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姬
《三十而已》开播之后,编剧张英姬的体重掉了十斤,因为焦虑。
这是她产后复出的第一部作品,在创作剧本之前停笔了近两年,她担心写的东西会过时,创作跟不上急速变化的市场和观众,担心在编剧圈盛传的那句“女编剧一旦生了孩子就废了”,会真的应验。
直到太太圈的铂金包社交引爆网络,顾佳的全职太太生存法则被观众奉为“顾学”,就连身边喜欢潜水的朋友也告诉她,因为剧中梁正贤带王漫妮去潜水,潜水圈也在讨论这部剧,张英姬心里有了底—这部戏大概是彻底破圈了。
但随着热播与热搜齐飞,观众情绪化追剧的势头愈演愈烈,那些因为大结局不够解恨而扬言 “要给编剧寄刀片”的愤怒,和只在社交平台上看过零碎片段就倾泻而出的谩骂,一波又一波地冲进这位水瓶座编剧“不那么强大的个人宇宙”,她不得不关掉微博评论,花了些心力消化。
剧播完后,她在心里把《三十而已》彻底归零。“我一直很喜欢五个字:轻舟过重山。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这样。翻过山的那一刻是艰难的,但只要咬牙挺过去,那就是你身后的山,继续往前走,就能看到更开阔的风景。”当她把笔下的角色都送上了山顶,她也要持着桨橹,越过自己的山。
30岁的变奏曲
在《三十而已》里,三位主角的30岁生日那天是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时刻:钟晓芹决心结束看不见激情,越过越糟心的婚姻;王漫妮因为那段似是而非的爱情附赠的伤害,失去在上海扎根的心气;顾佳被人艳羡的完美家庭,因为丈夫的背叛即将碎得稀烂。女主角们在30岁那天经历人生跌落谷底的变奏曲,她们纠结,她们许愿,她们暗自咬牙,她们重启。
真实的生活里,编剧张英姬的30岁也遭遇了一座大山—要不要生孩子。硕士毕业后,她保持着一年创作一部戏的速度。这样的高产,需要长期保持高度集中的创作状态。写剧本是一件极耗心神的工作,“要让人物长在你的心里,如果这一段写透了,写出了人物的弧光,就觉得自己也是发亮的,像是要飞起来。要是觉得写得不满意,就心如死灰,吃不下也睡不着。”
职业的属性决定了工作状态的高度紧张和情绪化,她不确定自己有勇气停下来。彼时是先生给了她鼓励,“他说如果你决定这辈子不要小孩也OK。当母亲是一种人生体验。作为一个写生活和情感剧类型的编剧,如果没有这一部分的体验,也许会有缺失。”张英姬被这个理由打动了。
一段职业空窗期和养育人类小朋友的经历,让她先是陷入了一阵慌张里,剧中顾佳说的那句“生小孩之后,顾佳就消失了,留下来的是许子言的妈妈”,就是她和朋友吃饭时聊出来的真实感慨。后来慌张慢慢变成成长,写剧本的笔暂时搁下了,心里依然保持着工作的持续感,收集素材,构思剧情,追踪行业的信息,始终没有松下那股劲儿。在传闻中像警钟一样的30岁,她感受到一种特别的生命力,也发现身边的朋友,无论身在职场还是家庭,都活得从容又精彩。于是,她有了创作《三十而已》的念头,想写一群无论身陷什么困局,都有重新开始的勇气的新女性。
张英姬
真实的颗粒感
《三十而已》的剧本她写了两年,最先定下的角色是全职太太顾佳。她身边有很多高知女性,即使回归了家庭,也没有放弃爱好和自我,社会属性和家庭属性都能自如驾驭。她想把全职太太当作一种职业来写,对一切都运筹帷幄,既是家庭的主心骨,也是丈夫的充电器。
戏剧讲究人物的冲突感,这样角色身上的困境才能扎实落地。一位朋友的家里做烟花生意,告诉她这个行业看上去虽然绚烂,一旦出事,拥有的一切都会消失。这成为顾佳的丈夫—许幻山烟花设计师人物设定的由来,所有的财富和生活都坐在火药桶上,一丁点火星都沾不得,烘托了家庭的焦虑氛围。
有一次她在商场逛街,临近打烊,看到奢侈品店员换下工服,穿回普通的T恤,匆忙地啃了几口香蕉充饥,好像十点一过,坐在南瓜马车上金光闪闪的生活结束了,整个人都颓下来。那一刻她深受触动。沪漂单女王漫妮的职业就这样确定了,是每天经手无数奢侈品,但回家之后还是要吃盒饭的“柜姐”。
她和一些结婚了三五年的朋友聊天,发现她们会抱怨和老公越来越无话可说,日子像慢慢凉透的白开水,越来越食之无味,于是就有了剧中钟晓芹和陈屿那对一人养猫一人养鱼的零交流婚姻。
