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德子
2019开年红人
2019年1月3日半夜2点48分,麻辣德子在朋友圈写下:“抖音一晚上涨了100万粉丝,太可怕了不敢想象。”
在时下年轻人的潮流聚集地抖音,2019年的开年红人不是可爱貌美的小姐姐,也不是有颜有才的小哥哥,而是这个身形魁梧的“家庭煮夫”,麻辣德子。从2018年10月27日一段45秒的红烧鲤鱼的教程获赞13.4万之后,短短两个月内,麻辣德子有4条视频单个点赞超过百万,两个月内涨粉千万。仅两年过去,这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威海男人,已经成为抖音平台美食垂类中的头部账号,坐拥3883万粉丝和一家自己创办的淘宝店。
第一眼看德子,就知道他很“会吃”。圆脸盘,双下巴,山东人的高大身形包裹在一件黑色的紧身T恤里。他习惯弯着眼睛发出“嘎嘎嘎”的大笑,一边笑,一边抚摸他凸出的圆肚子。他的周身散发着一种气质,心宽体胖。
德子的走红源于他抖音账号里的两百多个家常菜短视频,他会吃会做,还疼媳妇儿。德子的每一个视频以“媳妇儿,咱们今天吃×××”开始,以大家一起吃结束。场景日常,做法易操,在麻辣德子的账号里,很多人点进来就难以轻易退出去,因为你总能找到一道你想吃想学的菜。
站在风口
德子对食物的亲近似乎是天生的。
父母做“开大车”的生意,一拉活儿就几天几夜不在家,德子从小就自己在厨房里鼓捣。他6岁凭着对电视上“蒙古奶茶”的印象自创过奶茶;十一二岁给表弟做炒方便面;后来当了饭店老板,他站在厨师旁边看一遍过程就能学会。他对厨房、食材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和熟悉。读中专的时候,德子选择了厨师专业。只上了一年理论课后,那些书本上的理论在德子看来毫无用处,他溜到社会上去实操,在亲戚家的饭店当起小工。
德子确实学过厨艺,但却没当过一天厨师。视频中的所有呈现,皆源自生活。
在成为2019年开年第一红人之前,德子其实已经在另一个短视频平台小有名气。2017年,麻辣德子从韩国打工回国的第五年。已经33岁的他在这之前做过饭店小工;在氧气厂里做过工资490块一个月的工人;在韩国工厂里搬过砖;在韩国商场里做过小生意。他赶上了2008年金融危机,负债回国;回国后在家乡开了个不温不火的小饭店,最终也关了门。
父亲是德子的掌舵人。印象中的父亲走南闯北,眼界开阔,疼爱妻子,家里的饭都是父亲做。2009年父亲过世前跟德子说,生意可大可小,要时刻跟着时代走。他记下了这句话。
2017年的短视频平台上,搞笑、才艺、颜值短视频等类型多元发展,但垂直内容尚未形成。德子每天晚上花四个小时的时间来研究,别人发什么?
