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我不是乐评人,我是音乐人,以及音乐人的朋友
网上有很多关于我的故事:高中写乐评,还没毕业已经成为资深乐评人,写乐评写到国家媒体上,除了宠物媒体都刊登过我的乐评等等……
这些都是真的,但是我从来没把自己称为乐评人,我也很抗拒这个称呼。
对我来说,研究音乐这个事儿,在我写完《如何假装懂音乐》这本书之后,它就终止了。这算是我的一个梦想成真的时刻。当时特别想出一本跟音乐有关的书,出版社不给出,最后只能拿小说的形式往里套。最后算是完成了1/3。这次终于正正经经地完成了,还远销港澳台了,还有一大帮完全不熟的中国台湾朋友帮着推荐,很开心。
写《如何假装懂音乐》其实是因为这么多年我也想弄明白,音乐是怎么一回事。这是小学初中你的音乐课不会教你的一个东西。我们虽然有音乐课,但经常被霸占。相对其他艺术来讲,音乐是最虚的一个东西。比如电影能看得见,其他东西你也能看得见,音乐你看不见它。
就这么一个问题,所以一直想弄明白。我写了很多年文章,直到把《如何假装懂音乐》写出来之后,终于知道自己弄明白了。
其实这本书,想说的就一句话:你所知道的任何音乐风格根本不是你听到的听感,而是某一个年代,某一批人和这批人在这个时候发生的故事。所谓音乐风格,都是一个商标或者标签。音乐就是和声、音色、旋律和节奏之间的一个互动,就这么简单。但是到今天有时候还能看见读了这本书的人反馈说现在能听出某某音乐是什么风格的了,其实这根本不是书里写的。我觉得他们可能没看这本书吧。
以前对我来说,音像店买到的那些磁带里的人都不是真人,我觉得那些名字都是一个个圣人。然后后来真的认识他们了,发现他们也是人,但不是一个失望的过程,其实是另一个很好玩儿的阶段的开始。比如新裤子,我觉得我帮他们挺多的,像之前展览,然后帮他们找钱、找设备,还有在《乐队的夏天》的时候,一直挺他们。
但是后来我老婆他们单位也是一时尚杂志,想拍一下彭磊,我就给他们发一微信,然后彭磊就给我拒绝了,说我就是不想拍照。这种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了,接触多了其实发现他们都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
这行做时间长了会发现,挺多乐队挺差的,原来觉得特别高高在上,特别神秘,感觉自己驾驭不了,后来发现其实没有那么神秘,觉得自己也可以试试。而且你知道,听的音乐多了之后会疲,听任何音乐都会觉得这个好像原来在哪听过。所以我最近开始自己玩音乐,有时候是键盘,有时候是主唱,有时候是吉他,最近一直在时不时排练:音乐这个东西在自己上手的时候,恰恰是另外一个感觉,我现在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