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芝
浪来时,要勇敢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时间会把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推向下一秒,未知所带来的不安,总是难免令人生畏。张柏芝并不属于那种对未来和事业都抱有宏大野心的人,当下的感受和体验才是她比较关心的部分。她不会对未知设想过多,所以在家庭需要的时候,她也愿意停下来,给到应有的陪伴。而遇到感兴趣的、喜欢的工作机会,她也会及时调整自己,进入状态,享受其中。
当张柏芝出现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以下简称《姐姐2》)时,无疑成为舆论的话题和焦点。她微微隆起的肚子,也会被人捕风捉影大做文章。面对这些围绕着自己的争议和话题,张柏芝并不是完全不在意,但这些已经不太会影响到她的状态和情绪了。
《姐姐2》是一档新类型的综艺,第一季时她就是节目的忠粉。她坐在电视机前追综艺的同时,也被节目中女艺人们为了成团而努力的精神所感染,她心里也蠢蠢欲动—若站在舞台上的是自己,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可是自己不擅长跳舞,唱歌也并非实力派,舞台表现不够强,但说不定能做个“颜值担当”?
张柏芝
不过真正去了才知道,“颜值担当”也并不轻松。站在团队中表演,大家实力强,她稍微弱一点就特别显眼。观众刚开始还一个劲地称赞她的“颜值”,渐渐地,“颜值”也不管用了,很多网友评价她是“唱跳黑洞”,更直白的甚至说:“你努力了,结果出来也没有很好。”
那个时候,张柏芝也陷入了一个瓶颈期,不知道怎么去做是对的、好的。“我完全是蒙的,也没太理解节目的精神在哪儿。内心想着的都是自己唱跳不佳,记住了前一个舞蹈动作,下一个又忘记了,我是30个姐姐里面最弱的一个,唱歌跳舞确实很难”,她着急,又无能为力。
反而是那英发现了问题所在,知道张柏芝之所以会有这种状态,最主要的原因是太想儿子了,总是分心,所以才会觉得力不从心。把这些细节都看在眼里的那英,建议她打开自己:“你要把你真实的自己呈现出来,观众才知道,原来张柏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人。你来这个节目,你要担当什么东西,这个很重要,而不是把这个节目做完就完了。有句话叫不虚此行,来了之后就要留下痕迹。”有了那英、杨钰莹等队友的轮番开解疏导,张柏芝变得更加坦然。
张柏芝
放下了心理负担,正视了自己身上的问题,梳理、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后,张柏芝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也更乐在其中了。不一定要取得怎样的成绩和结果,更重要的是自己用心且认真对待了,付出了,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体验。她说: “我觉得人生就是要这样,不会永远在高处,停留于高处会让人迷失,而挫折和低潮才会让自己正视自己,不断改善。其实我已经是非常勇敢的一个女生了,但是我觉得《姐姐2》让我更勇敢了。”
张柏芝说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她从小就喜欢滑水冲浪,她明白足踏冲浪板,面对迎面而来的巨浪时,乘风破浪的感受,“浪过来时,要勇敢”。《姐姐2》中,虽然没有滑水冲浪,也没有很强的运动部分,可精神内核是一样的,因而也让她对“乘风破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张柏芝
笑容的奇妙能力
笑容就像是张柏芝的招牌,自然又亲切,她仿佛用笑容构建了一条通往她心灵的捷径,也因此,张柏芝的笑容带上了一种能量,让人感受到她传递的积极及坚定。
无论是率性而纯真的柳飘飘、如镜花水月般的孤月,还是刁蛮彪悍又侠骨柔肠的烈女月娥、强忍伤痛也要继续生活下去的小慧,张柏芝所塑造的许多角色都有共同的特征—即使为生活所压迫,为环境所挤压,抬起头,脸上总是带着坚定而温暖的笑容。
张柏芝是有意在传递笑容的。她思考过,作为演员很难与每一个遇到的人用心沟通,而要表达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笑容。“真心的笑容,完全可以表达出此时此刻的心态”,张柏芝说,尤其做了妈妈之后,她的这种感触更深了。面对孩子时,眼神和笑容是骗不了人的,“不管他们是否理解我的工作,但是他们看到妈妈照片上的笑容是从内心发出来的,他们会感受到妈妈活得很开心。”
张柏芝
