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景 & 李玮颢
心理学上讲:孩子在12 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成是自己的偶像,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视野变宽,父与子的关系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有些孩子会慢慢觉得父亲有时候的做法也不那么正确,甚至失败,从而不再仰望父亲;另一些孩子则可能越来越理解、领悟父亲,他们把父爱当成智慧和力量,在与父亲相处的过程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今年CUBA 全明星票王、1997 年出生的“篮球小子”李玮颢和父亲李树景的关系,就非常让人羡慕。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对话这一对篮球父子,当身高已达205cm、在《这!就是灌篮》第三季总决赛中以MVP 瞩目全场的李玮颢笃定说出“我的目标是超越我爸”的时候,我们知道,他指的已不只是球技……
一万次的灌输
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
借由这次拍摄的机会,李玮颢邀请爸妈从保定来到北京。在现场得知玮颢的妈妈姓“王”,又联想到爸爸的名字中有一个“景”字时,我们便大胆猜测起“玮颢”二字的来历。不出所料,玮颢的爸爸李树景笑言:“当年给玮颢起名,我把一本字典都翻完了,最后还是觉得取我和他妈妈名字的组合比较好。以后孩子每每看到自己的名字,都感到自己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另外,‘玮’是光明、美好的意思,‘颢’是景字后面加‘页’,代表我这一页已经翻过去,没有做到的地方由他来弥补。”
可以说,李树景自儿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对他寄予了厚望。身高186cm,当年也曾叱咤球场的他甚至还考虑到:玮颢将来做运动员被介绍入场时,名字要响亮、充满爆发力,读四声的“颢”也很合适。
然而,即使这般望子成龙,在玮颢的记忆中,父亲对他却给足了自由,在篮球训练方面,从没有半点儿强迫。李玮颢说:“我真正开始系统学习篮球,是在10 岁之后。感觉我爸妈开始的初衷并不想让我搞运动。我知道他们因为打篮球留下了一些伤病,而且有时也会和我说如果他们不走职业篮球之路,继续读书会怎样。但后来我的身高长起来了,天赋也不错,我觉得浪费这个底子有点儿可惜,自己还是很想试一试。”
当孩子自发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能量是极强的。其实,早在李玮颢小的时候,就有多位教练和李树景提出过要带玮颢打篮球,但他一直没有松口。苏格拉底说:“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李树景经常带玮颢参加他与球友们的聚会,并以锻炼身体为名,和他一起玩球,让他熟悉篮球,直到儿子自己提出学篮球的请求,那一刻,他等了很久。
身为父亲,且是一个经过篮球职业训练的父亲,他没有在此刻太多地袒露喜悦,而是客观地把一些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讲给儿子。如果说,那时候的李玮颢尚不能领会父亲的用心良苦,如今,在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篮球选手,经历过无数次比赛,且每次赛后都会认真地向父亲请教、点评的他,已逐渐理解和体会到父爱的深沉。
Q&A:
儿子要完成父辈的梦想吗?
李玮颢:我觉得如果可以的话,会努力帮父辈完成他没完成的理想,达到他们想达到的目标。父亲为了我一定也放弃过许多,成家立业之后更多的,就是家庭的责任……
李树景: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完成或者说延续一些好的想法和理念,也正在通过努力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事业。其实,孩子想要的就是我们作为家长最好的梦想。
什么时候你会觉得他(父亲/儿子)是我的骄傲?
