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我觉得,我不了解自己。” 说这话的时候,春夏用手挠了挠耳朵,这个有点调皮的小动作,令人想到她在金像奖领奖台上摸头发又吐舌头的率真瞬间,给观者的感觉就是“可以,这很春夏”。然而一经询问,她却一愣:“啊,我刚才又挠耳朵了吗?”。
因为《踏雪寻梅》一夜成名,从影后起点开始电影生涯的这个年轻女孩,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天生自带一股灵气,以至于演什么角色大家都无条件地给她投支持票。“我身边的工作人员常说,‘这个角色像你,本色出演就行了’。但我自己看却一点都感觉不出和我相似的地方,反而会觉得她离我很远。”
春夏
所以春夏选戏的标准不是演员和角色的契合度,而是更感性的“喜不喜欢”。“如果喜欢,有距离我也尽力去弥补差距。”
而在看剧本的时候,她处于更理性的状态。“剧本有很多类型,一看就很喜欢,就很触动我,这样的剧本是很少的。你想,有一个人跟你没见过面,写的东西却非常符合你的理解,这很难。大多数时候,我会去认真思考自己的状态和剧本间有没有呼应的感觉,能不能胜任。能,我就去试,去和导演见面、沟通、更多地了解。”
不过,对一种特定的类型片,春夏的态度却极为慎重,甚至可以说是挑剔—那就是爱情电影。
春夏
作为演技受到充分肯定的年轻影后,春夏也不少有爱情片的邀约,但除了需要报恩导演或者仗义帮忙拍摄的情况,春夏都很少点头。“好的爱情片是很难拍的,爱情电影能借助的东西太少了,它着重于感情本身,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相处,很多时候就是那些,前人都讲过了,前人都拍过了,怎么在这个基础上把爱情戏拍到更好?”
而另一个原因是从演员角度出发的顾虑:“人人对爱情都有自己的期待,你用什么去打动观众?”
春夏
在打动观众之前,春夏在等一个能打动她的剧本,这种打动也许来自一段能够引发最大共鸣的现实,也许来自她曾遗憾错过的另一种生活。“我以前说,想过轻松的大学四年,想交很傻的男朋友,其实那并不代表我对爱情的理解,而是对人生选择的小小留恋,如果在保持当下的同时还能够过另一种生活就好了。”
好在身为演员,比普通人更有可能满足这种小女生“既要这个又要那个”的贪心。“如果我有任何的遗憾或不够圆满的部分,不会刻意去寻找这样的题材,但如果有机遇碰到,当然会努力去试试做到更好。”
春夏
“无论走多远,也要记得为何出发”,对从非专业渠道入行的春夏而言,这句话已经无须再以言语的方式出现,因为那已经是种本能。
这种本能随时会在春夏的身上发作。哪怕是休闲观影的时候,只要电影不够打动坐在观众席上的春夏,她就会开始琢磨“如果是我,怎么处理这个片段”。“而看到能打动我的电影时,我就不会把自己放到除了观众以外的角色上去看待它。”
春夏
最近打动春夏的电影是《小偷家族》。“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期待,看完以后才确认是非常优秀的电影,传达的感觉很真实。”
在电影之中,春夏可以复杂,可以爆发,可以耐人寻味,但在电影之外,她就是个简单直接的女孩,对确信的东西直接,犹豫的东西也不掩饰,连微博都简单到头像只有一只眼睛,没有认证。
天气很好,可以在家里待着,什么都不用干,跟朋友或爱人在一块待着,就这是春夏嘴里的“挺好”。新作《怪物先生》刚杀青,在朋友家住了一阵子,时常看见朋友跟猫在玩,这种闲散的画面旁观起来也开心,但却没有动过养猫的念头,理由是:“我怕我把握不好感情的分寸。”说这句话时,她的表情格外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