粉,不能算合格的冰粉,这是川渝人不可让步的原则。将冰粉籽包在纱布袋子里,用常温的矿泉水反复搓洗,会透出滑腻的黏液,静置个把钟头,黏液变成淡黄色的半透明凝胶,比果冻更脆韧一些,格外顺滑爽口,和用冰粉粉冲出的冰粉不可同日而语。炒得香香的花生碎,土红糖熬制成的红糖水,还有山楂片、白芝麻垒成尖尖。也可以把红糖水换成醪糟汁与小汤圆,做成三鲜冰粉,少了醇厚,多了清甜,解暑似乎从来不是难事。
【福建】烧仙草
烧仙草在近几年成为各大奶茶店的大热配料,殊不知在我国南方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烧”在闽南语里是热的意思,最早被客家人称为“仙人粄”,兴盛于福建闽南一带,后来又传至中国台湾。福建的夏天湿热而黏腻,街头巷尾都能找到烧仙草的摊位。一碗冰冰凉凉的烧仙草,能将五脏六腑的闷热都清除得一干二净。在大多数福建人的记忆里,沿街售卖的仙草,撒上白砂糖或是蜂蜜,只需五毛钱一碗,是从小吃到大的夏日美味。
【海南】清补凉
在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清补凉成为一种风靡已久的消暑甜品,甚至被海南人戏称为夏日的移动空调。在这座热带海岛上,无论是椰子水、椰奶还是糖水清补凉,都透出阵阵岛屿风情。老椰子榨汁,嫩椰子取肉,杂粮水果做底料,还有海南独一份的鸡屎藤或者冬瓜薏,最后撒上一把花生碎、葡萄干或椰丝,装在承载了几代人情怀的公鸡碗里。食客们趁着夜色,就这样挨着墙在塑料板凳上排排坐,晚风吹不散浓郁的椰香,留下的是甘甜和清凉。
『北方 』消暑甜品
在一般人的记忆里,南甜北咸才是正解,事实是甜食虽然不是北方人一日三餐的主角,却也慢慢建构起夏日解暑的日常场景。自古以来,我国的饮食体系便以一道宫墙为界,分为内外两边。一边是歌舞升平的宫廷盛宴,因为权力而显得格外遥远;另一边,则是喧哗热闹的市井烟火,犹如《东京梦华录》里的画面,食肆酒楼,沿街摊贩。尤其在北方地区,以京城为中心的宫廷文化向周边辐射,再加上历朝历代民族融合的影响,使得北方的消暑甜品都有了些许或异域或典雅的特点。
【北京】 果子干
果子干在北京话里是定义一类食物的统称:即用各类果干做出的吃食。琥珀色的柿饼,橘红色的杏干,雪白梨片甚至是藕片,都可以变幻出一碗夏日消暑小吃。旧时,三伏天还没到,就会有“打冰盏儿”的小贩手持两只铜冰盏,敲出有节奏的响声,沿着胡同巷口叫卖。温水浸泡过的果子干在锅里慢慢熬煮,煮到细腻绵稠,加入桂花糖汁冰镇,装在蓝花瓷碗里,与酸梅汤、煮红果一齐成为夏日的“清凉饮品”。
【兰州】甜醅子
兰州当地干燥的气候,无疑更适宜莜麦或者青稞的生长。农忙之后,余下的粮食则可以制成甜品。去掉瘦凿,再三搓舂,煮熟晾凉之后的谷物,会在酒曲的鼓动之下散发出轻盈的酒香。白生生、蜜汪汪的甜醅,用不上过多的藻饰,只需一碗沁凉的水冲下,就足以激发出那种醇厚的酒香和如饴的甘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有了这碗甜醅,夏天的夜晚多半省下了一顿饭。
【陕西】 冰酪
西北的土地虽然没有江南水乡的肥沃,悬殊的昼夜温差却同样赋予了果实极高的甜度,算是另一种天时地利,得以把嗜甜的爱好留在这里。冰酪大致可以理解成介于冰沙和冰淇淋之间的冰品,自唐代以来就是都城夏季的热门冷饮,堪称现代冰淇淋的雏形,更有“色映金盘分处近,恩兼冰酪赐来初”的记载。今天在陕西西安等地,夏季一口冰酪仍然是大多数人的心头好,舀上一勺在嘴巴里慢慢抿开,顺滑且香甜。
【安徽】冰酒酿
安徽作为一个一直以来被忽视的美食宝地,也暗暗藏着夏季消暑神器—冰酒酿。在蚌埠等地,夏季的冷饮售卖车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头牌便是一碗碗掺着米酒香气的酒酿。糯米在夏天来临之际拌上酒曲,在时间中静静发酵,酒汁滤过,剩下的便是饱含香醇的醪糟。最传统的冰酒酿,便是以醪糟为原料,再加上煮到软糯的赤豆或者绿豆,用冰水冲开,搅拌开来,豆子的甜味与米酒的香气掺杂在一起,呈现出淡淡的粉色与绿色,口口甜蜜。
【东北】马迭尔冰棍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上人流如织。人们一半在华梅俄餐厅前排起长队,另一半则直奔对面的马迭尔。虽说吃马迭尔冰棍不分季节,但初来乍到的游客也轻易不敢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天气当街舔冰棍。相比之下,还是微风吹拂的夏季更为宜人。马迭尔在清朝由犹太人带入哈尔滨,也算得上名副其实的老冰棍。鲜奶加鸡蛋的组合非常朴实,就像东北民风一样豪爽大气,但依旧挡不住它扑面而来的充盈、扎实和满足。马迭尔成为夏日生活里一抹跳脱的甜。
南方的闷热,密不透风;北方的夏季,太阳高高挂起,分分钟让人一滴汗摔八瓣。一日三餐的饮食基调之下,甜是最易得的调和,或是清冽可人,或是醍醐灌顶。
匆忙的上班族经过,三五分钟打包带走;赋闲在家的老人,走进店面悠悠坐下。人们对夏日甜品的喜爱始终如一,一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便是对其最好的注解。
编辑:王逸敏 / 文:林爱肉 / 摄影:陈辉州 / 视觉:玉清 / 场地支持:朝物夕拾 / 甜品制作: El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