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冰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李冰冰最初去好莱坞拍戏的时候,跟公共化妆间里的外籍造型师打招呼,别人只是冷漠地点点头。
她心里好大的不舒服。
那会儿在国内,她已经凭《风声》、《云水谣》几部片子摘得华表、百花、金马三大影后,妥妥的一线大花。
倒也没被唬住,国内怎么精细,到了国外还一样。表演上的事情,跟导演争的有理有据,毫不马虎。隔天,她被恭恭敬敬请到单独化妆间,“光发胶就摆了十种让我挑”。演职人员也开始主动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好莱坞不尊重名头,看的是专业能力。谁有真本事,谁就有地位。”
很快,李冰冰发现英语不够用了。光记住自己台词不够,她得知道别人在说什么,才能让自己的反应精准到位。“不做花瓶”的自觉,让她在38 岁那年去美国学了半年英语。
渐渐的,人们发现她变成可以英文演讲、英文采访的“国际李”。
刚出道时,她由着性子演打戏,因为“从小就特别想当个侠女”。可广告商不喜欢她冷冰冰的形象,“连笑都是冷的”。她接下《天下无贼》中的小叶,借“艳贼”称号为商业形象加了温。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你在哪里挑剔我,我就让你在哪里高看我”。这是李冰冰与世界握手言和的方式。她带着一股韧劲儿而不是巧劲儿,极其认真,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来虚的,不喊口号”。
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笃定的部分,她又非常坚持,决不妥协。
演员能控制的部分有限,但被动中的主动,是自己这一环不掉链子。李冰冰有一种自信:“甭管电影最后的票房、口碑怎么样,我对得起里面的每一个镜头,从来没有在外国人面前因为我的台词、我的表演NG 过。”
“这种时候就不卡哇伊了!装上铠甲,非常强势,工作上我是到达率很强的一个人。”
李冰冰
除了作品本身,很多年里她拒绝拿私生活炒作,公众眼里都正确到乏味了,却因为“形象端正”,成为诸多一线大牌最喜欢的代言人,创造了华人女演员中的多个第一次。
李冰冰在对自我的坚持中,创造了一套自己的规则。
感情上也是。
旁人觉得难以理解,以为她是“发了疯”,要么就是“被骗了”。其实是她自己先打破了一些东西,“人一定要被生理年龄控制吗?”很多人都试图逃离这个魔咒,多数以失败告终。多少屠龙少年在搏杀的路上手软刀落,早早低头,被龙反杀。
她却做了一种反向的示范,年龄越长,倒像是越年轻了。“有时候半夜做个鬼脸发到群里,或者给新买的杯子盘子拍个照片问我们:看,是不是很可爱!”团队越来越习惯了她的幼齿行为。
似乎是:四十不惑。
采访后的几天,总是想起题头这首诗。三毛对来生的期待,也是很多人毕生的理想:“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
这不就是李冰冰现在的样子吗。事业上的扎实拼搏,为她换到了荣誉、财富、安全感,她到了可以接受任何状态的时候,那是她“尘土里的安详”;生活上她放飞了自我,跟着感觉走,敞敞亮亮爱,于是可以“风中飞扬”。
李冰冰为我们示范了女人40 岁之后的另一种活法。你可以是自由的,鲜活的,依然年轻的。可以像20 来岁的时候一样,对工作有不妥协的专注。也可以像那时一样,不问前程地爱一场。她展现的是女性生命的另一种可能,一种超越了惯常经验和世俗偏见的可能性:时间不是你的敌人,世俗规则不是每个人的框架。
李冰冰
Q&A:
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李冰冰:傻?好多东西我其实都不懂,但是我比较听话,相信身边人的建议,他们都挺聪明的,最后就,傻人有傻福吧。
你谈这么小个男朋友,对方会不会是图你钱啊?
李冰冰:我钱藏的好着呢!我这么老辣,这么聪明,他能算计我什么呀?(……刚才不还说自己傻呢吗)
你现在最多的精力放在什么事情上?
李冰冰:养生!我现在也是半个大夫了,江湖人称李大夫。你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说出来我给你诊断一下!(……不用了我还小)
要不你推荐一下驻颜秘籍吧,你们这一茬神了嘿,都不带老的。不过打针开刀什么的就算了啊,太疼。
李冰冰:给你推荐个随身可带的神器吧,眼周肌肤细腻,也最容易显老。Dior 滚珠眼精华不错,急救神器,方便易操作,凉凉的也很舒服。另外平常要注意休息,少熬夜,哎,你们这些小孩儿,说了也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