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初
安住在当下
虽然职业是演员,张静初却和娱乐圈没有什么关系。就好像来之前,问身边的几个朋友最想了解她什么,他们异口同声道:“问她这两年干什么去了,退休了吗?”
其实她一直在拍戏,却怕曝光,《孔雀》宣传期,她缺席了在各地的首映礼;《唐山大地震》上映后,她也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推拒了所有片约,跑去纽约游学了半年。早几年前,她就坦言自己不喜欢接受访问,每次与记者面对面的过程都让她如坐针毡。
由福建小城永安出来以后,她就一直保持着一个独行侠的姿态,在娱乐圈这个人脉大过天的环境里,她哪个圈子都不是,与大部分人都是工作关系,拍戏时在一起,戏拍完了人也就散了。但她说,这种独来独往的个性是与生俱来的,打小她就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极其疏离的。
“我13 岁去福州的师范学校上学,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孩子,在水池边洗被单还要垫几块砖,当时我奶奶看了特别心疼,但我自己就觉得自由了,同宿舍里比我大几岁的孩子还经常躲在被子里哭,只有我没心没肺,觉得特别开心。”
对张静初来讲,她从小就认为,这个世界除了看得到的物质世界,还有一个特别强大的精神空间,但她的问题就在于,大部分时候她只专注于个人的成长和感受,而逃避现实。成年以后,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选择以出走的方式去看世界。这些年,除了拍戏,她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背着个和她差不多高的背囊满世界地走。生命对于她就是一场旅行,她希望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体验,从狭小的自我中解放出来,增加了对人世的阅历、感怀、真知和感情。而旅行也确实让她改变了很多,她对这个世界的苦难有切肤的感受,苦难让她凝视和关注这个世界,让她对这个世界有感情。
4 年前,张静初专程去印度朝圣,那对于她也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旅程。她记得在恒河边,那些神庙和对岸葬礼上焚化死者的火堆,孩子在嬉戏,猴子和狗在追逐,还有观光的游人和苦行僧。他们时常谈及怜悯和轮回,然后进入一个关于生死、关于永恒的话题。
她曾经关注过西藏天葬的纪录片,当时的感觉是被生命既渺小又伟大的张力所震撼。但此刻让她觉得:生命如此卑微,像尘土,到最后都是一样的东西。
而在菩提伽耶,她在大觉寺外煮粥,做了八天的布施,这期间一直在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大觉寺内,她感受到的是明净庄严和喜悦安详,但步出寺外,满眼却都是衣衫褴褛的乞丐,还有荷枪实弹的警察,贫苦与混乱才是真实的世界。一墙之隔的对比,让虚无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弥漫在她身上,挥之不去。
但这一次的朝圣之旅对于她最大的帮助是慢慢学会不执着。“当然也会有痛苦也会有纠结,但只要能给我时间,平心静气地把所有的埋怨委屈都消化掉,再大的事情,最多一个半月一定会过去。虽然过程里,我可能没有人形,生活得很黑暗,但我觉得,人生是没有办法苟且的,因为它太短暂了,告别过去,才可能是一个更好未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