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我不是乐评人,我是一块眼镜布
我的职业身份挺多, 除了在综艺节目露脸、在微博写点和音乐相关的文字外,还在电台做音乐节目、在文娱行业做幕后策划, 也在摇滚乐队里做鼓手, 可以说脚踏了音乐产业的好几条船。以我的体会, 这几个身份其实相辅相成。
做DJ 的时候可能只接触到唱片宣发的流程。做乐队呢,则是从零开始,到制作、发行、演出、运营的完整链条。我以在场的第一手视角去经历, 之后再跳出来以主持人、采访者、评论者的角度去介入, 发现可聊的挺多。毕竟多了几个维度,很多时候也能和音乐人心意相通。
比如重塑雕像的权利,你可能觉得他们话少, 可我和华东可以聊得很开心,下节目后还能在咖啡厅里继续俩小时那种。因为大家能在同一个语境里,谈设备或者编曲,他说什么你是清楚的;再比如许巍,他上我们节目之前可能不希望被问到一些太私人的事情, 我会请他放心,咱们只谈音乐。然后他来了,我们就聊路上耳机里听的什么,许巍说“Ar t Blakey”。我感叹您听这么经典的爵士乐啊,他说原来你知道这个!于是一下子就打开了,那期节目他特开心,分享了很多。
至于乐评人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我认为有,但是这个工种曾经重要的导购价值已经被分化了。乐评的意义更多在于,深层地去挖掘一个作品的审美价值并且传递给乐迷、乃至创作者本人。在众声喧哗、算法教你做人的今天,这恰恰更加稀缺了。
说起来一厢情愿,我想做一个帮助大家去伪存真的人。怎么说呢?浪得虚名也好,低级复刻也罢,有些作品真的没那么高明;而那些真诚的、有价值的输出,我也希望能够挖出来,介绍给大家。不过也会有人批评,说我居高临下、秀优越感。无所谓了。
评价音乐有门槛么?当然有,有意义的评价跟听后感是两回事。会有人质疑说,你有什么资格评论某首歌好不好?这么说吧,我自己做乐队、做乐手、发专辑;电台工作也让我以职业的角度去聆听、筛选大量新音乐。我是唱片工业的一分子,在自己的领域维系着行业标准,我想这就是资格。职业经历让我在短时间判断一首歌的价值,好在哪、平庸在哪、套路在哪。我可能会给你举出10 个例子,谁谁谁哪年哪张专辑早就这么玩过,而有些人今天还去不加思考地复制粘贴,这就无趣了。
我希望我的公共表达,可以有助于正本清源、擦亮双眼。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育的一种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