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瑜
2015 年,因为《捉妖记》的工作,潘国瑜搬到北京来暂居一段时间,这位好莱坞顶级视效制作人的作品清单,华丽到让人合不拢嘴。但她本人,谦和而优雅,采访就像聊天,聊天内容诸如“《盗梦空间》的剧本我看了好几遍才明白”、“卢卡斯是个很害羞的人呢”以及“《黑衣人》里的外星人其实参考了酒店外面抽烟的男孩”……这些,即使对于拍遍幕后大咖的《时尚芭莎》来说,也真的是很陶醉的话题。
“发明者”
在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的十一年,潘国瑜形容自己大部分时间的工作是“根本还没有的东西,一张概念图,我们去想怎么把它发明出来。”其实,并不是在工业光魔时,潘国瑜才拥有这种发明者的特质,在伦敦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甚至更早些,她已经展示出这样的天赋。1986年,大多数人还不曾接触到电脑的时候,潘国瑜已然在研究如何实现隔壁艺术学院那些未来艺术家“用电脑来画画”的愿望了。
在正式加入电影业前,潘国瑜在她短短的广告从业生涯中表现相当耀目。
读完博士,她加入了Moving Picture Company。MPC 是全球视效的领军公司之一,横跨广告、电影和娱乐行业,“项目预算很高,但挑战同样大”。
在MPC,潘国瑜有一系列获奖作品,最为著名的是为英国人口普查所做的那一个:“1990 年,我在这个广告里,让一位3 个月的宝宝开口说话。结果广告出来以后,每个人都觉得很震憾。”BBC的王牌科普访谈节目《明日世界》特地邀请潘国瑜去做现场访问。与此同时,好莱坞也注意到了她。“很多公司来找我,包括工业光魔,洛杉矶也有一家很有名的公司。” 潘国瑜说,这让她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潘国瑜小时候在香港生活,她的妈妈是超级电影迷,她从五六岁就开始跟着妈妈进电影院。西方电影、台湾地区电影、香港地区武侠片,都让她看了个遍,也从小就培养了她对于电影的浓厚兴趣。而《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让全球影迷为之疯狂的时候,正是潘国瑜的成长时代。“《星球大战》改变了大家对电影的看法,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我对它们感兴趣,并且希望找到它们何以做得如此好看的秘密。在大学里,我不停地和同学们谈这些——这些有想象力的画面,是用什么科技做出来的?”
这样的讨论贯穿着潘国瑜的电影生涯。无论是初入好莱坞或是如今已经居于行业顶端,她对技术的热忱始终未曾消减。“我反而对技术更关注,随着阅历增加,已经看过很多东西,之前觉得还可以,现在就会觉得不可以了。我已经看过的就不要再重复了,要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