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潮流 > 华夏地理

精彩专辑 | 台南 众神护佑着府城(9)

2015-05-20 来源:时尚集团
宫庙密集的台南,信仰虔诚,遵循古礼,在现代化的狂潮中,没有一座城市像她这样骄傲,自甘边缘。

11

午餐时分,熙熙攘攘的台南人在永乐市场寻觅小吃,台湾美食世人皆知,但最地道的风味在台南。
在台南宫庙或集市附近,都会有着人潮旺盛的小吃街,在那里可以享受到正宗的台南美食。

“遗老”变成了“先知”

大井头是口古井,不知有没有水,只看见一个乌黑发亮的铁井盖,平平嵌在邻近永福路口的民权路街面上,任川流不息的车轮碾过。

在荷据时代,大井头是一个地标,西边紧邻台江海滨,来台湾的人都在这里上岸,船只在这里补给淡水。从这里往北到大天后宫(宁靖王府)前,往南到总赶宫前,就是明末清初的海岸线。

台江内海不断萎缩,市区往西扩张。西门外五条港之一的南势港,是昔日三郊(北郊、南郊和糖郊,台湾最大的三个商业公会组织)总部所在地,财大气粗的商人们集资兴建了壮丽的水仙宫。乾隆年间,来台湾的人就在水仙宫外面的接官亭上岸,旁边还竖起了一座石坊,成为港口的新地标。附近有座风神庙,香火极盛,保佑横渡海峡的船只一帆风顺。如今站在这里环视,但见这一小方空地,被密密麻麻的房屋围困,像是航海时代的化石。

最大的变化发生于1823年夏秋之际,连续发生的暴风雨令曾文溪改道,挟带大量泥沙倾泻进入台江,号称“泊船千艘”的宽阔内海突然间消失,变成一大片海埔新生地。这片土地立刻吸引了众多移民垦殖,建立聚落,成为台南的新市区。无法挽回的是,台南失去了一个天然良港,尽管后来屡有开凿运河的努力,府城的商业活动还是逐渐走向衰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依赖港口优势,高雄与台北迅速崛起,成为南北两大工商重镇。

台南的繁华,首先源于其港口优势,在200多年里一直是海峡两岸对渡的主要口岸;其次是政治优势,直到台湾建省前,台南始终是全台行政中心。港口的消失,行政中心的转移,让这座城市在近代以来的工业浪潮中边缘化。正因为如此,台南才成为传统文化——主要是闽南文化保持最完整的城市。仿佛美人迟暮,她孤独地沉浸在回忆之中。曾经沧海难为水,还有什么样的未来,抵得上昔日繁华?

“台湾是高度宗教化的社会,大家都相信冥律,相信因果报应,做事有底线。凡事台湾人会说,差不多就好了。”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的苏嘉宏教授说,“大陆是无神化教育,有些人做事没底线。大陆人喜欢台湾,大约是因为想起旧中国,有点旧情绵绵、民国风的感觉。”

苏嘉宏在高雄工作,但祖籍在台南善化,他至今还是善化庆安宫大醮期间的主祭“五文昌帝君”之“文昌首”,对府城宗教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他说:“台南是最台湾的城市,宫庙最多,城市建设虽然落后,但许多人持有前清留下来的土地房产,相当富有,心态上有高人一等的府城优越感。只有他们敢瞧不起台北人,说你们台北人怎么这么穷?房子都买不起?而台南人的祭神建醮科仪,婚丧嫁娶规矩,也让台北人视为奇风异俗。”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