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
周冬雨——特别想当放电影的那个人
周冬雨有一个唱佛机,很便宜,购于雍和宫,她每天晚上打开,365天循环播放,从不间断。虽然并不是佛教徒,但是每天听着唱佛机睡觉,会让她感到平静。
“我是一个内心比较躁的人,需要一些东西让我平静下来。”周冬雨说。
2010年凭借《山楂树之恋》出道,至今已过去7年,周冬雨也已经从当初那个总是看上去怯生生的小女孩摇身成为古灵精怪的金马奖影后。但她说自己依然害怕当众讲话,害怕受瞩目、受关注,“抛头露面的事我都不太能hold住。”
2016年9月,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周冬雨和马思纯一同上台领奖,两个年轻女演员的获奖感言耿直而真诚,是当晚的亮点之一。然而回想那晚,只有周冬雨知道自己有多紧张。“特别紧张,但强装出不紧张的外表,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很淡定、很见过世面的样子。”
她明白自己是个挺矛盾的人,害怕受关注,却又偏偏想尝试那些自己没有的东西,以及那些反差很大的角色,比如《七月与安生》里的安生,比如《春风十里不如你》里的肖红,比如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大大咧咧的形象。“因为跟自己不一样,你也想发挥一下,自己也想牛一下。想给自己壮壮胆。”
她将这样矛盾的性格归因于小时候的成长经历。
在上小学前,因为父母工作忙,周冬雨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我从小是被惯大的,虽然家里条件没有那么的好,但是隔代亲,她惯得你啥也不会干,总觉得有一个依靠,心理就会脆弱,没有那么坚强。”
上小学后,她回到了父母身边,并且被送去练体操。“我妈跟我姥姥完全相反,比严父还要严。”练体操时,摔得浑身淤青更是家常便饭,“不止一块,至少三五块,颜色挺恶心的那种”,她跟妈妈诉苦,得到的回答永远是,没事。强装勇敢的习惯似乎就是从那时养成。
而童年经历的余波又不止于此。
和姥姥在一起生活时,夏天的晚上,院子里会放露天电影,只要贴出通知,姥姥便会早早叫上周冬雨,拿着小板凳去院子里占前排的位置。“ 因为我矮,不早去就挤不上,没有好位置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地道战》等电影为周冬雨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也在小小的她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周冬雨
2016年《七月与安生》上映后,演员郝蕾在微博上盛赞周冬雨的表演——“周冬雨的表演非常惊艳!小姑娘已经完全明白了表演是怎么回事了,非常自如、享受地生活在电影里了。”
周冬雨的回复礼貌中透着些小姑娘式的激动。“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从偶像口里听到称赞,这大概是做演员最知足的时刻了……”
当时她和郝蕾私下里并不认识,因为微博上的互动,她自己兴奋了好几天。她喜欢郝蕾这样的女演员,“ 很直接,很有性格,比不敢表达出自己内心感受的人要好很多”。更令她佩服的是,郝蕾是个难得的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对于25岁的周冬雨来说,搞清自己要什么似乎是个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的事。而现阶段,她对自己有着明确的认识。
“ 演员是很没有安全感、很被动的一个职业,被人挑来挑去的。所以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我没有什么大的目标,就是做一个让大家喜欢、认可的演员,再多了我也决定不了。”
而童年时期那个颇具时代感的场景对她还有着另一重影响。
周冬雨的家里现在还放着一台老式放映机,虽然用不了,但她却格外喜欢。“我特别想当放电影的那个人。”最近她一直在找适合放映露天电影的地点,“一直想要做这件事情。去一些贫困的地区,大家可以搬着板凳,几排几排坐着看,我觉得心里的那种满足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从小到大,我始终觉得这件事好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