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 & 张景祎
《紧急救援》开机前期,彭于晏逐步恢复体重。健身、打篮球、骑车,每日最少慢跑8 公里。上一部电影拍完,他的体重达到近年最低,65 公斤,而为了符合救援队长的状态,他又增重了10 多公斤。
在上天下海闯火场的过程里,他经历了不少惊险时刻:被消毒水刺激到眼睛,被几加仑的“水炸”追着跑。一场水下拍摄戏,他遇到溺水的恐惧,奋力挣扎向上的过程里,指甲被掀开,手部受伤。每场惊险的戏拍完,他都庆幸自己还活着。
彭于晏 & 张景祎
在直升机下飞掠山谷
早在2015 年,彭于晏就知道林超贤想拍救援题材。“一直没机会,没那个预算,也达不到那个技术。”
过去几年里,他和导演多次讨论剧情,至少听过四五个版本的故事了,直到2018 年开机。如果早几年拍,他不一定会演队长高谦。“那个时候,年纪还没到,我也没有队长高谦的稳重。”
电影中他还有一个“儿子”聪聪,父子之间的对手戏很多。
只要小演员在片场,他俩就玩得很开心,“儿子”每次跟彭于晏自拍,都要先调美颜模式。
聪聪人小鬼大,而高谦善于鼓励、以身作则,两人之间的互动更像哥们儿。面对这么大的儿子,彭于晏说:“如果我勇敢一点,可能也有儿子啦。”
大部分时候,拍摄过程都很艰苦。
剧组辗转在多地取景,珠海、厦门、广西,有打捞队基地,也有直升救援队基地。“我被直升机吊着,在山谷里飞,过程很惊险。”为了效果逼真,全组去了墨西哥一座影视基地。好莱坞电影里,与海或船有关的大电影,很多都在这里拍摄完成。
“大概二十年前的很多电影,比如《泰坦尼克号》,就是在这里拍的。现在基本上不需要去了,因为后期就可以做,但我们导演喜欢来真的。”
彭于晏说,别人都是去墨西哥海滩买房子,而导演是买了一艘真船,买了一架飞机。根据剧情需要,把飞机断成三截,最后沉到海里,全部实景拍。
“听到这样的剧情,怎么会拍得不过瘾?很过瘾。”
美术、摄影、特效,都是顶级团队,能参与就已经令彭于晏觉得兴奋。所有人都在创造,而不是在完成指令,每天有新想法递给导演,还能让演员自由发挥。剧本上没有的东西,在这样的氛围下得以创造。“看到一个好的景,我演的时候更加投入。全世界范围内,救援题材的作品都不多,就是因为需要大投资大制作,否则观众很难获得救援的紧张感。”
彭于晏 & 张景祎
让无名英雄呈现于银幕
电影开机前,彭于晏接受了一个月的集训,学习专业的救援队知识。因为要潜到水深处进行救援,早已超过了休闲潜水的程度,为此他还进行了60 天PADI救援潜水课程。彭于晏在上课的过程中训练,和教官出任务,来到真实的现场,与他们共同面对救援工作,遇到过真实的危险。
彭于晏看了大量真实的救援实录,了解这项工作。“我一直觉得,如果你没接受适当的正式训练,就不会知道救援队到底辛苦在哪儿。比如为什么救援队花两三天甚至是一个礼拜才救到水洞里面的人;再比如一个真实的火场里面有四五个人,你会选择先救谁?前提是只有一分钟,只能救一个人。”
在拍戏时,他遇到无数次危险,在水里拍到氧气用尽难以呼吸,被300 摄氏度高温的烈火环绕。让他恐惧的不是危险,而是自己演得不够好,角色不够有说服力。
“在这个时代,很多靠后期都可以完成,还可以找替身做,换个脸。但如果肯用心,肯花时间学,在动作场面上,我自己没有克服不了的事。”
从《激战》《破风》《湄公河行动》,到《紧急救援》,彭于晏和林超贤四度合作。
“林导的戏都很有味道,有风格,很男人,题材边缘,细节真实。《破风》又很青春,运动励志。”彭于晏一直在电影中挑战技能,却不只是出于男性对赢的渴望,他更关心的是人性、人的故事。
“《湄公河行动》里我演的职业是缉毒警,我们在金三角训练反恐、学用枪械。《紧急救援》取材自真实的救捞事件,每件事背后都有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我不希望演出来,救援人员看后说一点都不像,我至少要拍出一个样子,让人家觉得这是他们的故事,让观众知道他们的付出。在他们的职业里,收获远比不上付出,但至少要得到我们大家的尊重。”
至于那些因拍戏而考过的证,彭于晏其实从不在意,也不知收到哪儿去了。
“我留下来的就是影片的内容。我不是一个特别会念书的人,但是喜欢了解不同的东西。如果今天我要演这个角色,必须学一个新技能,有人愿意找我来演这个戏,还能认识新朋友,教我技能,那干吗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