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黄渤 | 一个“大人物”的诞生

2020-04-23 来源:时尚先生
早年黄渤嘲笑自己习惯了在下水道里演戏:《疯狂的石头》里的笨小偷从下水道里钻出来,《斗牛》里的乡村无赖在下水道里爬着,《疯狂的赛车》里同样有下水道的戏。巧合的是,这些戏还都是在圣诞节期间拍摄的。也就是说,一连几个圣诞节,黄渤都是在下水道里度过的。从哪一天起,黄渤不再是小人物形象了呢?

1

黄渤

2020年春节前,《夺冠》首映,黄渤在片中扮演了与郎平有着深厚友谊的女排教练。整部电影里,巩俐的演技光芒四射。早在微博上放出巩俐扮演的郎平的片段的时候,大家就一片惊呼:巩俐靠形体、靠说话的方式、靠独特的气场成为了郎平,强大到令人窒息。

而托起了巩俐每一场戏的,恰恰是黄渤。

两人的对手戏平和但又张力十足。郎平带女排在巴西比赛那场戏里,黄渤扮演的教练在遥远的祖国家中看电视,这么一场毫无花头的戏,黄渤靠手中的一件旧毛衣以及福建人酷爱的功夫茶茶具,完成了绝妙的表演。你会觉得,两个人的情谊,在这场伟大的比赛中,一点没被埋没,反而光彩夺目——2016年女排夺冠站在领奖台上,播放国歌时,巩俐扮演的郎平用手机拨通了教练的电话,而此时,黄渤的表演非常顺贴、自然——好的演员让标本化、扁平化的人物活了起来。

首映结束的时候,穿着灰色西装的黄渤和巩俐一起上台,让我想起当年第一次看到黄渤主演的《上车,走吧》的情形:里面的山东打工仔又瘦又小,完全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同剧的演员又帅又高大,越发衬托出他身形的弱小。那时候,大家都觉得这完全是一个业余演员的本色出演,哪里能想到,一个那样出道的“小”演员,会有一天变成了今天中国银幕上的绝对男主角,不靠类型化人物,不靠特型演出,就是靠无比扎实的演技。

想了想,黄渤好像还真是没有过多的新闻,带给我们的就是一部部的电影。因为要采访他,我把他的代表作品翻了出来。有趣的是,在不同导演的作品中,黄渤显示出了非常强大的变化能力,很难归类。

5

黄渤

宁浩和管虎,毫无疑问是他早期电影的带路人,他们最早给他的定位,都是充满喜剧感的小人物。早年黄渤嘲笑自己习惯了在下水道里演戏:《疯狂的石头》里的笨小偷从下水道里钻出来,《斗牛》里的乡村无赖在下水道里爬着,《疯狂的赛车》里同样有下水道的戏。巧合的是,这些戏还都是在圣诞节期间拍摄的。也就是说,一连几个圣诞节,黄渤都是在下水道里度过的。

从哪一天起,黄渤不再是小人物形象了呢?我已经难以分清。与其说他不再是小人物的形象,不如说他把小人物变成了不同的形象。每一个黄渤扮演的人物,都重叠了卑微感,疯狂感,还有尊严感。如果说《斗牛》的小村里的鳏夫还是延续了《疯狂的石头》里的渺小、愚笨,到了同是管虎导演的《杀生》里面,他虽然也是小村里的无赖,却显得那么生机勃勃,和余男扮演的寡妇在一起,有一种难得的性感——没错,其貌不扬的黄渤演出了一个乡村面貌平凡的男人的性感。同样是和徐峥、宁浩搭档,他每次的处理也不同。从早期的装疯卖傻,到后面在《心花路放》里面的嗒然若丧,完全是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他就这样一路演了上去,从熟悉导演的手中到了陌生导演的手中,暗黑的孙悟空,还有刚刚看到的敦厚的女排教练。

