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人 > 文章

有体温的画笔

2015-04-22 来源:时尚集团
先“收藏”艺术家,再“收藏”艺术品,已成我的原则。对我们这类人来说,收藏艺术就是收藏我们的人生,过去的以及未来。因为艺术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不分彼此。而这种在未来路上总有惊喜等着我们的期待感很棒!

1

《芭莎艺术》资深编辑 孙国胜

十年前,我和同班小伙伴们背着不多的行囊,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当时不知所谓的“艺术”。十年间,伴随着对社会和世界的深入了解,我们开始对艺术有了不同程度的认知。

2007 年我大学毕业,当代艺术的状况开始发生根本性转折。迎着北京奥运的东风, 类似798 的艺术区迅速崛起,如织的人流像艺术的朝圣者一样涌进曾被废弃的厂房。中国当代艺术也从无人问津到炙手可热。当代艺术市场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俗称“四大天王”的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单幅作品都能够卖到千万元以上,新一代“天价之王”曾梵志在2008 年一件名为《面具系列1996No.6》的作品以天价7536 万港元成交。

这一时期的艺术繁荣在我的关注下发生,并通过我写在杂志上的文章孜孜不倦地向外转述。讲故事的人往往会“进入”角色,我也未能幸免。大好形势中涌现出诸多优秀作品,我也忍不住,开始用微薄的收入去购买一些价格不高的艺术品作为收藏

收藏之初,我常常游荡在798 的展览会和工作室之间,同时也借工作之便,有幸接触到一些艺术家,能有机会深入地了解他们,特别是同龄的艺术家们。艺术家相对来说是目前压力最大,也是最有活力的一群人。我和他们有着共同的教育背景,并且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平常踢个足球,打个篮球,约个台球等等。更多时候,我会在他们坐落在城乡结合部的画室里聊艺术、聊人生、聊理想或者侃大山,看着他们痛苦,看着他们欢乐,看着他们纠结,看着他们矛盾……待我了解了他们之后,再看他们的作品,会有更准确的理解。我喜欢这样的“收藏”方式,因为这是有血有肉的过程。之所以这两个字打引号,是因为目前这个阶段,对于我来说,还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收藏,绝大多数情况下还都是由喜欢生发,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准,也没有受到外界行情的干扰,比较纯粹。

2

张英楠《射击练习》130*97cm 布面油画

多年前的一个展览上,我认识了张英楠。他的画大多都是人物在空旷的背景里,画面向外延伸,在到达画布边缘的一刻自动切断了与现实世界连接的愿望,像是有千万句的话要说却突然闭嘴。遐想和戛然而止,让我有了收入囊中的冲动。按照惯例,我还是与他先接触了一段时间,觉得他是个有潜力有想法的艺术家,所以两年前便买下了他2009 年创作的油画《射击练习》。

我以前的女友,现在的老婆是做青年艺术家项目的,她“教导”我,要关注和提倡一个观点,即艺术消费,不是先冲着升值投资而去的投机行为。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第一眼的眼缘,个人的喜好是首要的。

现在的“收藏”的作品基本都是我们深入了解过的艺术家的,作品传达出来的气息,感觉是有着相近价值观的年轻人。我目前的状态就像一位熟悉的藏家朋友说的那样:经过这几年的杂收,慢慢地理出了一条线索,就是要收藏七八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的创作,即那些与自己有时代共鸣和心灵感应的好作品。我理解的这个“好”是除却了技法之外,有着时代烙印甚至是有着前瞻性思想的作品,我们能够共同成长,共同分享生活和艺术的点滴。

先“收藏”艺术家,再“收藏”艺术品,已成我的原则。对我们这类人来说,收藏艺术就是收藏我们的人生,过去的以及未来。因为艺术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不分彼此。而这种在未来路上总有惊喜等着我们的期待感很棒!

推荐 EDITORS PICKS
热点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