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接到领导的非命题“作文”通知,不是文科出生的我心头一紧,觉得有点班门弄斧,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时尚芭莎》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还记得十年前的我是一名普通的学服装设计的大学生,当时作为李晖的助理与陈准合作拍片是我与《时尚芭莎》的第一次接触。当时给我极深的印象全因那件T台秀上的Dior 绣花粗棒针毛衣,那是连在我心里是“时尚胜地”的王府饭店里也没有看见过的“活物”(相比图片和Video)——纯手工用鲜艳粗毛线刺绣的花朵让我印象深刻,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那时,我课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国贸和王府收集各个品牌的宣传册,然后假装去店里试衣服,学习设计师的设计。可是对于势利的店员来说,这样的做法是很危险的,经常会遭人白眼:“你买得起吗?”但是换回来的是第一手资料,“服装要以人为本”。当时我天真地觉得干时尚的都是“势利眼”,可是自己却还是怀着一个小小的时尚梦。做助理的过程辛苦却有收获:手上拎着十几个袋子是家常便饭,饿着肚子也要把衣服熨完。有时候店里借的衣服出了问题,更是天大的事。当时我想:行行出状元,就算做助理也要做最好的。所有努力都是有回报的,通过这些接触,在我大四申请留学法国时,Dior 当时的店长Lily 还帮我写了一封推荐信呢。
在法国的学习压力很大,没有念过语言专业的我学管理课程很吃力,每天只睡3-4 小时,旁边还有电视24 小时的轰炸……但是在那边的生活还是很丰富的,作为一个“接待员”,我跟着操婧、冷方、李晖、李宝剑混过好多时装秀,让我大开眼界。也有机会帮助吕燕拍摄时装大片,那时的梦想是:要是能像他们那样该有多好呀!
回国面试那天,其实我还没有真正亲眼看过苏芒主编,但我知道一定要留给她好印象,觉得穿西装总不会错吧?于是穿着从法国带回来的MiuMiu 和一条艳蓝色方巾,拿着简历本子就去应聘了。第一面见她,她正在办公室里忙。因为心急,于是便自己走进办公室要求她面试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太唐突。也不知道是我愣头愣脑的举动或者是还有一点紧张的语调说服了主编,还是奇迹发生了,我得到了在《芭莎》做实习助理编辑的机会。
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当然什么都是陌生的。从来没有工作经验的我不知道怎么编辑,也不知道怎么才叫交稿,又应该怎样填写完整的稿签,更不敢独自一个人去什么派对跟人打交道。记得那时是陈静教我如何“达标”填稿签;是李昀教我区别JPG 和TIF 的图片,哪些才符合大小;还有主编从如何起“吸引人的标题”开始,手把手教我编辑稿件;是李晖、冷雨璇带我去各种活动和派对认识时尚圈里的人...... 真的每个人都是奉献的,而且有凝聚力的,慢慢地我感受到《时尚芭莎》是一个多么伟大的集体,我在这里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组人。“咱们”是《时尚芭莎》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咱们”时装组、“咱们”美编、“咱们”团队,像这样的“咱们”在《时尚芭莎》一天可以听到很多次。而每一次的重复,都透着那种无比的自豪和荣耀,而《时尚芭莎》也就成为我们最朗朗上口的单词。《时尚芭莎》使我迅速成长,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集体里面不孤单。
《时尚芭莎》让我最为感动的还是“芭莎明星慈善夜”,我知道我的感动肯定不是来自前来参与的那么多位耀眼的明星、名流;不是因为我们又创下的一个历史新高;也不是因为我们受到多少兄弟媒体的赞誉。而是一句朴实的话:“做杂志是用来帮助人的!”。时尚是有责任的,不仅仅是传递尖端信息,教育人们如何花钱、提高生活品位。不错,这是我们必须做的,但是我们也肩负一份责任,一份对社会的责任,虽然外面的人对时尚工作者有太多定义和片面的评价,但是我相信他们也会看到我们的责任与力量。因为我们相信梦想的实现永远比期望的来得更早。