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的排球馆里,女排正在训练。郎平坐在椅子上,望向眼前的年轻姑娘。她们有着有趣的绰号:“小苹果”袁心玥、“宝宝”张常宁、“小蚂蚁”丁霞、“泰迪”林莉、“小清新”郑益昕……三十多年前,老女排们也是这样。
首任队长“铁姑娘”曹慧英,十个指头断过三个;“独臂将军”陈招娣,左肘打着夹板上场,凭右手打满全场;周晓兰防守严密,被称为“天安门城墙”;孙晋芳能左手二次进攻,被誉为“神二传”;张蓉芳是进攻变化多端的“怪球手”;郎平是第一炮手铁榔头。
“五连冠”时期的老女排,如今都已经年过半百,将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训练场。尔后,“黄金一代”和现役女排在2004 年、2016 年又重塑辉煌。电影《中国女排》在时空穿梭中串起几代人的努力拼搏,贯穿着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你们什么时候打败日本啊?
1951 年11 月,新中国第一代女排在北京成立。当时还没有国家训练局,全队到北京大学住宿和训练,后来因人数较多,北大无法接待了。主教练马启伟就带队全国拉练,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当时主抓体育的是贺龙元帅,作为军人,训练也采取军队的方式,每个人都背着行囊行军。
到了20 世纪60 年代初期,女排要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临行前在中南海接受领导人接见。贺龙在长廊里走着,一回头看见了一群姑娘,问她们:“这是女排吗?”她们答“是”。贺龙笑着问:“你们什么时候给我打败日本啊?”
当时日本女排正在崛起,主教练是以严厉著称的大松博文。1965 年4 月,周总理邀请大松博文来华训练中国队。大松博文到来后,确立了“三从一大”的原则: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原本每天2 小时的训练,被延长到8 至10 小时。
一位上海队员回忆说,她累得几乎丧失意识,所有动作都是机械反应。大松博文总穿一条绿色运动裤,她恍惚到觉得眼前飘着无数“绿灯笼”。多年后,大松博文在回忆录中说,他在中国女排身上看到一种贯穿在中国人性格中的伟大精神,一种为了国家可以经受一切痛苦磨练的信念。
竹棚精神 扎在腿上的毛刺
漳州的竹棚训练馆,是女排精神诞生的地方,电影《中国女排》的启动仪式就在基地的老二馆进行。当年只有3 万资金建馆,闽南盛产毛竹,民兵们上山砍了500 多根,在竹器厂师傅的指导下,28 天建成体育史上的奇观建筑—竹棚训练馆。地面底层是煤渣,上面是细沙、白灰、红土压成的“三合土”。三合土很快就折腾坏了,露出细沙。
姑娘们在地上滚翻救球,腿蹭破了,队医清洗渗血的伤口,还会清出沙子。看门大爷说,女排队员们“进去是一个人,出来是一团泥”。
墙上有一句标语:“滚上一身泥,磨去几层皮,不怕千般苦,苦练技战术。”后来竹棚有了地板,因为没刷漆,上面都是刺。周晓兰说:“一天训练完,我们就互相拔刺,乐着比谁的刺多。”
漳州潮湿,她们把洗过的湿衣服搭在“竹编笼子”上,里面点炭火,把衣服烤干。计划经济时代,连卫生用品“草纸”都要批条子,凭票供应。20 世纪80 年代后才好一些,基地厨师张松林为了采购队员食材,开车到东山岛买海鲜水产,还和基地领导一起去养鸡场,拉了一车活鸡回来宰杀。女排姑娘吃饭的时候,厨师们就在旁边偷偷观察,看哪个菜受欢迎,商量着给她们改换口味。北方运动员吃南方菜觉得没味,厨师就去山东、北京等地学手艺,还请四川、广东的厨师来基地授课。很多队员晚上要加练,厨师也跟着加班,保证她们训练回来有一口热饭菜吃。
当时漳州基地基本完善,袁伟民袁指导做主教练后,转战了更为艰苦的郴州竹棚。那时人们相信,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练意志。女排集训一般在春节前后,郴州一带没有暖气,都是烧木炭取暖。后来装上了暖气片,热气一来,冲得暖气片“啪啪”作响,夜里她们伴着响声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