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元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冰心
母爱是最没有附加条件的爱,是只因你是她的孩子而产生的爱。但全天下的孩子似乎都有一个愤怒的反抗期:“别只把我当成谁的附属品!”
“某人的孩子”们在反抗,“某人的妈妈”们其实也在默默抗争:亲子关系中彼此的尊重与自我的独立皆是家庭关系中长久而重要的命题。不止孩子的自我价值需要捍卫,母亲们同样需要在事业与生活中找到舒适合理的位置。
母亲是孩子人生的初始导师,是“美丽”一词最初的实体,是伤心时第一个想起的温柔怀抱,是身后永远凝视着的视线。孩子是母亲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幼苗,是“延续”自己生命的最完整的体现,是时刻能够发现惊喜的无限宝藏,是永远期望着的明天。
母与子的关系,要坦诚不要虚伪、要耐心不要敷衍、要尊重不要轻视、要理解不要自私。就像蒋韵与笛安、陈淑霞与刘焉陈、兰堂花与兰玉、朱若茜与王一朱所谈论的那样:“你不用走我叫你走的路”、“你可以活成另外一个样子”、“你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以及,“我永远爱你”。
“我不会在鲜花和荆棘中迷失,因为有你深情注视的眼睛。”这期专辑,我们请来了四对职业上一脉相承的母女。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健康、独立和互相尊重的母女关系构建的过程,也看到爱如何贯穿于每个人的生命。
蒋韵 & 笛安
| 作家母女 |
你写我猜
人物档案:
蒋韵
风格独特的新时期小说作家。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赵树理文学奖荣誉奖、新浪网优秀中篇小说奖等诸多奖项,在海外也颇具影响力。她与丈夫李锐是现代文坛有名的作家伉俪。
笛安
著名青春文学作家,年轻一代写作者中难得的“叫好又叫座”的代表人物。她在主流文学界获得的认可,与在市场上的优异表现同样耀眼。
蒋韵 & 笛安
蒋韵 你不用替我完成什么愿望
坚守文学创作、笔耕不缀的三十余年里,作为一名创作者,蒋韵从不曾忘却自己的初心。与女儿同行,这条路似乎更为意义非凡。
父母是女儿最好的朋友?不可能的
出生于20 世纪50 年代的蒋韵不可避免地拥有一个特殊的青春期。读完初一就走向社会,因为所处时代及家庭出身的关系,没有机会参军也读不了大学,只能去做码砖坯这样的重体力活。直到文革结束以后,她才获得了宝贵的高考机会,考进了太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虽然不是著名学府,但那个时代的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个神奇的地方。“同学藏龙卧虎,非常好的老师,校园的氛围……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经历过,所以更懂得,蒋韵一直认为生活对她是厚待的。“我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不满,生活本来对我是有回报的。我就算有遗憾,也不希望女儿替我来偿还,她不用替我完成什么愿望。所以,只希望她从小就健康快乐,善良有作为,但不一定要走父母让孩子走的路。”
开明的父母往往都标榜要和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蒋韵对这件事却认识得很清楚:“年轻时,我说希望是你的朋友,后来我知道,父母和儿女不可能成为朋友。孩子给你留了面子,她骨子里最好的朋友肯定不是你。”
我们很少有重合的地方
在“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盛行的时代里开始创作的蒋韵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主题风格。“一代人的血泪和青春,滋养了我们这些作家,但不能说,我们那样的青春就值得过。”
笛安小时候读蒋韵的《红殇》,对故事情节印象深刻:两个国民党军官的太太都喜欢《红楼梦》,曾经是情比金坚的闺蜜,却在历史风雨中走上了不同的路。在成为同行后,笛安的评价视角变得不同:“蒋韵能写生活里零七八碎的事情:一个人在吃饭,主菜是什么,配菜是什么,倒了一杯什么样的酒;去乡下演出,这地方盛产什么,写得有滋有味的。她对生活是比我有兴趣的人。”
蒋韵同意女儿的意见:“我看她的小说,有会心的地方,处理得真好,我达不到。我们很少有重合的地方,我的《隐秘盛开》很多年轻人喜欢,但她不喜欢,她说她不会这样处理情节。”
从笛安开始写作时起,蒋韵更多的是以同行的身份和她交流,也从她那里获得灵感。蒋韵和丈夫李锐当年创作以《白蛇传》为母题的《人间》时,“很重要的一个节点,建议是笛安提的,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她说:‘你们想过没有,许仕林的身份才是最有意思的,传统里他一直被当成完全的人的身份,但其实他是蛇和人的后代,这个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没想到 她是这样一个人
笛安上学的时候偏文科、数理化不好,在中学压力很大。蒋韵并没有勉强女儿去补强理科。“我一直这样鼓励她:忍一忍,读了大学,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你会感觉天宽地阔,你一定是个有作为的人。”
女儿20 岁的时候开始写小说,蒋韵生怕自己的感觉有偏差,特意把小说交给了平时负责夫妻俩稿件的责任编辑,并且隐埋了作者的身份,只告诉他这是最近看到的一个年轻人的作品,让他来做评价。编辑很快做出了判断,推荐它上《收获》杂志。“她有一篇叫《莉莉》的小说,最初我并不是很喜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改变看法。母狮子对小狮子说,不能吃的东西,就要敬畏它。
这种文字中透露的东西,让我震惊。”
母女俩从没有因为生活中的事情有过什么激烈的对话,反而是作为同行、因为小说有过这样的争论,最近的一次是关于《景恒街》:“在我的创作中,母亲的身份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她有了女儿之后,在写作中圆润了好多,我觉得这不一定是好事。”蒋韵的评论结语非常有喜感:“我没想到,她是这样一个人!”
