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黄建新 | 活力就是未来

2021-08-13 来源:时尚芭莎
《建党伟业》后的第十年,黄建新又一次执导同题材的主旋律电影《1921》。他说自己在这十年里“越来越关注心灵,关注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与他们理想之间的关系”,他想通过一个有烟火气的生活化叙事,细腻诠释建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让当代年轻人找到共鸣,思考青春的意义。

2

黄建新

2020 年7 月1 日,电影《1921》在上海开机。围绕“中共一大”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展开,平均年龄只有28 岁、为一个共同目标和理想奋斗的热血青年,相聚上海,突破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顺利召开“一大会议”,见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和十年前创作《建党伟业》相比,这一次黄建新导演更加强调“温度”。“我们回到电影最初的逻辑——把所有注意点集中到人物,从人物的生活习惯、表达方式、情感等一点点展开,让观众与角色产生联系。”像搭一张网,一个帐篷,周围钉满木桩,观众站在里面,就看懂了结构和关系。

“中共一大”会议开在上海,他请来上海籍导演郑大圣做联合导演。拍摄基地在车墩,上影厂的一级美术师和老师傅们,与华建集团通力合作,花费三个多月,一比一复刻了一大会址、二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和博文女校等实景。黄建新说:“我们在车墩不是搭景,而是造房子。”

由于这些原址属于老上海石库门建筑,临近搭建结束时,地面的石块路已经铺了一多半,黄导一看不行,太平整了,没有历史的痕迹,要求重新铺。因为要“铺出自然错落的手工感”,括石库门人家的厨房,都是复原老上海本地风格的灶台,烟囱是真的能冒烟。影片拍摄期间,主演说“黄建新导演,连一个花瓶的位置都能看出问题”。

黄建新为建党故事丰富了大量生动细节,观众能看到“一大代表”吃上海老字号的“乔家栅”汤圆;李达和王会悟这对新婚夫妇,挤在6 平米的小房子相互打气,为编辑杂志、参与筹备“一大会议”而彻夜忙碌;王尽美、邓恩铭会热情地围着刘仁静,打听“五四运动”的情况,宛如“追星现场”,而当时年轻人们的“偶像”,是为救亡图存奋力呐喊的学生先锋。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细节,看到他们就像我们身边人的生活日常,但是,这些年轻的先辈为了理想,却舍弃自己已有的东西。其实,很多‘一大代表’当时的生活很好,并不是活不下去,但依然为了革命放弃了安稳的生活。他们为什么这样?这里面就有他们的坚定信念,有他们对改变中国未来的强烈追求。”

1

黄建新

1921,看历史的横截面

一旦开始阅读“一大代表”的早期文献以及他们的回忆录,会发现许多非常生动、有趣的细节,这些故事会令人感到兴奋吗?

通过大量深入地阅读这些人物原型的资料,你发现他们的故事很有魅力,每个人都是传奇,每个人都能拍一部电影。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丰富到我们瞠目结舌,看史料的时候就觉得太好看了。有些史料提供细节,有些不详尽的地方,又提供很大空间和想象力。

您觉得吸引观众了解真实的历史并发生兴趣,这件事其实适合影视工作者来做吗?

我们拍《1921》,也是希望通过一个故事,能比较通俗地把厚重的史料通过影视化表达,介绍给年轻人,他们有了兴趣,尽可能再去看书。电影是一个入门了解的途径,我们需要让大家认识到那段历史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

拍《建党伟业》时已经做了一轮资料查阅,十年过去,面对同样的故事这次有哪些“新料”?

这次策划编剧团队去了国外资料馆查找,在日本警视厅档案资料里发现,有电报显示日本共产党员曾计划到上海(参加“一大会议”)的消息,而日本特高科计划进行破坏;另外,上海法租界工部局接到过警戒“一大会议”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信息。在这些史料基础上,我们丰富了日本和欧洲两条故事线,合理化加入了谍战、追车等类型化元素,让电影的戏剧冲突也更强烈。

党史大多从“五四运动”开始讲述,选择加入国际视角,是否为了避免观众“审美疲劳”?

加入国际视角,服务于丰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1917 年的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深刻影响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发展,觉醒了一批“新青年”。所以,影片中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如何来到上海的展现,以及他在“一大会议”中的角色。这次我们专门邀请了国外专业演员来饰演马林,希望每一个人物都能真实、可信,动人又富有激情。

电影名为《1921》,是只集中在这一年份,还是带一些“前情回顾”?

《1921》剧情主要聚焦在1921 这一年前后的事情,尤其是“一大会议”召开前后几个月内的故事,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到全国及国际社会,将视角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所处的世界形势,高度浓缩地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力图全方位地展现建党过程的“横截面”。

《1921》是如何展现先辈们的建党初心的?