编剧不是坐在家里异想天开就能文思如泉涌的工种,“这是一个需要特别诚实面对自己的职业,你内心相信什么,才能写得好什么。”从入行起,张英姬就有个随身携带的素材本,把捕捉到的瞬间都记录下来。超出生活经验范畴之外的部分,她通过和朋友聊天,或是做采访调研收集故事。
王漫妮自嘲沪漂八年只拥有一个饮水泵,这个戳中无数租房族的片段,是一个北漂的朋友告诉她,租房用的东西一切从简,因为搬起家来太过麻烦;之所以对阔太圈的鄙视链那么熟稔于心,也是因为在好朋友的朋友圈看到一位“太太”发的聚会图,清一色的爱马仕包包激发了她的想象力。
影视剧不是纯粹的纪录片,最终的呈现一定会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她希望还原这些生活里的颗粒感,追求情感上的真实。这是她作为追剧爱好者的感同身受,她喜欢韩剧《请回答1988》和《机智的医生生活》,“ 追剧其实追的是情感上的补足,打动人的都是细碎又温暖的感情”,是那些细密的针脚,让剧情能够立得住,角色的形象被信服。
直面内心的欲望
在剧本创作后期,《三十而已》的出品方柠萌影业在上海组织了一次30岁左右女性的线下交流沙龙,她们坦承最大的困扰是没钱,焦虑年龄和收入不对等,焦虑还没奋斗出个样子,父母已经老去。
这些直言不讳有些超出张英姬的预料,“不是惊讶于大家说缺钱,而是惊讶于大家会把经济上的压力当成第一位的困惑讲出来,有点《欲望都市》的感觉。以前大家可能会首先提职场晋升的空间,把钱这个因素藏在后面。”这也让她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要在欲望与挣扎层面把角色写满,哪怕是冒着有争议的风险。比如,王漫妮在金钱上的困境、感情上的挣扎,顾佳不惜代价的“鸡娃”之路。
同样是母亲,张英姬本人和顾佳的心态截然不同。从怀孕至今,她没有进过一个孕妈群,这是她的一种直面真实的自己。“我特别清楚我不可能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剧本创作阶段我需要每天保持7~8小时的写作时间,我就索性不进那个圈子,不被她们如何‘鸡娃’裹挟,不让自己陷入和周围人比较的焦虑里。”
她会和女儿说,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你有你的成长,妈妈也要很专注地工作。这个代价也许是孩子不像“开了外挂”的同龄人那样多项特长傍身,但她相信小朋友有自己成长的节奏。她也觉得,如果按纽约上东区那位妈妈培养孩子的做法,被观众称为“全剧唯一好男人”的许子言,长大后未必就能成为女性心中的理想男友。
收官之夜,张英姬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句话“: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也是她在三位女主身上安放的最重要的特质。无论是王漫妮身上不认命的孤勇,顾佳我选择我就敢承担的体面,还是钟晓芹从依赖体质中挣脱的成长,都指向了一股被生活千锤百炼后依然生机勃勃的韧劲,这是故事温暖向善的底色。
而被《三十而已》点燃的关于第三者、离婚的争论与愤怒,在张英姬看来,或许是无法避免的副产品—“只要写现实题材,就回避不了牵引出这些讨论”,只是这股情绪正被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加倍放大着。
《三十而已》 的出品人、总制片人陈菲曾在采访中提及,“各种提前释放并被反复强化的短视频cut,让观众将剧情读解成了爽剧模式,最后情绪无处安放。”如何与这股剧烈的情绪抗衡,是编剧的新课题。她会去反思,如何让创作力跟上时代的变化,把故事讲好,留住观众的注意力。
那个让大家意难平的结局,也许换一种更迎合观众口味的写法就不会被骂“烂尾”,但这不是张英姬最在意的事,因为她想追求的从来不是当下的故事有多团圆,而是今后的人生,能走得有多开阔。
张英姬
Q&A:
为什么大家对30 岁会这么敏感?