孩子的成长,永远出乎家长的意料。
蒋韵这样做母亲
“孩子不需要替我完成什么愿望,也不必走我让她走的路,只要她健康、善良、有作为就很好。”
“渐渐你就会清醒地认识到,父母一定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相信孩子的判断,相信孩子的选择;大方地给出评价和建议,虽然不一定会被接纳。”
蒋韵 & 笛安
笛安 我的人生 我来写
是偶然成就,也是水到渠成,从小并没有立志成为作家的笛安,却在写作上取得了多纬度的优异成绩。
你没必要非走上写作这条路
“不,我要走!”
在法国读了一年书之后的笛安,带着她的第一篇小说《姐姐的丛林》回家过假期。那时候U盘还没有普及,小说是存在一张软盘里带回来的。
“那是要过20 岁生日的时候,我觉得写这篇小说是我做的一件稍微特别的事情,想要跟妈妈分享一下。”
母亲蒋韵清楚地记得自己看到这篇小说的第一感受是惊多过于喜。在去法国读书之前,父母眼中的笛安并没有显露写作的天分,母亲回忆她中学时候的情形,印象是“作文写得还可以”。
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母亲也并没有考虑过写作这个方向,她对女儿的期望是走学术道路,做文学研究者。然而,生活是不容易的,在这样一篇处女作里,蒋韵看到了瞬间长大的笛安,也明白了她的选择。《姐姐的丛林》后来发表在《收获》杂志,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写作者来说,这个起点不能再完美了。
你要读完社会学博士,做学术研究
“不,我不想!”
2009 年,26 岁的笛安已经写出了《芙蓉如面柳如眉》、《西决》等既获得主流文学杂志认可、又在市场上创下销售奇迹的长篇作品;这一年也称得上学业有成,很多人都知道笛安获得了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硕士学位,但很少有人知道,她连博士都已开好了头。但读了半年后,笛安决定回国。在写作和学术研究之间,她选择了前者。蒋韵说,这是她至今还觉得遗憾的一件事情,但笛安有自己的理由。
“妈妈是希望我读完博士,做学术研究,这是一条非常理想的道路。而且她认为我很聪明,只要我想,就没有什么读不下来的。我说,我真没有你想的这么聪明,在欧洲读社科学博士真的是大工程,它需要在学术领域有天分、有悟性、坚忍且有高度纪律性。我不怕吃苦,可以读到毕业,但学术上能不能有建树,我自己知道。”
而对于自己在写作上的未来,笛安同样有预感。在太原五中读书的时候,学校狠抓理科,对文科生相对管束较少,所以她有大量的时间看闲书。陪着外公每周逛书店的福利是,只要她挑的书,外公都买单。不受任何人引导和影响,笛安选书的自由度极大。后来,她发现了一件奇妙的事情:她当年选中的那些“小众”作家的作品,在这十几年中都渐为大众所知,成为文青的必读书目。
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极强的记忆力以及异国独立生活的催化,在25 岁之前,笛安说,她有一支魔笔。“写作如此容易,有一个大概的点子就能坐下来写,脑海里就会有画面。”
这个情节我觉得不该这么处理
“我写了整本,就是为了最后这一幕!”
天赋的发挥有个限额,到了写《西决》的时候,笛安感觉到了艰难。从惊艳崛起到持续创作的路上,总有瓶颈要突破。“那时候我的感觉就是,天分拍着我的头,对我说,乖,接下来的路你要自己走了。”
《西决》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也被认为是笛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她本人对此其实有一点好奇: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这本好?母亲蒋韵对于《西决》的评价是:“非常深的人生体验,为什么一个年轻的女孩能够穿透常识,写出这么残酷的真相?让你觉得有点毛骨悚然。”
龙城三部曲《西决》、《东霓》、《南音》完成后,笛安开始创作《南方有令秧》,这部作品被评为“2014 年度新浪中国好书榜”年度最具人气图书,同时获得了第三届“人民文学新人奖”长篇小说奖。
写作渐入佳境,生活也走入新的阶段,两者相辅相成。2018 年,《景桓街》出版,获得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在这部转型之作中,笛安自己特别满意的地方,恰恰是母亲觉得过于戏剧化的地方。“我一整本铺垫下来就是为了最后让她从八楼阳台上翻过去,那是整个青春唯一留下的不管不顾。”
我们独特的相处方式
是母女,更是同行。
相互坦诚、相互尊重是前提,“相互嫌弃”、“互怼互黑”是常态。
欣赏和冲突齐飞,时刻充满惊喜,你永远是我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