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江
承载梦想的“混空间”
重新拿起画笔的开始阶段,徐锦江经常感到迷茫。他画一只藏在草丛里的鸭子,或是树上的一只鸟,有人看了说,徐先生,你画两只鸟两只鸭子吧,一只太孤单,卖相不好。他笑笑说,“我的画又不卖。”画画对于他而言就是一个独享清幽的过程,“我孤独,但我不寂寞。”他说。
2014 年,徐锦江和其他画家在国外举办了联展,还计划今年11月在时代美术馆举办个展。“但在重新拿起画笔的日子里,我结识了许多青年艺术家,他们对绘画的追求近乎狂热,我被他们的热情和执着感染,所以我想把这些有梦想的年轻人凝聚在一起。”他说。画画的时候也在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过了半个世纪,剩下的日子还能做些什么回馈社会?现在,他决定从清华大学、中央美院、天津美院、四川美院等艺术院校挑选一百位人品好、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共同做一个展览。
年轻艺术家听说徐锦江邀请他们共同办展,都非常激动,“他们非常渴望有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徐锦江的爸爸是一个白求恩式的医生,当年他刚给病人看完病,自己叫了救护车之后就去世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到的是病人,而不是自己。爸爸的精神和品质一直影响着徐锦江做人做事。现在,徐锦江还打算在西南地区建立一个私人美术馆,把自己学生时期老师们送给他的画作、爸爸收藏的古董和自己多年以来的艺术品收藏都拿出来和人分享。有朋友听说徐锦江要建美术馆,就替他算了一笔账:两千平方米的美术馆,不做展览一年要150 万,如果做展览就是五百到七百万,因为画要装裱要运输要出画册要做宣传。“糟糕了,那我还是继续拍戏吧,以拍戏来养我的美术馆。” 徐锦江笑着说。
“我在国外,看到孩子们眼界很开阔,他们经常到美术馆和博物馆去参观,了解他们民族的历史和艺术,欣赏和临摹世界名画。之所以把美术馆建在偏远的地方,是因为我希望那里的孩子们也能开阔眼界、享受艺术,希望中国也能出很多大艺术家。美术馆展出的可以保证是好的和真的艺术品,那些作品能看出艺术家在用心和你交流,是很纯粹的艺术。”
如今,他还记得关山月当年说过的话。“对于做事,对于艺术,你要脚踏实地,保持童真。没有捷径,你要多看多想多动手,只要你肯付出,回报一定会有。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因为你不是他,他也不是你。”徐锦江说。爸爸给了他第一次生命,而关山月赋予了他第二个生命,即艺术的生命。
如今,徐锦江正联手天视界,为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打造专属推广艺术平台“混空间”。“混空间是一个承载梦想的地方,最开始只住进了我一个人,编织着徐锦江一个人的故事,而现在它承载了一个大梦想,让我的世界因这个大梦想变得更丰富多彩。”徐锦江说,自己的第二人生也许就在“混空间”,“由我一个人的故事,开始却因一群人的梦想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