我很不喜欢在拍摄现场采访演员,因为他们的关注点往往都集中在造型和拍摄上。这天黄渤要拍摄一整天,除了大片还有视频,因为没有休息好,整张脸显得挺疲倦。可一聊起演技这个话题,他还是清晰极了。

很少有人知道,黄渤其实受过很好的学院派训练,他的偶像,是阿尔·帕西诺这样的大演员,因为我们被他扮演的小人物蒙住了双眼。

人到中年,整个行业向他打开,秘密越来越少,机会越来越多,要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从一个“业余”的演员到今天的行业领头人,这一切既清晰,又神奇。

2

黄渤

Q&A:

你早年和三教九流都打过交道,但是这些经历和你扮演的民工、小偷还是有距离。你是靠什么来完成这些角色?

黄渤:其实角色和真实人物之间跨度并没有那么大。早些年,我一直被问是不是本色出演,不少记者以为我就是民工出身,那时候演管虎的《民工》,记者来拍摄,直接就说,这些人是从哪个工地找来的?这两年不演小人物了,问的少了点。

其实我个人觉得我和小人物之间的距离好像没有那么大。在1990年代左右,也就是我成长的年代,贫富差距也没有现在这么大。你生活的周边的些些许许,菜市场上,街道上,大概都见过类似这样的人。而且不仅仅是见过,他们和你其实是在一样的环境中生长的,那些人的性格也好,样貌也好,未必跟你重合——但是也是你能摸得着的。

你是一看人就记住了,还是要揣摩一段时间?

黄渤:没有,以前小时候也老学别人,小孩在一块胡闹,就爱学人,那时候也不懂事,谁有点儿短处,谁有点儿缺陷,就老愿意学人家。也没有那么故意,但那时候就爱这些……有的时候不是像,就是生动,大家都觉得特别好玩。最简单的就是学对方口吃,小孩都会学对方的缺陷。

相对来说,那些“高大上”的角色,还是离我们更远一些,周围的小人物,你更能摸得住一些。我这身边没有什么大人物,我演的人,就是我们周围的正常生态。周围的群像一直此起彼伏地在我面前出现,只不过是穿得差一点,人穷一点,我们给他了一个新的身份,这些身份下面他都有各样的性格。

我觉得还是跟生活贴近以后,所展现出的人物的生动性,让大家觉得比较好接受。

这里边有一定的方法吗?它是有一个技术,还是说完全就是靠本能?

黄渤:我上的是表演系,但那时候演出机会少,所以努力去学配音,各种机会都要争取。表演方法这些跟上学有关系,但也还好,因为上学之前老天爷已经让你学了好长时间了,上完学以后也一直没停过学。

上学只是在那两三年的时间解决一部分的东西,老师会教给你一些方法论的东西,或者说在那儿能见到更多的好的实例,不是像在社会里边你就完全闷着,靠自己瞎琢磨,看片子。

我是在社会上待了一段时间然后才上学,上学的时候就算比较用功。按照学校的说法,就是在外面给干着了,终于这儿有水了,就喝得比较猛,也就会没事去琢磨。

那时候我也会去听别的系的课。摄影系、美术系、导演系、新闻系的课都去,因为在外面玩的时间够多了,10年连漂带打,突然回到学校,你更知道要学什么,也能看到自己和那些真正好的表演之间的差距。

你当时觉得好的表演是什么?

