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公认的结论之一是:媒体人需要掌握多种技能,关键时刻能够以一当十。巧的是,在去年时尚集团“榜样员工”中,有一位的获奖理由还真的有以“一当十”四个字,他就是健康平台事业部市场负责人王涛。
音乐人→电视人→公关人→媒体人,他一次次角色转变
王涛大学的专业是金融,虽然这是一个外人都会羡慕的专业,但热爱音乐的他却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到了做乐队上。年轻的他很享受做音乐的自由,“每天一帮人喝酒吃肉打游戏,白天睡觉,晚上玩音乐,多自在”。大学毕业后王涛去南方做乐队,一做就是两年;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来到北京,做编曲和音乐制作人。
再好的日子过多了也会腻,越到后来王涛发现过度的自由代表着什么都可以做,也代表着时间随时会被别人打断。这时的他觉得应该有份稳定的职业,有很规律的上下班和双休时间,下班时间可以想干嘛就干嘛,他想要这样的生活。
于是王涛决定跟着在做唱片过程中认识的一名电视台主持人去做音乐栏目,成为了一名电视人;后来又转行做了公关,既做传播也做晚会,曾经是央视网络春晚的主创之一。 2011 年,王涛来到时尚集团工作,他觉得时尚大厦很高大上,当时来的时候连电梯都不会按。说起来时尚集团的原因,王涛记忆犹新,“当时觉得时尚的平台大,适合自己发展;大公司工作流程有规范性,因为以前的工作经历偏流浪特质,深刻体会规范的重要性;时尚的资源多,有很多可以发展的空间”。
媒体人是文化人,应该在面临挑战和利益的时候坚守住媒体责任
王涛虽然职业生涯中有过多次角色转变,但都和文化有关,凭的是他心底的情怀,他觉得媒体掌握着与世界沟通的任务。他把媒体人归类为文化人,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真正做一些事情去影响到一群人。“就像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王涛觉得虽然纸媒面临着移动互联网等等的冲击,但是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一部人愿意看纸媒买纸媒,纸媒应该坚守自己的媒体责任。
媒体转型是当今出现得越来越多的字眼,有的人在媒体这艘巨轮上看不到希望跳船寻找别的港湾,有的人还依然坚守在巨轮上探索着新大陆。在王涛看来,很多媒体类的互联网创业,都是在用互联网的形式呈现出纸媒的内容和品质,如何在媒体责任和经济利益间找到平衡是很多媒体人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