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妮
可只要随便瞄一眼倪妮的微博就知道,她说的全是大实话。凌晨开工,午夜苦练俯卧撑,清晨收工奔跑在买鸡蛋灌饼的路上……拍戏时正值寒冬,昼短夜长,大量日戏改成了夜戏。北京郊区最冷冬天零下17到20 摄氏度的气温只是开虐模式第一步,等鼓风机开足马力吹起来,风沙如同漩涡将人包围,倪妮还要镇定运功、捉妖打怪。最要命的是拍着拍着就下雪,分分钟速冻成人形吊坠。倪妮的戏份在1 月21 日的凌晨杀青,一刻未停,第二天一早她就扎进《28 岁未成年》剧组,从“紫霞”切换到“凉夏”。
即将28 岁的倪妮、17 岁的凉夏和28 岁的凉夏,三点交汇的时机其实早在2011 年拍摄《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就埋下伏笔。彼时,张末在父亲张艺谋的剧组里身兼副导演、剪辑、翻译三职,还在学习电影相关专业的张末不想就此止步,她渴望做自己的东西,希望还可以和倪妮合作。相识的缘分造就了后来的默契,正如倪妮自己说的“不能说是约定,就是觉得这个事情必须要去做,没想别的。”她甚至并没和监制张艺谋做提前沟通,直接接下了《28 岁未成年》。
28 岁待嫁的凉夏偶然重得17 岁的灵魂,表面波澜不惊,内心拆迁重建。这一次,难的不是舞刀弄枪降妖伏魔,而是一个女人的内心成长,在不同年龄对家庭、爱情、事业和自我认知变化间的平衡拿捏。“尽管是两个年龄,但主线还是一样的,毕竟一个人再怎么变化,血液里终归还是有相似的地方。17 岁和28 岁其实是相互学习的。每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都有非常明显的特征。等你回看的时候,当时的莽撞在现在看来是难得的勇敢。特征只有强弱而没有对错。”在与张末和编剧讨论后,出于对角色辨识度和层次性的要求,倪妮决定放大两个灵魂之间的差别,妆容服装和性格塑造同样重要。成熟和天真,焦虑和洒脱,17 岁的勇敢爽利、28 岁的沉淀质感,在她的身上成长共存。
“17 岁”对倪妮来说并不陌生,在当今纷繁迭出的青春电影中,《匆匆那年》中的方茴为同代演员提供了优秀范本,那种令人惊叹的“从毛孔里散发出来的”表演特质来自于倪妮对方茴的细腻塑造。尽管方茴颇受争议,尽管倪妮也不赞成方茴表达爱的方式,但她能百分百地理解方茴的情绪,“我觉得方茴没有做错任何事,至少她没有选择伤害别人。”她站在方茴的角度去感受陈寻的微笑,去体会乔燃写下的文字。“要用逻辑和理智去分析角色和剧本,但当你跳进去变成她的时候,一定不能理智。要抛却是非去喜欢这个角色,一旦喜欢了,就可以用轻松自在的心态去表现。而人在自然状态下是最有魅力的,人的生动比美更高级。”
毫无疑问,倪妮是生动的。这一点早在倪妮第一次与张艺谋合作《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就已发散。周晓枫在《宿命:孤独张艺谋》中曾经回忆起最初那个在她眼中的平凡女孩被打磨成秦楼楚馆色艺双绝的头牌玉墨的过程。在楼梯上撞见那个定妆的复古美人:“头发微卷,红唇皓齿,纤长微弯的睫毛下双瞳剪水。她身姿摇曳,无限风致,隔着一臂之距,飞过来一个荡漾的眼波,她半慵懒、半娇媚地叫了声:‘晓枫姐。’”她隐隐感觉到了“刚刚服用了蒙汗药”一般的震撼,那种带着风尘气的摄人心魄的美与当时还学生气十足的倪妮毫不违和,素颜时邻家女孩,盛装时明艳照人,大多数女人的梦想在她身上顺理成章一般自然生动,问她,怎么做到的,她只笑笑说自己“长得淡,像块画布好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