张英姬: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在这个年纪好像总是要被敲警钟。到了30岁,的确会觉得精神和体力各方面可能都有点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是,30岁是现在大多数女性抉择要不要结婚、生孩子的年龄,这会让生活出现一种阶段感。她可能会从一个很持续很自我的状态过渡到以家庭为重的状态,所以30岁的敏感在于,如果这个时候你心里松了劲儿了,对自己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就很容易随波逐流。
剧中关于30 岁的困局,你写了一句台词,“唯一不担心后路的方式,是把前路走得更长。”把前路走长的途径有哪些?
张英姬:就是所有的事情要提前做准备。比如你知道临近30岁会焦虑,既然都能看到这一步,就不要等到焦虑发生了,才去想我为什么焦虑。从我自己的角度切入,我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25岁是刚入行一两年的状态,但当时我不敢在自己的名字前面挂上“编剧”两个字,我不确定自己真的能吃这碗饭,就给自己定了一个5年的目标。这5年我要认认真真的,不管能写几部戏,都要把全部的时间贡献到这个领域。如果还不行,就要考虑这个事情适不适合你。然后到了30岁,确实有很好的机遇在等我。还有一点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我成长,我写完了《三十而已》,下一部戏还是战战兢兢,因为环境变化得很快,这个行业如果你不更新自己,很快就会被淘汰了。如果是处在一个重复性比较高的行业里,也不要让自己的疲惫感代替成就感。要让自己有一些慌张的感觉,否则你会潜意识里觉得好像这样也不错,就放弃了成长。
观众为了解气,把《三十而已》 里的几个男性角色戏称为“渣男天团”。但如果影视剧里都在塑造男人都渣、女人都累的形象,会不会更让女性觉得,爱情和男人都不可靠,更坚定了要不婚不育保平安?
张英姬:一位前辈跟我说过,让观众在一部电视剧作品里找人生的答案是不现实的,这也是创作者不必给自己戴上的枷锁。我很喜欢柠萌影业对《三十而已》的总结,“ 表达但不定义”,通过戏剧冲突,让大家看到不同女性的选择。我觉得女性身上的道德感、自我要求感远远高于男性,所以很多时候她不能真实面对内心最想要的。我们希望激励大家用真实的态度面对自己,更勇敢一点。
我也绝对不鼓励大家不要谈恋爱,我真的完全不仇视男性。而是在找的时候,要擦亮眼睛,要能在精神上相互滋养。我最近看的小说上有一句话是“爱是相互看见,更是相互拯救”,这是爱最深的一种羁绊。
我一直都相信,找到一个特别好的爱人,会让你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以前是一个相对悲观的人,但是我的老公是一个非常开朗的射手男,我们在一起十多年,他就会影响我看问题的心态,包括他让我变得更能欣赏别人好的一面。不是有一句话说,雪中送炭的朋友蛮多的,但是当你过得好,能真心为你鼓掌的人,好像越来越少。所以能从内心欣赏别人,也是一种能让你自己幸福的能力。下一部戏,我会写一个爱情故事。
编辑:Xian / 撰文:张知依 / 摄影:尹夕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