黄渤:每个阶段都不一样。有的时候心里面有那么一点小侥幸在那儿:自己这点小伎俩,别人没看穿,三招五式吧,可能用得最多的就是真假结合。没有那么多技巧的时候,唯一的武器就是真挚。在真挚这个东西还没有被那么多技术覆盖的时候,它就是好用的武器,把它跟角色结合起来,把它跟真的跟假的东西结合起来,它就会比较好用。

但这种好用是阶段性的,大家在对你没期望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挑剔,比较容易接纳你,或者比较容易原谅你。但慢慢往下拍,你就不可能仅靠这个,你不可能在每个人物里边都是放同样的东西。

看国外一些演员的精彩表演,你可以看到一个演员通过不同角色展示出来另外一个样貌,另外一种能量,另外一种节奏。让你叹为观止。你可以在两部片子里边看到两个人。我们是把角色的自我往人本身的自我里面装,但一些国外演员却能通过语言、节奏、表演的控制和台词的处理等,脱胎换骨换了一个人。

4

黄渤

那时候有特别欣赏的国外演员吗?

黄渤:早年间有。括阿尔·帕西诺、西恩·潘,还挺多的,比较明显的演技派。还有技术派,控制很厉害,设计也很多,有时候明明能看出他是在演戏,但他确实精彩,确实能够打动你,就觉得很牛,了不得。后来慢慢知道了,其实电影不仅仅是表演,而是一个整体。在那个过程中,当然是有不同的优秀的合作者,优秀的导演,通过光影、通过节奏、通过其他的影像化的处理,把人物也会做得更好。

我最开始拍的电影,还处于一个相对的小野蛮生长的状态,不可能一出来就能碰到世界级的、大师级的,但是对我来说已经算不错了,一开始碰到的,管虎、宁浩,都算是当时的年轻才俊。

有没有特别去模仿谁、因为特别喜欢而去照着演的那种情况?

黄渤:还真没敢太有。可能你还没演自己先起鸡皮疙瘩了。你能够借鉴过来的,仅仅是他们的一些方法。比如表演最后的停顿——就是停滞下来的力量,比爆发的力量冲击更大。这样的方法,你是可以学的,可以在有些戏上去尝试。单独学哪个片段,一是有点儿难,二是也不太有意义。

唱歌出身,见过那么多人,赶过那么多场,让人觉得你的社会阅历很丰富。有一个“大哥”型的内心世界,对付演艺圈是不是绰绰有余?

黄渤:应该也是有关系。我在相应的年龄段,接触到的事儿、去过的地方,实际接触过碰撞过的人——好人、坏人,或者我们所说的黑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特别多,特别鲜活,各式各样都有。

天天在台上唱歌,台下各种人就处在这窝水里边,你怎么安然世外?没办法,生活的环境就是如此。有时候我在片场或者在电影里看到别的演员演大哥、演黑社会,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太不像了。

我有对人物审美的基础。不知道该怎么做到,但我知道什么样是对的,好的。我们经常调侃一些相对教条化的表演、模式化的表演。当你会调侃它的时候,你一定不会那样做。

你演的小人物身上都有种小聪明和洞察力,这些是设计出来的吗?

黄渤:这个我没细琢磨过,但是一开始我都要跟导演聊得比较多。比如说《斗牛》最早那个角色是一个老鳏夫,然后跟一头牛整天在一起。牛不说话,人也不说话,光是大风景,然后牵着走。这可能也是一种风格,导演可能能把它处理得很好。但如果让我去演,我还是希望保持它的色彩性和生动性。

在还没有达到那种能够塑造人物的阶段时,我就琢磨先从自己本身的能力出发,看看自己怎么能把这个人物做好看了。后来的《杀生》也是这样。

那时我们没有那么强烈的商业片的概念。在表达的同时,不会刻意排斥它的商业性和角色的可观赏性。我希望把人物的色彩性做好——我这样一个人,长得不怎么好看,不是大块头,也不阳光帅气,要是再没点意思,还有啥让人看的?为此,我会把前面提到的那些方法——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好,以前看到的、所体验到的那些技巧也好——糅到角色里面。

你和徐峥关系好,但你俩表演完全不一样。大家觉得你是没有地域性的,无论南北人民都喜欢,徐峥的喜剧精心设计,你比较随意。

黄渤:徐峥也全国人民都喜欢。其实每个人到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一定跟你的背景有关,包括审美的形成,包括长在你身上的每一点,包括星座。这也跟你的成长环境、从小居住的环境、小时候的玩伴、教育背景——你是从小在贵族学校长大的,还是从小老师说话也都带着脏字、没事一个大嘴巴子抽上来的那种——都有关系。

