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
梁博珍惜每一次上台的机会,每一次演唱,他都会准备到万分精确,不容有失。就算是别人替他整理衣衫的小小打扰,他都会因为小小的分神而事后懊恼。
在《我是唱作人》的现场,他也是紧绷的。譬如,别人到了没有座位的场地,可能会席地而坐,但是对于当时穿了西装的梁博来说,他根本没想到坐下去。他的心中,对于艺术有某种庄重的仪式感,别人怎么做,他管不到,但对自己的音乐,尤其是表演现场,是不可以松弛的。
“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自我的想法,但坚持自己,一定不是故意和别人不一样,甚至你做得并不比别人好,却一定要不一样。我做的东西,有些人一听就知道是我。我的东西更适合我,也就是这样吧。”
梁博
今天做的事, 是真正的自我实现
2012年,穿着简单的T恤,梁博登上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成为导师那英力推的学员,并荣登冠军宝座。不过之后的时间里,他并没有做多数人认为应该去做的“自我实现”的事,他甚至是沉寂的。直到几年后,《歌手2017》(以下简称《歌手》),梁博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献上了听者难忘的《灵魂歌手》《男孩》和《日落大道》。
“我今天做的事,就是真正的自我实现。其实事情非常简单,《好声音》让我登上了很大的舞台,去翻唱别人的歌曲,还获得了冠军的称号,我当时该享有的东西都已经有了,那么接下来要做什么呢?就是去写自己的歌,让大家也喜欢我的歌——这么多年,我仅仅做了这一件事。”
其实,在“歌手”之前,也有很多机会找梁博——但他心中的标尺和节奏全然不受外界影响,让他有种比同龄人更成熟的感觉。
“正确的事情是不怕早晚的。虽然时间很重要,但我5年的准备,到《歌手》的原创,大家给我的反馈是爱这个的,甚至有些人从音乐之外的角度告诉我,‘现在的梁博,才是我们更想看到的。’”
梁博说,自己是一个敏感又迟钝的人。对于在意的音乐,他是敏感的,可是对于一些社会常识——比如人情世故,“这方面我做得真的很一般很一般了。”
他也知道,由于自己的钝感和执拗,会丧失什么。“我做了某个决定,带来的反馈我都接受 。”其实,得到《好声音》冠军头衔后,他可能面对的路,简单来说,就是两条。一条是大多数人走的路,“听所有人的话,去赚钱。不客气地说,如果那个时候我去赚钱,在北京几套房子都有了,但是我选择的是另一条路。这条路看起来是窄路,但你选择了,你就要接受质疑,接受被瞧不起,接受各种经历。你经历了孤独,经历了这种选择所带给自己的一切,然后去做你应该做的吧。”
不过,为什么这个选择,要用5年这么久的时间经历?
“说实话,我是翻唱出身的,当时大家对我的翻唱还算满意,接下来的机会全部都是围绕翻唱,这甚至不如当一张白纸轻松——白纸能给人无限遐想,但那时候别人已经知道你唱歌怎么样了,这也是种压力。在大家的印象里,我也不过是一个唱歌很好听的学员,一个很火的节目出来的人。找你的人,无非图你脸熟,或者继续让你翻唱,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这是不行的,所以需要时间去学习和沉淀。”
那5年里,梁博先是读完了国内的课程,然后去美国制作专辑,从乔治亚到洛杉矶。一次兴之所至,他加入了街头音乐人的队伍一起弹琴,却被媒体描述为悲惨到沦落至街头卖艺。看到这样的报道,梁博笑笑,“你们也太闲得没事了吧。”
梁博的粉丝说,梁博不是会火的明星,他自带灭火器。
梁博
理想主义也可以现实
梁博的眉眼酷似窦唯,也可能是音乐风格偏摇滚,他整个人的感觉都像90年代原创音乐家,梁博的身上,一直有一种理想主义者的纯粹气息。数据、话题、流量自然与他没什么关系,拥有这样的“老灵魂”,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首先,我确实比较早熟,窦唯在我心中也确实是个精神符号。单纯就是唱,窦唯的嗓音已经是非常非常好了,这也是我喜欢他最重要的原因。但我毕竟生活在这个年代,就算你有那种摇滚年代的气质,我所追求的也不是做一个贫穷的音乐家(笑)。我崇拜的人一定是成功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也是思想的。所以,我应该是一个比较融合的人,理想主义加现实主义。”
现在的梁博说自己,“挺忙的,比以前忙。”
经历了成长,梁博发现,原来纯粹可以是另一种感觉。“经历过世故,经历过洗礼,再锻造出的纯粹,才是真实的纯粹,而不是你住在山里,连打车软件都不知道怎么用的纯粹——我现在更喜欢的是我见过很多人,经过很多事,我知道很多,我依然选择了自己的路的纯粹,而不是很仙气的纯粹。”
最开始的创作,譬如《男孩》,梁博当然是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出发的。“我一开始就知道,写歌首先要满足自己,但又绝不能仅仅满足自己。最难的就是自我满足和满足听者的平衡,既表达了个性,又表达了大众。我永远不会做这种事:一首歌写完了,你们爱听不听,我高兴就行。”
