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辛迪·舍曼 | 隐藏在镜头后,用自拍观看世界!

2020-05-28 来源:时尚芭莎
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中国首次大型个展于复星艺术中心展出,展览呈现了这位美国顶级摄影艺术家的128 组不同时期代表作品。在将近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中,让自己成为镜头中唯一的形象以及自拍的创作方式,早已是辛迪·舍曼独有的标志符号。

3

辛迪·舍曼

摄影艺术家辛迪·舍曼的作品在全球艺术市场上炙手可热,拍卖价格荣登女性摄影艺术家之首—单幅作品成交价格389.05 万美元。她曾获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多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无论和时尚杂志,还是与PRADABalenciaga 等品牌的合作,都没有改变她的选择—藏在镜头后,保持初心。

与摄影的初次相遇

辛迪·舍曼在作品中大多以浓妆艳抹的装束出现,摆拍角度时常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欣赏如此多的自拍作品后,观众甚至更想看到她的本来面目。选择隐藏自己原本的面貌,或许来自童年的影响和成年后内心的焦虑。

1954 年,辛迪·舍曼出生,她是家庭里5 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她常常追在兄长和姐姐身后,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母亲的善良和父亲的严格塑造出她性格中坚强的一面。辛迪·舍曼15 岁时,27 岁的哥哥自杀了,加上家人反对心理治疗,她只能选择坚强地面对这一切。她后来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是哥哥的离世让她决定踏入艺术院校。这时,她才发现艺术可以慢慢治愈内心的伤痛。

后来,辛迪·舍曼进入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学习纯艺术。她根据各种时尚杂志翻拍封面作品。在她创作的三联幅摄影作品《封面女郎》中,第一幅是原始杂志的明星封面,后两幅则是她模仿拍摄的。

如今,64 岁的她回头看这一系列作品,感慨那是一个尝试的阶段。而最初,在开始摄影创作前,辛迪·舍曼其实更喜欢化妆,因为化妆可以让人改头换面。尤其在创作《封面女郎》的时候,她发现面部因为角度的改变而产生不同效果,她对此印象深刻。

而在涉足摄影之前,辛迪·舍曼一开始只是画画,但很快发现媒介的局限性。由于极简主义的盛行,她并不能在画布上尽情施展,于是决定拿起相机。毕业后,她选择搬到纽约,这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因为在她童年的印象里,家人对大城市敬而远之。虽然辛迪·舍曼当时和家人住的地方仅离纽约几小时车程,但是每年只有圣诞节他们才进城,她此前几乎没去过任何博物馆。这种对于城市的恐惧感直到大学毕业之时,才逐渐消失。

初到纽约,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快节奏的城市给辛迪·舍曼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她再次将自己“隐藏”了起来。为了克服羞涩,她用装扮的方式去掩饰看到人群后的紧张。她还常常身着男装或者扮老,以及假扮孕妇等角色出现在派对上。

2

辛迪·舍曼

镜头背后的热忱和坚持

对于辛迪·舍曼而言,在镜头中塑造各种形象可以缓解内心的情绪,也能把自我隐藏。虽然她直面镜头,但是在扮演不同角色时,她依旧坚持做自己。作品即便在开始时饱受争议,也未曾褪去自我本色。

一次,在某艺术杂志的委托下,辛迪·舍曼创作了一系列模仿《花花公子》内页的作品。她在作品中并未过分裸露,但是杂志因担心被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误解,最终没有刊登。其中,作品《无题96 号》于2011 年创造了单幅摄影最高拍卖纪录—以389.05 万美元成交。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辛迪·舍曼希望翻开杂志的男性读者有一种侵犯者的感觉。一些艺评家提出“男性目光”的解读随之而来,但她仍敢于面对质疑。

由于作品的热议不断,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不断涌向辛迪·舍曼。她再次回想当时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时刻,已经可以平静地面对了。对于那些误读和形形色色的解读,辛迪·舍曼的心中少有涟漪,只是耸耸肩,回答道:“误读的问题一开始困扰着我。但后来我发现,我其实不想控制大家如何解读作品,也会允许人们产生一些误解。作为艺术家,我大多数时候会接受种种误读。”