也因此,笑容成为张柏芝向他人传达她内心感受和善意的一种方式。“我不是那种特别会说话的人,特别是讲国语,很多时候我很难准确地表达我真实的内心感受,但笑容则直接又单纯,我想用我的笑容首先传递出我的善意,也告诉爱我的人—我是很开心的。”
孩子们带给张柏芝许多改变。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她有时间细细思考和自省,因而变得通透。她经常说着说着就提到了自己的孩子。她说她家的Lucas已经14岁了,个头都比她高了,开始会表达了,他们经常说,妈妈,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他们其实不是在说我的外表,也不是因为我是妈妈才这么说的,而是感受到我的状态。”
张柏芝
状态很重要,外表总有衰老的一天,何况作为三个男孩子的妈妈,辛苦可想而知。与其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外表,倒不如调整自己的心态。“我的心态直接影响到我的外表,我真的有过尝试,”张柏芝说,不开心的时候,外表也立刻变得憔悴,“最重要就是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态好了,就可以变得更有魅力,自然也就容光焕发了。”所以张柏芝会主动地调动自己积极正面的情绪,尤其是在社交平台上的照片和动态,她都带着自己标志性的笑容,一方面是希望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样子是开心的、幸福的,一方面她也希望自己的笑容能首先传递自己的善意。
笑容被张柏芝赋予一种能量,一种无须用语言解释,就能单纯又直接地传递自己的情绪和状态的奇妙能力。
张柏芝
不要失去“爱”的勇气
情绪的调节和处理方式是一个人性格的直接体现,但也会随着每个人的经历和成长发生转变。从叛逆到柔软,张柏芝在经历中不断成长,不断丰富自我,对爱的认知和感受也越发宽广。
年轻的时候,张柏芝觉得自己内心蛮强大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过了40岁,自己好像少了许多年轻时的锐气与冲劲,内心也越发柔软。但她并不排斥这种转变,欣然接受了岁月赋予自己的这种成长。
人当然是会有情绪的,会愤怒,会沮丧,也会崩溃。
张柏芝
以前遇事,张柏芝会选择用比较叛逆的方式去对应,比如发脾气、宣泄,她的应激直接又激烈,反弹外部来的一切。那时的她像只刺猬,用满身锋利的刺儿将自己的伤痛隐藏起来,来保护自己不再受到更深的伤害。但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让伤口愈合,也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爱自己和关心自己的人受伤和担心。她知道原因所在,但很多时候来不及思考,就又回到原来的应对方式。
而现在,她变得越来越柔软,就算是情绪一时起来了,她也只是不说话,让自己安静下来,缓和下来。哪怕是真有一个非常崩溃的时刻,她可能只是躲在洗手间里,哭个一分钟,哭完之后睡觉,睡醒了就忘记了所有不开心的事。
对于自己的这种情绪调节和处理方式的转变,张柏芝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事件和时间节点,可能是每一次经历后的成长经验,也可能是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改变。虽然处理负面情绪的方式变得柔和内敛,但张柏芝还是觉得情绪来了,不要逃避,要面对,要解决。“情绪就好像气球,你越把它压着,气球越大,一爆炸起来就麻烦了。”
张柏芝
从叛逆到柔软,孩子们也让张柏芝对爱有了更宽广的认知和感受。“爱不要算计,不要计较”,她说自己一直以来,对爱的理解从未改变,她始终执着地释放自己的爱和能量,“要爱就爱,不要保留,就算伤心难过,都是一个经历,没有计算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我年纪越大,我的爱更澎湃,我觉得付出的爱可以让我整个人状态更好。”
越来越多的人,对“去爱”好像都会抱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也许是怕一腔爱意错付,也许是怕患得患失带来的不安,所以爱来的时候,我们好像都缺少那么一点点的勇气。但有的时候,放下顾虑,不去算计和计较太多得失,勇敢去爱,去被爱,说不定能活得更潇洒、恣意一些。
摄影:张家诚 / 策划 & 统筹:刘阿三 / 视觉监制:滕雪菲 / 视觉统筹 & 形象:陈斯 / 编辑:姚金纳 / 采访 & 撰文:金淼淼 / 化妆:萧峻 / 发型:金刚 / 制片: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