13岁的时候,梁博就开始写歌,“当时就是瞎写,15岁开始写第一首原创歌曲,都忘了叫什么名字,但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到现在都记得。”然后,是《中国好声音》,《歌手》,“我记得《歌手》后,我发了个朋友圈,谢谢大家,我就不一一回复了。但奇怪的是,微信上很多年不联系的人,还有一些不了解我的人,会突然蹦出来说梁博你真牛,你的歌怎么怎么样,其实这都是因为你上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平台而已。后来我也懒得去解释了。”
很早以前梁博发过一条微博:谢谢你们一直陪着我,我在前行的这条路上不是盲行,因为背后有彩虹。他后来解释,之所以自己喜欢长久而共情式的反应,是因为看似热闹和喧嚣的东西,都不是最重要的。“通过自己喜欢的音乐,去一点一点实现物质生活,这是一个非常正常人的表现。也是我喜欢的方向,就像电影,大家都爱看花絮看彩蛋,前提是电影本身做得好。我的创作过程再曲折,再文艺,再有故事,也比不上一首几分钟的歌曲的效果。”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天才,最多有一些天赋。我给人的感觉是很任性,但我只是坚持了自己认为对的方向。”
“老天其实挺眷顾我的,这么自私地写自己,但我还是能够击中别人。这种感觉是最享受的,就像演唱会听到的欢呼声。”梁博说。
这几年,梁博能够频频地在现场直接地感受听者。“当音乐传递给别人能量,你会看到。在演唱会上,观察和表演缺一不可。当大家的气场合为一起的时候,是最让我激动的。”
去参加《我是唱作人》,可能也是梁博在另一种舞台上感受到的不太一样的现场。尽管已经解释了很多次,但梁博还是愿意说一说自己去节目的初衷。
“这是我梦想的中国会有的节目。我曾经坚定地认为,到了一个时期,市场上一定会出现这样的原创节目。我能赶上,是真的开心,就像小孩子实现了梦想。第二,现在的音乐市场,其实还是萌芽期,有无限可能。你总给观众没见过或者没听到过的东西,就会催生新的事物生长。所以我很快答应了。”
“两期一淘汰,我最开始想的就是要唱哪两首歌呢?因为我觉得三首歌才能表达出稍微完整的自己。一开始我就在纠结这个,一直能走到最后,我也是完全没想到。”
但《我是唱作人》一开始的时候,梁博和别的音乐人初相遇时的尴尬和冷场,也是让人印象深刻。问到那些瞬间,他笑了,直白而无奈,“那就享受尴尬吧,也没别的办法。”
至于真人秀的部分,梁博最初的感受更多是拘谨,“说不出那种,但心里反正是异样的。我就想,就保持一个工作状态吧,仪表姿态什么的,相对正常就行。”
《表态》这首歌,用了7分钟,有的人说,怎么这么长?
“其实我从来不被听众的反馈引导。《我是唱作人》这个舞台已经为我提供了很多,它毕竟不是一个乐队舞台,从灯光、剪辑到舞台的摆放,我已经给这个节目添了很多的麻烦,大家就尽力地配合我。而乐队化是这样的,它非常非常依赖舞美,包括镜头准确地剪辑所给出的视觉。我已经把导演给逼疯了,但我就是想要我的歌能在画面中呈现得更好,舞台的完整度做好,7分钟,只有这样,对我来说才是及格的。”
梁博
安静的一年
2018年对梁博来说,是很安静的一年。他没有接太多的工作,一直在写歌,“有很多敏感的情绪,都写在了歌里面。我甚至觉得,我都不是为了出专辑而写的这些歌,是因为有了情绪,很想要表达,然后写了出来。”
像《表态》,就是梁博在一次坐车去工作室的时候,嘴里随意哼唱出的一些词句,突然就觉得,这就是我此刻想要表达的东西。“创作就是这样,有时灵感来了也没那么复杂。《黑夜中》也是我一直听着音乐,脑海里就想的画面。画面感越强,我越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所以最后歌词才会有那样的呈现。”
最接近梁博这个时期状态的歌,则是《你会成为你想的那个人》。梁博当然是在写自己,也是在写周围很多人。“大家来到北京,或者到大城市去打拼,是不可能不变的,这是人的经历和感受导致的。但是,人的内心不会变。副歌一直在唱,你一定会成为你想的那个人,其实是两层意思,第一个就是说你要努力,要坚持,你一定会成为你想的那个人。但你也可以从另一个否定的角度去理解,你会成为你想要的那个人,你会升职加薪实现梦想,但是当年的快乐和单纯也许会丢失。得到一些,你就会失去一些。”
其实,梁博并不像外表那样非黑即白。“我不仅仅喜欢摇滚。我有点奇葩,HIPHOP我也听,电子乐也可以,我还特别愿意听电影配乐,从那里感觉会看到另一个世界。我平时不太追音乐节目,我听歌也是一阵换一种类型,最近最迷电影配乐。”
有一次,梁博收到了热狗的新专辑《废物》,他写下了一条微博,“HIPHOP和摇滚乐的精致从未和他放荡不羁的外表背道而驰。相比那些毫无声音可言却‘很燥’的现场,不如来听听这些人用心做的CD。至少你会听到他的呼吸,看到他的表情。无论怎样,爱音乐的都会好好做专辑。”
就像梁博为什么永远在舞台上穿黑色,它是简单的,却也不刻意。
“很多东西,我不会为了让你看一点不一样的颜色,就拿出来穿给你看。没有刻意地形成习惯,但它已经是习惯。”梁博希望的生活,也挺简单。音乐,只是他的本命而已。“人不是非要在生活中有很高的精神追求或者精神成就,但生命中有所依靠,有动力,温暖平和,那就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