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风"的"探路者"
上世纪90年代,王陈彩霞来到巴黎成立工作室,几年后,她的店面开张-欧洲第一次有了来自中国的时尚品牌。在王陈彩霞看来,"巴黎比纽约、伦敦更时尚,包容性也更强"。在花都追梦的华裔设计师群体里,她是年长一辈的设计师,其道路也更"传统中国式"。"欧洲人是很骄傲的,要他们接受很难。这是我最不服的一点。我想,总有让他们接受的一天。你做的东西不可能每个人都接受,知道不足在哪里然后改正,不用刻意讨好或逢迎,需要的是把自己做好。每一次,记者都会问我说,'西方人会接受这些东方的东西吗?'每个人都在讨论这一点,好像自己对自己都没信心。我做了三十几年的服装,对'中国'一直是很有信心的" ,王陈彩霞说。
这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许多人在用自己的设计实践着一个"中国梦":不论是致力于"西方接受"的王陈彩霞、还是坚持拯救了濒临灭绝传统生态面料-莨绸的设计师梁子,她被称作时装界的"环保大师"。她结合现代时装设计需求,研制开发出 "天意彩莨"、"天意生纺莨"、"天意柯莨" 等新品种,结束了莨绸500多年来单调的面貌,赋予其更丰富的时尚蕴涵。梁子说: "向世界传播东方文化的魅力是己任。"亦或是把中国风引向奢侈路线的张志峰,"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品牌要有一个根,文化厚重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西方的奢侈品文明是东方奠定的",张志峰说。
在他们的意识中,设计师亦是文化使者。他们将"中国"作为出发点,将之带出去,又将一些东西带回自己的灵感之源。环境打磨着他们,促使他们开阔视野、调整角色,这让他们不断改变,也让他们更为坚持。吉承说: "新一代的人去演绎一些传统的东西,既要时髦,又要复古,其实中国元素的使用不难,难的是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