李玮颢:我一直都感觉我爸很棒,他是我一生的对手和偶像。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要超越我爸,各方面我都要加油,现在还是这个目标。
李树景:孩子长大了,我认为也很优秀了,逐渐地在远离我们。过去我们为他撑起一片天,希望日后他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希望他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讲一件父子间记忆犹新的事。
李树景:考清华附中的时候,我带他前后来了两次北京。我们从保定来到北京,他下午训练到八九点,训练完之后再吃点儿东西,聊聊天。返程大概在十一二点,到家就凌晨一两点了。这两次来,玮颢从我们的表情里看,感觉自己没有被选中,就非常失落。回程的时候,他躺在后排座上,从北京到保定,路上一声不吭。每每想起这个事,我就感觉可能小的时候我对他培养得还不够。当时我自己开公司比较忙,对孩子的运动方面,相对来说言传身教得少一些。所以,现在我开了两个球馆,专门抓孩子的基本功。假如那时我对玮颢抓得更细,也许他今天还要更出色一些。
李玮颢:我记得特别清楚,有次,我爸开着车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想要什么东西,爸爸一定尽力给你,会满足你的要求。我当时眼泪哗地就流出来了。这么长时间,我来北京做了各种事,可能也是为了不辜负他吧!
李玮颢
李玮颢
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终身受益
当被问到“生活中也像在赛场上一样要强和自律吗”时,李玮颢给自己打了80 分。但在父母和朝夕相处的队友眼里,他其实是对自我要求极严格的人。玮颢非常谦虚,不了解他的人或许会觉得这有些“凡尔赛”,他解释:“我没有刻意地管理自己,自律可能是因为受到爸妈的影响吧!我小的时候,他们一直要求晚上睡觉不超过10 点,自己也都坚持9:30 上床,第二天7 点左右起来,不睡懒觉。爸爸生活方式非常健康,很少出去应酬。饮食方面,能在家里吃,绝对不去外边吃。而且,我从小不喝饮料。”
得益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即使不在他们身边,李玮颢也从未“放纵”自己。“因为习惯已经养成。现在让我熬夜,我好几天都缓不过来,既然做这个事情自己难受,它又没什么好处,为什么还要做呢?吃饭也是,我很少吃辣的和油炸食品,是吃了真的会不舒服,喝凉水也是。”
父亲李树景现在老家开设篮球培训班。因为玮颢当年考学遭遇的挫折,让他觉得当年自己因为工作忙,对儿子篮球的训练做得不够,基本功不扎实才影响了成绩,他希望通过教授更多孩子来弥补。除了篮球,他和家长们交流最多的还是教育。“打球之前,先学做人”,这既是父亲当初学球时师傅对他的教诲,也是玮颢学球前父亲对他的教导。
不得不服气,李树景在儿子的教育上自有一套方法的。很难想象,一个在球场上爆发力极强、司职大前锋、经常上演精彩暴扣的男孩,竟然没有经历过青春期的叛逆。父亲李树景讲述:“有些孩子有吸烟、喝酒的问题,家长们问我是如何处理的,我说是言传身教,言行必果。玮颢小的时候,我跟他说:‘孩子,到你这一代,假如不吸烟的话,我们家就是五代人不吸烟了。你的爷爷,你爷爷的爷爷,他们都长寿,什么原因呢?可能和他们生活规律、不吸烟和无不良嗜好有直接的关系。”
Q&A:
平时多久通一次电话,谁主动?
李玮颢:高中时,一天一个电话;上大学后,两天一个电话。一般都是我打,我爸很少主动,我知道他肯定想我,但他不好意思说。再就是他可能觉得我在外面,总和我联系,对我来说可能会有一些复杂的情绪。他不想给我压力吧!
遇到挫折时,父亲如何安慰你?
李玮颢:如果是球打得不好,他会先指出问题,让我冷静,告诉我“没有必要去发脾气或者郁闷,确实就是你自己没准备好,所以就接受这个事实。”然后,会给我时间,让我自己去慢慢地消化。
你认为运动会对一家人的感情有何影响?
李玮颢:让我们感情更融洽,因为我和爸妈都从事篮球运动,所以共同语言更多。
私下着装什么风格?
李玮颢:运动风。我这身高,其他风格好看的衣服好像也买不着(笑)。我觉得首先要穿得很利索、干净,在这个前提下,什么风格都没问题。
你如何理解时尚?
李玮颢:我觉得无论怎样的着装搭配,自信的,就是时尚的。
李树景
李树景
读大学是圆一家人共同的梦!