每个人都有相对不同的特质,这些标签都是慢慢形成的。这跟你自身原因有关系,跟你所演的作品也有关系。徐峥一直以来属于城市精英,他早年间的戏更多的也是这样的。

最早有导演总结我说,别人选你演这样的角色而不是那样的角色,未必仅仅是跟你的身高、长相、外形有关,也跟你慢慢透露出来的气质、平时饰演时表现出来精彩的细节、被大家所感知接受的一些特点有关。我早期透露出的城市底层的特质可能会多一些。我早期的角色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接近。观众走出电影院,走到市场里,看门口卖炸串的、路边谈恋爱的都像我。所以早期的我被接受度很高。

3

黄渤

孙悟空呢?都说你这个角色非常惊艳,不同以往,也没有可以依傍的东西。

黄渤:那个角色也有周星驰的影子,他是导演嘛。开始的时候我推过好几次,因为我觉得太不像了。

最早的时候,孙悟空是一个典型的周星驰喜剧角色,有一定的路数,有一套自己的语境。我也跟他提了好多想法和建议,结果到现场以后发现不对:我在拿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创作一个这样的人物,这是完全不对的。

后来就去找一个综合、在整个体系里面不突兀、有一些周星驰以前喜剧符号的影子,相对夸张,在造型上、人物表演处理上跟他的气质吻合。

最早我跟他提议,唐僧一掉下来,一张大脸直接凑上去,只一张脸。我说你就给个镜头,表情是惊恐,说小强,小强过去了!就是一个蟑螂或者一个蜘蛛。它已经三个星期没出现了。上次我以为我跟它吵架,它就生我气。从这个点出发,我想把一个被关了500年那么长时间的人的寂寞、他的神经质、他的苍白、苍老等等信息放在一个人身上。

周星驰十分聪明,开始都讲“好”,“很好”。结果到现场以后却说,“黄先生,可不可以这样,可不可以那样”。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自己的那套方式还是平时做一个现实人物的方法,要做解构就不能按照线性的顺序。我也就接受了周先生的很多指导跟建议。

你现在的很多电影角色,内心都很暗黑,你自己导演的《一出好戏》 的主题也是严肃悲观的,这是为什么?你在银幕上下是截然不同的吗?

黄渤:孙悟空的角色还是跟周星驰有关。作品就是导演的。周星驰把握得很好,我只是在他给的框架里边发挥,有些邪有些妖。我觉得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些有希望的东西,也会有悲观的东西,尤其在一定年龄的时候。

我不像其他喜剧演员,实际生活中跟银幕上的差别那么大,我也没那么深沉,闹的时候也挺能闹的。

《一出好戏》是自己给自己挖的一个挺大的坑,找的主命题太大,想表现的太多。它其实不是一个处女座应该选择的题材,你的知识结构、哲学积累还没到能够完全覆盖这么大命题的状况。但说真的,要等到什么时候你才能把这个命题概括住了? 80岁吗? 在这样的年龄开始探讨悲观的命题、哲学的命题,做一个电影,当它是个尝试学习,也还挺好,这里边有妥协,也有学习。整个创作过程的开口太多了,包括亲情的、爱情的、友情的、权力的、欲望的、生死的,有黑的、有暖的、有残酷的,都会碰到。一开始写得很庞杂,枝杈出来的情节就够拍七八个电影。

那就往回收。即便收成这样,看起来还是不那么凝练。

你刚才说的悲观,跟自己的心态有关。有人仰望星空看到了希望,有人仰望星空看到了死亡。那个作品也是一样,涉猎到了很多。当然,到最后我们还是希望传递出的东西不要那么死灰,有温暖的结果。以爱情来结尾,因为其他任何命题都没有爱大,都没有爱能兜得住。

快来吧,爱情!拯救一下!

