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意涵
早餐店女神
要不是走上演员之路,陈意涵猜想自己现在可能是个秘书,天天帮老板排schedule、贴memo。“因为我是学商的,而且非常喜欢文字处理,我可以把每件事都计划得很好。”
但是,现在的她不再崇尚计划,反而喜欢随兴和偶遇。她认为,如果在过程中一直追求着想得到什么、无法放下,就失去了做那件事的意义。“20 岁的时候,觉得出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要存很久的钱,要努力计划,要去每一个景点,要拍很多照片。如果没有看到大家都说一定要看的东西,就会觉得好可惜。但30 岁那年我发现,我不要了,我不要‘旅行’,我要‘生活’。我想记住不同的生活感受。”
于是,才三十出头的陈意涵已经想好了退休后的志愿:开一家很专业的早餐店。“我一直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很难找到好吃、健康,又开得够早的早点店?”就像电影《闺蜜》中,她在桃园机场帮钟汉良买三明治,对店员提出一连串特殊要求,因为在她看来,客制化是服务业的考验。“早餐店的老板有没有用心做,你都会知道。我想要当一个如果客人要求萝卜糕酥一点,或是蛋黄只要半熟,我就会做到的那种老板。而且,天一亮就开门。”
“有一次去纽约工作,同伴们要我带路去自由女神像,我不肯,结果我带他们到处乱走,在四十七街发现一家超好吃的bagel 店,还在百老汇看了一出很便宜但是超难看的舞台剧。这些都不在计划里,可是都比自由女神更值得怀念。”同理,朋友们来台北,她也不肯带他们去一〇一,因为:“钓虾场更有趣!”
访问的这一天,Facebook上正流传一则由LonelyPlanet 提供的旅行小测验,用25 个问题测出你下一个想去的目的地。陈意涵的测验结果是京都。可以说很准,因为她上个月才从日本回来,还跑去看了一整天的相扑比赛,意犹未尽;也可以说不准,因为她已经决定好下一站是南半球的澳洲,而且马上就要出发。
虽然不喜欢凡事按图索骥,但是出发前总得决定目的地,陈意涵选择旅游地点的关键,也非常符合她的风格,就是“阳光”。“最近台北的日出很晚,跑起来不那么过瘾,刚好有几天休假,我打算去澳洲补充阳光。我去旅行的意义就在追求太阳和蓝天。”
因为太爱阳光,她甚至爱上洗衣服、晒衣服。“只要我在家,我从来不关窗。朋友来家里,看到我窗帘总是全开,觉得很惊讶,但我就是喜欢阳光照进来的感觉,连换衣服也舍不得关窗。”她说,很多人都忽略了阳光对人的重要,北欧有那么多人自杀,可能就是因为冬天日照太少,影响人的心理吧。
“有一阵子台湾天气阴雨绵绵,我真的很想打电话给认识的灯光组,请他们在我家旁边打两盏16K(千瓦)的灯!”
THE END
与陈意涵相处一天,就足够令人理解她为何被粉丝们尊称为“正能量女神”了,她不是温室里的玫瑰或幽兰,而是一朵逐阳光而居的向日葵,有着超越青春外表的成熟心智和独立性格。只是,这朵向日葵的心底,似乎也有些淡淡的遗憾和疲惫。
点开她的官网,首页上跳出一段手写字迹:“如果你也曾经试图找寻那失落的一角,请相信,或许你是一个圆,需要的不是填补缺的那个角,而是一阵可以吹动你的风。”
或许,现在的陈意涵不再寻觅缺角,但仍然等待风起;相信有一天,她会成为那一阵风,吹动无数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