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刘宇宁 | 成长风暴 飞速旋转

2019-09-29 来源:时尚芭莎
刘宇宁的一天被安排得很满,采访一个接一个。他回答了很多次相同的问题,依然富有耐心。我们赶到酒店时,他上一个采访的拍摄还没结束。在酒店套房玄关处,他随着摄影师的指令,摆出各种姿势。喝了口水,与我们讲起自己的故事。

2

刘宇宁

去年夏天,刘宇宁和他的两个兄弟——吉他手阿卓、键盘手大飞以“摩登兄弟”的名号因为两首翻唱突然“出圈”,迅速火遍互联网。他们做直播的安东老街成为丹东旅游最热门的打卡点,随后,摩登兄弟乐队正式出道。刘宇宁这个身材颀长、可爱朴实的青年也一下得到了众人关注。面对关注和压力,他选择用作品说话。

一直以来,刘宇宁很少出现在媒体前,相关资料也不多。问到这个问题,他腼腆地笑了一下说:“我不太喜欢拍照。一是墨迹,二是大老爷们儿摆那么多个表情,总觉得很尬。”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认为自己应该把时间更多地用在音乐、拍戏上,在没有实在的作品出现前,任何采访和宣传都是虚的,“得有自己的东西,比如说今天出了个歌,拍个照或者杂志怎么样宣传一下,那行。什么也没有,天天拍这个封面那个封面,不是我喜欢的。艺人需要曝光,这个道理我懂,但我真的不喜欢没有新鲜内容的曝光。”为此,他与工作人员抗争过多次,团队的人也渐渐理解了他。

刘宇宁说平时经常在网络搜自己的名字,看自己的视频。他所有的网络账号都没有小号。 “我何必用小号呢,我得让粉丝知道我在关注自己。”粉丝是他最关心和保护的,如家人一般的存在。

他还会看自己的造型:“看今天衣服穿得行不行。我会自己去关注自己的东西。”他也会看弹幕中粉丝给他的评价:“说我今天衣服穿着不好看,可能下次就不穿了。我看完之后,觉着说得对,可能会听一听。”称赞的评论他同样会看,他说这是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工作的动力。“比如我昨晚就睡两个小时,看完评论,‘值得’,就这种感觉。”说起这些,刘宇宁的眼中闪着光。

他自己也会发弹幕和回复评论,和粉丝互动。说起这些,他很诚恳:“人家关注你了,得感激。我的粉丝给我留言,我回一条,我相信他会很开心,我轻轻一个小举动就会让他开心,那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3

刘宇宁

如约

音乐对刘宇宁来说,是刻在骨子里的爱。很小的时候,他就喜欢听歌、唱歌。新歌《如约》是他对粉丝的一个回答。“第一首歌出来,作为EP 第一首歌,‘如约’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我对粉丝的承诺,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有一种‘我答应他们了,我做到了’的感觉。”最初这首歌不是这个名字,是刘宇宁特意改的。

《如约》第一版混音出来的时候,刘宇宁总是觉得不满意。“我觉得我对它的感悟没那么深。”思前想后,当时在云南曲靖拍戏的他专门挤出时间赶到昆明的录音棚,把整个歌曲重新录制了一遍。这个版本他觉得比第一版有人味儿了一点,这也是他新EP 在线发布的第一首歌。

问他为什么会这么严格,他回答:“我第一张正儿八经的东西,就希望它起码在我自己这里得过得去。我一定得过得去,我不能让自己有遗憾。如果有瑕疵我还让它过去了,我一定会后悔。”

这首歌也成为电影《使徒行者2》的主题曲。选中刘宇宁唱主题曲后,片方先发来另一首歌,但导演不是很满意。刘宇宁突然想到自己正在录制的新歌,把demo 发给导演听。大家一拍即合选中了这首。

说到新专辑的风格,他用“跳跃”形容:“每一首歌的风格都不一样,会很跳跃。比如爵士里边会加一些其他的东西,摇滚里面加很多电子,电子里边可能会有民族的东西。”这张专辑是刘宇宁的一个多元化表达。他很谦虚:“我可能见识比较浅薄,所有的音乐风格我都能接受。我要每一种风格都去尝试,我的新专辑会有很多不同的元素在里面。”

问他风格不同的音乐在一张专辑中可能带来听众对歌手认知的混淆问题,他抛出了反问:“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音乐风格取决于什么?取决于这个人,不是音乐的本质。歌手本身就是一种风格,就是他自己的风格。”

刘宇宁曾经在网上说自己要一年出60 首歌。他在采访中非常诚恳地表示,自己真的想这么去做。“趁现在还有人听我的歌,还有人支持我,我就多留点作品,挑一些我喜欢的东西,更多地呈现给大家。”