其实最初的时候,有很多年轻人都投身革命,想改变旧社会,但每个人的格局和层次也不一样,全面了解以后,你会发现历史有很多必然性,看着是偶然的,实际是必然的。所以《1921》试图去展现,最初的共产党人的信念,因为他们忧国忧民,他们对中国的衰退、被分裂,越来越不满,他们要拯救这个国家。这个是超越了生命自身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但是他们能把理想主义付诸实践。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只用了28 年的时间就改变了中国?这就是我们想拍这个戏的原因。100 年来,你看到的所有客观变化,都是这样的一群人“精神里程和心灵里程”的实践性体现。

3

黄建新

打造一个“有烟火气”的故事

您曾经提到“这回塑造每一个人物的方式和以往都不同”,可以介绍一下吗?

比如,我们会设计李达彻夜编辑“一大会议”上讨论的党纲后,光着脚爬出天窗,站在屋顶向着朝阳挥舞手臂,兴奋呐喊的情节,这种抒情式的情绪释放,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来说,是丰满了他全身心投入革命的情怀感的,努力去真实体现先辈的热血青春。立体细腻地描摹人物,也是我们这次《1921》的一大重心。

《1921》中聚焦建党故事的时间段更集中,对主创来说是不是一次更酣畅,更充分的表达?

我们的精力可以更多地投入在细节和人物上,视角集中在1921 年的上海。这一年上海社会发生了什么?“一大会议”怎么开始筹备?“一大代表”怎么到达的上海?会议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波澜?面临各种暗潮汹涌的危机,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些在影片中都有所展现。

《1921》中对毛泽东有哪些生活化描写?

比如1921 年毛泽东从湖南来到上海,和李达夫妇吃饭时,他调侃同为湖南人的李达“现在都吃不了辣”。还有一场夜跑的戏,毛泽东的情绪从开始的不满愤懑,到信念逐渐坚定,再到最后充满斗志。王仁君为了拍这场戏,从进组前两个月就坚持晨跑和夜跑。

过去老电影有600 多个镜头,近年翻了三倍,《建党伟业》有2400 个左右,机器至少有三台。《1921》在镜头语言方面,有哪些新意?

这次想有一个新的形象塑造体系,以更生活化的视角、更充沛的情感,让人物在历史大事件中具象化。以人物为中心,来构成1921 年这一关键节点,这是和之前我的电影表达不同的地方。拍摄上也会用更现代的方式,运镜上更追求动感和韵律,写实和写意相结合,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温度,以及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精神力量。

4

黄建新

一百年,正青春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和年轻人合作的过程中,是不是常常被他们的活力和热情感染?

许多年轻演员是第一次合作,他们的热情、认真、才华都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拍摄“五四运动”一场戏时,就启用了一批历届艺考前一二名的真实大学生,来演当时的大学生们。他们的青春感,和对世界、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激情的感觉是纯天然的,是由内而外,不加雕琢的,很有感染力。这帮新生代的演员们,怀着学习的态度在塑造角色,也很让人惊喜。在进组前,哪怕只客串一天,他们也会索要一堆人物传记和历史资料,然后和编剧反复沟通来了解人物背景。

《1921》有很多新生代演员出演,也有很多之前您合作过的演员,和他们的合作感受如何?

历史上1921 年参与建党的这批革命者,确实非常年轻,尤其是“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28 岁,最小的才19 岁。为了贴近历史,所以我们也选择年龄相仿的演员,“以青年演青年”。有些演员是之前合作过的,比较熟悉,像黄轩、祖峰,我就希望他们打破之前的模式,向观众展现不一样的一面。他们也的确带来了惊喜,努力赋予了角色有血有肉的生命力。现场演员们也很团结一心,比如拍到红船最后一个镜头,大家一起唱《国际歌》的部分,当天其实没有张超的戏份,但他也来到现场,在旁边弹吉他、伴奏,帮助其他演员找音准。

作为导演,您会从善如流地接受演员的想法建议吗?

拍摄前他们会和我深入细致地一起研究、琢磨,该如何传神准确地饰演好这个人物,一句台词、一个小动作,经常都会认真地讨论。许多演员跟我说,通过出演这部电影,不仅深入了解了建党的历史,而且对这些为革命理想不惜奉献一切的历史人物,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共鸣,感慨通过演这部戏,自己成长了,我觉得这个成长提供给我们塑造角色一个极为有力的心态和动力。

这是否就是您说的,《1921》探寻的是先辈的“心灵源动力”?

《1921》探索的是第一代共产党人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义无反顾、不懈拼搏的“心灵原动力”,即建党初心。所以我们尽可能展现先辈的人性弧光,通过表情、语言、习惯动作,让观众感受到,为什么他们能建立中国共产党,完成“用28 年改变旧中国”的“中国奇迹”。“一大代表”们来自五湖四海,怀着不同的观点和相同的救亡图存目标,参加“一大会议”,他们的精神碰撞,和各自的个性魅力搭配,产生了一种活力,这个活力就是未来。

 

摄影:黎晓亮 / 策划:葛海晨 / 执行:阴博文 / 采访 & 撰文:陈晶 / 形象:李洁晨 / 妆发:徐文龙 / 助理:徐晓雯、陈奕童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