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蒋雯丽 | 有滋有味

2019-06-12 来源:时尚芭莎
用蒋雯丽的话说,如今自己的心态与从前不尽相同。关于角色,未见得每个都要夺目,“有的时候也需要有一种玩的心态”。当然,包含在这个“玩”字里头的,是越发的松弛和开阔。

2

蒋雯丽

去年,蒋雯丽演了一部电影,叫作《流浪狗之歌》,更为准确的描述应该是音乐剧,类似歌舞片。起初,递到手上的剧本,让蒋雯丽以为只是朋友托付帮忙看看,提点意见。“我说你这够难拍的,这么多狗你怎么控制?”没成想,对方紧接着便问:“你来不来演?”蒋雯丽很吃惊,她没演过。

银灰色的齐刘海假发,蓬松的绒毛外套,灰色的毡毛帽上缀着一撮俏皮的紫色羽毛,鼻尖上还点着黑色圆点。以上便是蒋雯丽在戏中的装扮,为的是更贴近动物的外形。“人扮成狗。”蒋雯丽说。她在片中的角色是“皇后”,流浪狗的皇后。

这部电影的导演拉姆尼·库兹马奈特,是立陶宛国内最高戏剧大奖的获得者,也是欧洲知名戏剧节的常客,舞台剧作品《新原野》曾在中国演出。蒋雯丽虽然没有亲临现场,却也听过不少对于这位导演的赞誉,说她是一位富有想象力的创作者。蒋雯丽觉得,不管是演员抑或从事其他门类艺术的工作者,“都要保持像小孩一样的玩的心态”,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尝试并不意味着冒险。多年积攒起的除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就是建立与稳固自我的审美标准,这是蒋雯丽选择时的底气。“不见得这个作品就一定那么适合你,但是你没有各种尝试,也就没办法去发现自己的潜力。”她说如果把每一件事都当成工作,一板一眼地较劲,是会丢掉些滋味的。

锅里加水,烧开后把清理好的鱼放进去,烫15 分钟,随后将鱼取出装盘,葱姜切丝摆在鱼身上,再淋蒸鱼豉油,最后就是一勺热油浇上去。这是蒋雯丽向吴宇森导演学的,吴导酷爱做饭,无论多晚回家都要亲自下厨。

蒋雯丽说她发现很多导演都特别会做饭,而烹饪与创作之间也有着微妙的相似:“脑子里要相对比较清晰,做这道菜,用什么原料,最后要达到怎样的口味和效果,怎样调和最好,色香味俱全,一部电影也同样是。”

3

蒋雯丽

蒋雯丽从少女时期便开始下厨,她也不清楚为何家里人如此信任自己。大姐切菜,二姐洗菜,叫她来炒菜。多数时候做的是家乡蚌埠的家常小炒,具体做了哪些菜,现在都已经记不起了。但她记得家里的碟子都是白色的,是姥爷喜欢的。那个年代,除了饭馆,寻常人家少有选购白色的碗碟,几乎都是花的,可姥爷却独爱一抹白,姥爷说只有白色的碟子,菜放进去才会好看。

蒋雯丽深得姥爷关于美学的影响,或者说是生活方式上的影响。“喜欢美,喜欢收拾屋子,就是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美,布置得让自己觉得舒适。哪怕是剧组拍戏,都是在那种叫招待所住的,那时候还没有宾馆呢!就那么一间小屋子,很小的,我也给它铺上布,弄上一点什么花之类的,很温馨的。”要不然她觉得很冰冷,一待好几个月,也算是个临时的“家”。

有些东西,年少时沉在水底,之后随着时间才渐渐浮出水面。还有少时的记忆,琐碎的、安宁的,只有当我们不再眼见时,潜意识里已经埋下的线索,才会引领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我们以为的失去,或许只是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一直都在。

拍摄《悬崖百合》时,蒋雯丽曾经历过一次危险,那也是她的第一部影视作品,她在当中饰演一位保育院教师。当时,拍摄的场景是蒋雯丽指挥孩子们合唱,地点在一处悬崖边。景别不大,摄影机与她离得很近,没什么可供挪动的空间,更何况她是背对着悬崖的。彼时她的注意力全在孩子身上,忘了自己的位置,一步退后,直直地栽了下去。“我都在空中转体一周了,你想得多高吧。”当时蒋雯丽觉得好像有一双手托了自己一下似的,下坠的过程中她剐到了树枝,转了一圈,落地却一点都没有伤。“我就想,是姥爷在保佑着我。”她说剧组的人吓坏了,又张罗着抬担架,又要送医院,她站起来拍了拍土说没事,继续拍。“你心里头有那个爱在,它就不走。”

“我觉得演员都希望能够塑造不同的角色,而不是一种角色。如果塑造的每一个觉得都是自己,或是和自己一样,可能就像天天吃同一道菜,会有点索然无味了。”蒋雯丽说。

电影《立春》中的王彩玲,被离间在现实之外的理想主义者。她坚持自己的歌唱理想,想着要一路唱出县城,唱到北京,最后的终点是巴黎歌剧院。尽管她最终向生活妥协,但似乎心中有梦,一直没有熄灭。蒋雯丽说,王彩玲让她体会到表演是一座山峰,而自己是在山脚下匍匐。

1

蒋雯丽

“因为你完全地,彻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蒋雯丽回忆,“你觉得那真的是在创作,是一个整体的氛围,不光是你个人演的角色,还有剧组的一个环境。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让你感觉到,你此时此刻是在往你那个……因为艺术是你的信仰,你在往你信仰的地方前行。但大多数的时候,我觉得并不是都有这样的感觉。你可能会演了这个、会演了那个;换一个样子,换一个角色,换一个挑战。但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在里头那么长时间,而且是那种极致的投入,甚至于让自己都很痛苦的那种投入,还是很少的。”

40 岁之后的蒋雯丽,迎来了事业的黄金期。2007 年,凭借电影《立春》夺得第2 届罗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第27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2008 年,凭借《金婚》拿下第14 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奖。又在2010 年,凭借导演处女作电影《我们天上见》获得第14 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观众最喜爱影片奖”和第13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我觉得做《我们天上见》的过程就是寻找,也是让我自己重新回到一次童年。因为我觉得找自己,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小时候找,从初心、从初始的地方出发,一路找下来,后来就停下来了。”蒋雯丽形容,那时的自己像热锅上的蚂蚁,找不到自己,又像迷失在茫茫的世界里,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过,只觉得每天时间过得都很快,不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位置上才合适。“所以静下来就想说,如果要是明天死了,我有什么遗憾呢?于是就想做一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自己的内心。”转眼间,又过去了近十年。她说:“现在再继续找,我觉得人可能一辈子都是寻找自己。这次我再找的话,可能就是从中学以后再找,这也是我的想法。”

这十年间,是儿子的成长期,蒋雯丽不想错失他的任何变化。孩子成了蒋雯丽生命的标尺。“他的长高意味着我的变老。”蒋雯丽说。从去年到今年,身边有很多的人离去,父母年纪也大了,自己现在也会开始思考这些,有时间就会看看这类书,然后就想找到自己内心的一些感觉,找到自己的一种平静,找到生命的真相。”蒋雯丽说。

小时候觉着时间过得很慢,蒋雯丽坐在屋子里,看着夕阳从房间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她说或许是因为当时自己“特别休闲”。外部世界始终是流动着的,潜藏着许多美,只有一个人内心平静时,才会观察得到。“否则你是看不见这些东西的,虽然它时时刻刻都在你的身边。”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