李玮颢的篮球之路,成长得异常迅速,有了兴趣的指引和良好的天赋加持,初中时的他就作为优秀篮球苗子,被选去CBA 首钢、新疆、八一队分别试训,后来更考入国内高中篮球的圣地清华附中,并曾于2014-2016年间帮助球队拿到过三次全国高中篮球联赛的总冠军。
在清华附中的几年,得益于球队整体突出的实力所带来的高曝光率,李玮颢作为球队中打法极具观赏性的大前锋,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毕业前夕,已有不少球队教练、俱乐部向他发出邀请,都被父子俩婉拒。
李玮颢说:“我从小就听父母说,没上大学是他们的一个遗憾,我不想留下这个遗憾。读大学可以让我所受的教育更全面,以后发展可能也会更全面,不会局限于必须打球;万一哪天有伤病了,做不了职业球员,可以另谋出路。”就这样,玮颢和父亲同步了想法——读大学是相对更好的选择,并且以玮颢当时的表现来说,上清华/ 北大有很大的机会。结果出人意料,此前一直顺风顺水、信心满满的李玮颢,却在考学的问题上遭遇了不小的挫折。当年,第一志愿要考北大的李玮颢,因为听说清华对本校附中的学生有优先录取权,不情愿地放弃了北大的测试。而后,在清华测试成绩排名第二的他,又阴差阳错地没有得到单招名额,最后,不得已接受了北京化工大学男子篮球队发出的邀请。这个结果让李玮颢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毕竟他曾是清华附中主力、天之骄子,为学校捧回了一座又一座金杯,习惯了和队友们一起赢球、庆祝的时光,而上了大学之后,周围的一切好像都变了,“所在的球队总是输球,我也开始怀疑自己,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够好,如果我足够优秀,那就不会输了!”
不认输的性格特点,让李玮颢在初到化工的前两年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成为更好的领袖,带领球队打出漂亮的成绩,他每天泡在球场,从早到晚练球,“其实也是在逃避,因为不想想太多,所以每天把自己累得什么都不想干了,会舒服一点儿。”作为球队的绝对核心,在他到来的这几年,北化球队愈发展现出不俗的实力,与此同时,李玮颢的名声也一路高歌猛进,被爱称为“字母哥”的他,如今已是CUBA 的招牌人物,充满激情的打法深受球迷们的喜爱。
谈起儿子的这段经历,李树景感叹:“我们心态已经平和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经历一点儿挫折会让人活得非常明白,之后对待人生的每一步,都要仔细慎重地考虑。来化工也很好,化工给了玮颢不少的平台。如果不是这些,他可能也没有机会进国奥,成为当时国奥队唯一的大学生运动员。2019 年,还入选了三人篮球国家队,代表中国出战U23 三人篮球世界杯,这些都要感谢北京化工大学。”
Q&A:
当下,很多父母非常重视孩子运动能力的培养,作为父亲,也作为篮球学校的经营者,你能给父母一些建议吗?尤其是如何尊重和启发孩子的爱好、天赋方面。
李树景:结合我们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通过对孩子的培养,伴随他成长,也从教练员实践中我得出一个结论——所有事物的持久、坚持,对小孩的正确引导,家长的鼓励,参与到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中来,形成对事物的共感性,沟通起来会更顺畅,更具说服力。家长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能总是单一地学习或者打球,孩子以后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社会。多方面的培养,多方面的引导,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要看他对什么感兴趣,不过也要切合实际一些,太离谱、不合适的还是需要告诉他。如果还是要坚持的话,可以让其体验一下,同时,把自己所知道的利弊也需要告诉他,做这个东西会有什么困难也提前给他敲个警钟。不能选择之后稍微遇到点儿困难就退缩,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坚持下去。多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还有就是陪伴,多去陪孩子玩儿,多带着孩子玩儿,也有利于培养兴趣,增进父子感情。平时,会有很多交流,有共同的爱好。总结起来大概就是:引导、陪伴、沟通。
编辑:荆菁 / 摄影:奚盈盈 / 采访 & 撰文:崔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