他试过拍搞笑段子,吃播,甚至对着镜头跳芭蕾,结果都收效甚微。当时的吃播内容占比远大于当前的美食教学。看了三四个月后,德子发现,普通人支起手机对准自己和食物吃一吃,也有不少人涨粉飞快。食物对他来说,太熟悉了,他决定试一试。
当时他的饭店已经面临停业,尽管非常清楚观众最爱看的还是“大鱼大肉”,但“一个肘子多少钱啊,天天吃咱也吃不起”。他只能到市场去买一些相对便宜的菜,自己做自己吃,然后发在平台上。
没人能说没有做过厨师的德子没有天分。他清楚地知道鲜艳的金黄色能够激起人们的食欲。于是他把韩国辣酱结合中式做法,做出了直到现在仍然火遍全网的“麻辣金针菇”。金黄色的汤汁,金针菇咯吱咯吱的咀嚼声,第一次在短视频平台上出现,就获得40万播放量。在这之后,只要德子拍“麻辣金针菇”,他就能登上热门。“拍一次,爆一次。”他有些骄傲地叫自己“麻辣金针菇第一人”。
麻辣德子开始试着拍摄做菜视频,他的作息规律:10点钟起床去菜市场买拍摄需要的食材,晚上7点到9点的时候开始拍。最初,妻子担任摄影师,后来妻子怀孕,60岁的母亲成了摄影。正常拍摄一条视频的过程通常在两三个小时内完成,但有时候,拍摄过程不顺或者当晚想要多拍几条的话,德子一拍就拍到凌晨四五点钟。
转变在不经意间出现。
处理家事的德子停更了半年。半年后,在一次姥姥家的家庭聚会中,他把自己“铁锅炖大鱼”的制作过程用手机拍了下来。令他没有想到,这条家常菜的制作视频单条获赞13万。
可以看到,这条用手机拍摄的视频画质粗糙,场景随意日常,光线甚至有些昏暗。但现在想来,德子觉得可能是偶然间让大家感觉到了真实的东西:真实的灶台,真实的制作方法,以及自己最为擅长的东西。
在这条视频中,有一个动作保留至今:双手合十,鞠躬。这是当时他为停更半年后还在关注自己的粉丝表达谢意。没想到这一举动,被网友们评论,好真诚,好有礼貌。
“鞠躬在韩国很常见,人家这么久了还关注我,真心的,应该鞠躬。”他这样想。
麻辣德子
成名之后
人们怀疑疼媳妇、鞠躬是麻辣德子给自己设计的人设。采访时,一些问题,德子会在短暂的思索后回答,但有一个问题在回答时他表现得毫不犹豫。
你家的饭谁做? 我。
全部是你? 必须的,一点毛病没有。
妻子,对于18岁以前很少接触异性的德子来说,意味着承诺和责任。婚后两年的德子和妻子迟迟没有孩子,2017年,德子关了饭店,和妻子各地去看病。视频的标志性开头,“媳妇儿,咱们今天吃×××。”每天真实地发生在德子的家里。
这是德子认为自己能火的最重要的原因:真实。互联网给观众构建的庞大的拟态环境中,动辄几十万买来的布景,让人们觉得精致到遥不可及。德子家三十年前的厨房,铝合金门窗,旧的灶台,让人们的心理距离更加靠近。
走红后的德子,只有获得没有失去,因为进入互联网的时候他一无所有。他说,就是赶上好时候了。
肉眼可见的变化有很多:出门买菜时常被摊主认出来;平白无故跟自己借钱的人多起来了;出门吃饭也时常被人们认出来,你不是抖音上那个做菜的德子?
而德子觉得最大的改变是,在这里获得了尊重。那个厨师课程没修完的青年,靠着自己的摸索,所到之处会被人称为一声“德子老师”。不知不觉,德子所处的圈层发生了变化,曾经一起喝酒打牌的工友,换成了各处MCN的老板。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仿佛不再那么“普通”,3000万粉丝是一股巨大的能量,自己的一举一动似乎会造成不小的影响,“社会责任大了。”他说。
德子接广告,但他坚决不接游戏广告。因为在唯一一次接了游戏广告后,他发现评论区骂声四起。他意识到,自己的粉丝有大量未成年人的存在。“小孩儿嘛,都对吃感兴趣。”自此以后,德子坚决不再接游戏广告。
啤酒,海鲜,烟熏火燎的烧烤摊,沿海城市的夏天格外热闹。但德子几乎很少再出现在这样的场合,抽烟、喝酒这样的行为,拥有3000万粉丝的德子认为不再适合在公共场合这样做。他时常被路人认出,但仍会因此感到局促。
困扰也时常出现。“100万粉丝的时候,媳妇想吃什么就拍什么。3000万粉丝的时候,粉丝想看什么就拍什么。”“如果抛开其他让我选,我选100万。”
德子成了千万妇女的梦,“我媳妇天天看这个,动辄就把你的视频拿出来。”身边的男性朋友总跟德子说。“咱就是个普通人。”麻辣德子弯着眼睛,又“嘎嘎嘎”地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