6

黄渤

你第一部导演的作品就这么非市场化,自主性,这里面一定有打动你的东西。

黄渤:无穷的可能性。这些人如果掉到岛上了会怎么样?会产生阶级吗?说的海枯石烂,山盟海誓,当灾难来的时候,他们真的会相濡以沫吗?没有了阶级束缚和金钱等级的差别后,任何人之间是会回到以前的部族关系,还是会产生另外一种很奇怪的东西?这些东西会让你觉得好玩,值得探讨。

很多演员转型当导演之后会去拍很安全的类型片,或者市场上更受资本青睐的影片。但你好像就是要拍自己想要拍的电影?

黄渤:可能是因为我想清楚了。这部电影从开始真正扎下来要拍大概用了两年时间,再加后期剪辑什么差不多一共三年,时间成本、金钱成本都大。这三年要是去挣钱的话,应该能挣不少。

然后我想:我放弃了挣钱,然后去拍一个到最后还是为了挣钱的戏,那不是神经病吗?既然花了这么长时间,既然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如此宝贵,为什么不让自己爽一下,做个自己最喜欢的事儿呢?

加上这部电影,舒淇应该是你合作最多的女演员。她是怎么打动你的?

黄渤:这个角色是挺难的,因为没有那么多故事线索和起承转合。电影里面有大量别的空间,要表现别的东西,舒淇演的这个角色本身必须有特殊魅力。别的人都黑化了,只有她不变。我希望留一束光在那儿,那就希望找到一个自己带着一定光芒的演员。舒淇就有,而且她的成熟度也在。

之前也跟其他演员碰过,但总觉得她就在我的电影里,她是我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结合实际来说就是,如果在现实中有一个像黄渤这样的人要追一个舒淇这样的人,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我很喜欢现实中的舒淇,性格很好,有时候有点儿像男孩,很简单。这并不容易。女性的纯洁并不是不谙世事时的简单懵懂,而是经历过风雨、经历过世事依然能保持住心里最真的、最本分的东西。那是真正的纯洁。舒淇她身上就有这种纯洁。

7

黄渤

你怎么看现实的世界?喜欢,还是没那么喜欢?

黄渤:你喜欢不喜欢,你就在此活着,除非你选择离开它。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接受它。综艺也好,慈善也好,工作和家庭,事业跟同事,组成了你整个的生活。我没办法让自己完全待在单一的时间里边,那样你跟世界的隔绝会越来越多。

我和世界保持着密切接触,这样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感受,愉悦、焦虑等等。创作离不开生活,你必须贴近生活,竭尽全力寻找各种各样接近生活的方式。

做导演,有那种权力和掌控的感觉吗?

黄渤:权力是我个人最不在意的东西。

电影是合作的产物,但每个导演的性格不同,有的人把握性就很强。对我来说,想要拍电影的原因一定是这个故事足够强大,故事本身能打动我。还有另外一个就是说有的时候也确实是在现场,不光是自己拍电影的时候,拍别的戏的时候,其实早已经都跟大家融到一块的创作里面。

但毕竟,作品它就是一个导演作品,你希望找一个机会把这些想法实施一遍,试一下。实际拍完了的结果摆在你面前是血淋淋的。钱挣回来了,没赔。这种不是纯商业走向、纯喂给观众的片子,能拿到十三亿五应该说算是还挺不错的。

但拍的过程是血淋淋的。你以前的美好设想,你的雄心壮志,你认为一开始的镜头罗列,语境和表达,会被现实冲得七零八落,根本实施不了。或者实施了,看到成片才发现很多想法很幼稚。直到在剪辑台子上面临自己的无能时,你才会知道前面有好多地方未必如你想象,或者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能做得那么好。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