多不代表滥发。刘宇宁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每一首歌都是他自己想唱的。“我能选中的东西还真的蛮少,不是说我要求高。因为我唱酒吧唱了好多年,做直播也做了好多年,我唱了太多的歌,也听了太多的歌。”多年的积累给刘宇宁更多的底气和沉淀。

《不需要想念》是他现在最想唱的一首歌。这是一首没有过多花哨装饰的曲子,有一种质朴的美。“没有特别难的唱法,没有炫技,没有高音。”偏偏这种简单带来最纯粹的激发,他说:“让我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那首歌我听完之后就知道它一定是我演唱会的最后一首歌。”

2019 年下半年,刘宇宁要完成人生的梦想之一—巡演。“这是我唱歌以来的一个目标。”小时候看到过电视里的明星站在舞台上唱歌时,他就在心中埋下了种子。为了实现当年的梦想,他今年做了很多准备,尤其推掉了很多商业演出。他觉得这样值得,因为他想第一次站在大舞台上给喜欢他的人唱歌,这个舞台真正属于摩登兄弟和摩饭。

巡演的主题叫“成长风暴”。这个名字有它自己的寓意,象征成长,也代表他的学习和融合。“我出来刚一年,这一年我要让自己疯狂成长。”他在成长,粉丝也在成长。“这一年是我们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这一年过去之后,我要开演唱会的时候一定要叫成长风暴,因为很快,真的是迅速的那种。”

巡演的舞台设计他也参与了很多意见,他说要在所有的设计中融入粉丝可以懂的梗。因为这是开给喜欢他的人的演唱会。“舞台是一个翅膀,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飞翔的感觉。我的粉丝选择的应援色是黄色嘛,的主色调会以暖黄色为主。”具体设计他不能透露太多,但他的眼神告诉我们这画面值得期待。

1

刘宇宁

好与不好

采访时,他特别提到粉丝带给他的感动和激励,尤其提到粉丝从不会发微博到现在每天超话签到打榜。粉丝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和家人。在低沉时,他会开直播和大家聊会儿天。“我跟粉丝互动的过程当中可以直观地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也可以直观地告诉他们我在想什么。直播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让我放松的方式,我如果压力特别大,就会开场直播跟他们聊聊天。在那个过程当中听听我喜欢的歌,把我喜欢的歌分享给他们,再跟他们说说我最近身边发生的一些好玩的事,我可能就会更释然一些。”

问他个人成长在哪儿时,他小心地回问可以说“不好”的吗。但他的回答并没有什么不好,只不过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的承受能力变得特别强。”刚出道突然爆火,他首先需要学会面对负面评论。“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接受不了。”他说。开始他真的无法理解一个不认识的人怎么会给另一个不认识的人这么恶毒的留言。第二个成长是音乐,在北京一年接触了大量优秀的制作人和歌手。“很多东西是我没有见过的、不懂的。我在不停地学习他们这些东西,怎么去分辨好与坏,怎么去吸取他们身上的优点,因为机会真的太难得了。”还有意外的收获——影视。“以前哪有机会演戏,我也没学过表演,只是半路出家,我得迅速让自己成为一个演员。”拍第一部戏的时候,他压力大到崩溃,怕自己给剧组拖后腿。能好好完成一部戏,他就觉得满足。

非表演科班出身,刘宇宁靠的就是努力弥补。因为《我们的师父》而尝试话剧表演,让他一下子爱上了这种状态。他说:“它是很直观,那一刻信念感会特别的重,强行让自己进入忘我的状态。”他渴望未来在话剧舞台上真正体验一次肾上腺素飙升的滋味。舞台的即时反馈确实让人上瘾。

4

刘宇宁

刘宇宁的很多决定似乎都有香港影视剧在他身上留下的影子。喜欢音乐是因为港台歌星,喜欢表演是因为香港电影。TVB 一部《美味情缘》,成为他人生中第一个职业选择。“我当时学厨师就是因为那个剧,我觉得穿厨师衣服特别帅。”学习之后他才知道,现实和理想总是有一些差距。真正的厨师生活没有华服和那么多闲暇时间。

与《使徒行者2》合作是当年的刘宇宁不可能想到的事。看老派港片长大的他无法想象自己在某一天会和银幕中的明星一起工作,甚至有一句台词。说起这些时,他的脸上浮现出羞涩的表情,像个提起偶像的小粉丝,一改回答问题时冷静克制的模样。在片场时,他除了紧张没有别的感受。“我觉得永远都见不到的那种人在我面前出现了,我还跟他一块拍戏,我真的特别开心。”

年岁渐长,刘宇宁开始明白文艺片中细腻的传递和表达。他按着网上的排名,从最高的开始看起。最近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是《本杰明巴顿奇事》。他最喜欢的是开头本杰明出生的那段,刘宇宁说这段留给他的印象十分深刻。“他刚出生就是特别老的一个状态,我觉得就像是尝遍人间疾苦的感觉。”接着又补充说:“人一定要经历这些东西,后面才会有转变。”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