辛迪·舍曼想通过作品传达的信息早已不是单纯平淡的理念,而是更深层次的想法。谈及如何解读她的作品时,她认为:“我在作品中,并不想把要传达的情感和内容深深刻在人们脑海中。观众需要自己去思考并搜寻我所传达的信息,或许他们会看到正反两面。我认为所谓的成功是让人们思考。”

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何她的大部分作品都被其命名为《无题》,因为这种模糊感可以带给观者更多思考;同时,她不擅长文字和语言,视觉表达的方式才是她的舒适区。辛迪·舍曼每次为作品起名的时候都想不出诙谐幽默的字眼,如果不取名为《无题》,她的作品名可能只是单纯地描述作品的内容,比如《一个穿着裙子的女孩》。所以她宁愿用《无题》传达更多让人们无法摸透的信息。

4

辛迪·舍曼

穿越镜头,走向观者

辛迪·舍曼的确做到了让观者看到作品后驻足思考,并思考这些虚构的人物是谁,以及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又在哪里出现过。其中,作品《无题电影照片》可谓辛迪·舍曼的成名作,这是一套含69 张黑白胶片的摄影作品。她在照片中扮演电影女星,塑造并演绎各种角色。

这些作品的多数画面能让人想起当时的小成本电影女主角,辛迪·舍曼正是受美国电视、杂志等媒体镜头中的女性形象影响。这套作品通过她的诠释,颠覆了大众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先前,人们赋予这些角色太多意义,诠释过多导致失去了作品原本的初衷。其实,辛迪·舍曼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并未思考如此多层的含义,更多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

“创作人物的过程比较随意,我通常不会从心理上塑造人物的特性,一般是先戴上假发,思考什么类型的人会有这种发型,穿上服装后去拍照,看看效果。”辛迪·舍曼稍微皱起眉头,看着天空思考了一会儿,继续说道:“现在的电脑技术让我更快决定哪些要做出改善,而过去的方式则非常复杂。由于胶片的局限性和独自一人创作的原因,我需要先卸妆再冲洗照片,最后才能决定是否选择这张照片。”

在创作如此之多的角色之后,艺术家难免会重复,但是辛迪·舍曼的灵感仍然在持续迸发中。她没有刻意将作品中的人物相互关联,只是现在越发地感受到早期作品的创作方式和现在有了些许相似之处。她早期在一个系列中用照片作为背景墙拍摄,近期创作的作品则是在绿屏前完成的,现在的她再次探索这一方式,回归到了最初的原点。

1

辛迪·舍曼

颠覆刻板印象

当舆论对女权主义和“男性目光”等话题讨论得热火朝天时,辛迪·舍曼没有无奈地接受这些评论,而是表明态度。正是这种执着,让她的作品被热议和被认可。

在漫长的艺术史上,艺术家大多以男性视角描绘人类。但辛迪·舍曼突破了传统方式,用假设的男性视角挑战了旧有观念。而她没有失去自我,只是将自己隐藏在大众面前。而作品的主人公又无一例外是她自己,所以随着年纪的增长,辛迪·舍曼可塑造形象的年龄范围也逐渐缩小。面对这一问题,她坦言:“由于技术时代,我接受通过修图‘减龄’的方式,但在作品中没有沉溺于这一方式。”

对于当下年轻人修图成风的问题,辛迪·舍曼对《时尚芭莎》记者说道:“修图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很有趣,但也会难以控制,让人欲罢不能。当人们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会看到不完美的现实,这会产生更多问题。”

此次复星艺术中心的展览还为观众揭秘其创作过程,展示辛迪·舍曼曾使用过的拍摄道具、相关文献和影像资料等。通过梳理艺术家自上世纪70 年代至今的艺术创作历程,力图将40 余年的脉络清晰呈现。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也提到:“此次在中国的展览筹备历时一年之久,为大家全方位带来辛迪·舍曼各个时期的作品。她的作品既有观念也有技巧,在当代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辛迪·舍曼几十年如一日地用自拍的角度观察着世间万物,她躲在镜头后,身着奇装异服……时间虽然在慢慢流逝,但她的初心从未改变。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